翻多
摘要: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说:"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如此说,"乐趣"和"认识"应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来源。
关键词:小学数学;乐学;积极性;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51-0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展开主动的认知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要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培养,带领学生走进數学探究的世界,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学习者、真正的发现者与探索者,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同时更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智力探究的乐趣、自主学习的乐趣,更能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爱上数学学科。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1.建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愿意亲近教师,才能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教师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因此要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好感。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接受的师生关系,努力建立一种和谐的朋友关系,换来学生对教师的认可与尊重,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将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学科的学习上来。爱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能够能够进入彼此的心里,成为亲密的朋友。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要将爱的阳光均匀地洒向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师生关系,带领教师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数学教师要面带微笑,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感与心理,成为学生的大朋友。
2.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先生收效少,学生苦恼多"。课堂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究新的知识。
2.1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新颖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乘法分配律内容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他们讲了高斯用很短的时间内计算出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的故事。这个故事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从而对要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
2.2要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个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的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励、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习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不再是以语言来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是以图文声像来创设直观而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情与境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更具趣味性、形象性与情感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从而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直观而动态地播放小动物骑着各种形状如三角形、圆形等形状车轮的自行车的场景,这样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直观而深刻地认识圆。
4.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容易学会这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了,所以可以特意安排一节课,专门让学生动手剪拼图形,观察剪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这样,学习以上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就"水到渠成",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由于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所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
5.结语
教师的工作是伟大的,也是非常辛苦的。在工作中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如果学生看不到学习成果的社会价值,我想老师的所有工作都是徒劳;老师们也将丧失积极工作的动力。难道不是这样吗?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基本原素,它们与教材一起构成系统,又受制于这个系统。所以我想,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将教育这个系统很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教师才有可能在小系统中充分调动学生那一方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