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早期人性假设理论的异同

2018-05-07 06:51张浩然
经营者 2018年8期
关键词:经济人

摘 要 人性假设作为管理学最基本的自然哲学命题,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从中西方早期的人性假设角度出发,研究了以中国儒家为代表的“性善论”“性恶论”和“性三品”说,以及西方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假说”,并比较了中西方人性假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西方人性假设有一些相似性,但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人性假设,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管理模式的区别。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经济人 社会人

一、中国早期人性假设

(一)“性善论”

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就是仁义礼智,这些不是从外部给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的。[1]在管理学的角度上,孟子的“性善论”主张管理者应该施以仁政,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是好的,所以管理者应加以引导,使其顺应自己的统治。

(二)“性恶论”

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他的思想与孟子截然相反。“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认为人生来是恶的,肯定性恶是人的固有的本质,主张对人的管理办法是教化人性,变“恶”为“善”。由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著名论断。这一转化需要由圣人教化大众,而这一过程便产生了礼义,法律制度也同时产生了。

(三)“性三品说”

董仲舒又对人性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提出了“性三品”说,分别是“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生来就是“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管理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二、西方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

“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这种“经济人”的观点由此被人们接受。这種“经济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中国儒家荀子的“性恶论”,即把人性向不好的一面考虑,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

在“经济人”假设提出一个半世纪以后,梅奥于1933年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与“经济人”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

“自我实现人”假设,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2]“自我实现人”的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笔者认为,“自我实现人”的理论是人性假设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他强调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由此也推动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

(四)“复杂人”

随着人性假设理论的不断演进,美国行为学家沙因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且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之外,又提出了“复杂人”假说,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仅有复杂性而且有不确定性,人的许多动机安排在各种重要的需求层次之上,这种动机阶层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是不一样的。[3]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行为动机、工作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沙因基本上将人性的各种情况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归纳,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管理方式。

三、中西方人性假设的比较

(一)中西方人性假设的相同点

1.理论观点都是从片面到片面再到全面。中国早期的人性假设先从孟子的“性善论”再到荀子的“性恶论”,这是对人性从片面的善再到恶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虽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但是相对于前两者单一的人性论,“性三品说”做到了能够把人的个体的差异概括进来,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西方的人性假设也是从“经济人”到“社会人”,之后又出现了“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理论的发展与中国早期的人性假设类似,都是先片面地提出观点,再从片面到全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早期管理者在运用这些片面理论所对应的管理方法时,发现这些管理方法并不能真正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或者说达不到应有的管理目标,从而反思理论的正确性,推动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

2.出发点都是从人的需要层次入手。对比中西方人性假设,二者都肯定了人的需要层次,都认为人是有经济和物质欲望的。我国传统思想发展史上各个时期对人性中关于经济物质的欲望都作了大量的探讨。孔子说:“富与贵,乃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乃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而西方的“自我实现人”的理论更是直接从欲望角度入手,分析了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理论。

总体来说,中西方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都是从片面再到全面,从关注整体的“人”再具体到个体的“人”的过程。

(二)中西方人性假设的不同点

1.产生的背景不同。中国的人性假设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是“仁”的观点,强调仁者爱人,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孟子才首先提出了“性善论”,而不是“性恶论”。反观西方的文化背景,人性假设的提出和完善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目的也是提高效率和利润率。

2.产生的目的不同。中国的人性论主要是为政治的统治来预设一个理论的基础,每一个理论所对应的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孟子的“性善論”对应的是德治,荀子的“性恶论”对应的则是法治的思想,主张管理者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管理国家和人民。

西方的人性论主要是为了经济层面上的管理,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崇尚“效率至上”的管理者们采取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但是劳资纠纷和罢工还是此起彼伏,这种情况促使管理学者们深入研究决定工人劳动效率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所以才有了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开展的霍桑试验。

3.产生的方式不同。中国早期的人性假设产生的方式是通过研究者对“人”的理解来概括得出的,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理论思辨,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操作方法,理论带有片面性和经验性。

4.对人的定位不同。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认为天比人大,强调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适应和协调的关系,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和社会才能使个体和社会得以和谐发展,国家才能稳定。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开始关注人本身,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这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截然相反。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大学)

[作者简介:张浩然,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参考文献

[1] 傅佩荣.解读孟子[M].上海三联书店,2007.

[2] 丹尼尔. A .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8-80.

[3]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55-457.

猜你喜欢
经济人
“经济人”的行为选择
谨防西方理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歪曲解读
学龄前幼儿纯粹经济人假设研究
“经济人”视角下的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及其评析
“经济人”和“道德人”理论视域下公民道德治理论析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
企业文化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论集体行动的逻辑行为基础与理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