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单体及狼疮抗凝物在肿瘤患者诊治中的意义

2018-05-07 03:23:41周亚玲张海宇
当代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凝固时间凝血酶比值

周亚玲,张海宇

(1.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成都 610051;2.四川省肿瘤医院输血科,四川 成都 610051)

目前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快速提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我国居民健康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恶性肿瘤由于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加上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往往导致机体呈现高凝血状态和纤溶亢进而引起血栓或出血[1]。目前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的研究已很多[2-3]。狼疮抗凝物是一种新发现的自身抗体,在机体抗凝方面有重要作用。AT-Ⅲ,FM和LAC在肿瘤患者中的联合检测意义尚未查阅到相关资料。因此本文测定6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AT-Ⅲ,FM,LAC含量,旨在为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病情预后评估提供有利性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均经病理学检查并符合诊断标准的肿瘤住院患者60例,为恶性肿瘤组,包括肺癌患者25例,乳腺癌患者15例,肝癌患者2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0~80岁。正常对照组为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男22名,女28名,年龄40~80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排除高凝血状态疾病。

1.2 试剂与仪器 使用日本SYSMEX公司CA-7000血凝分析仪测定AT-Ⅲ,FM活性,LAC比值。所需试剂由仪器厂家直接提供,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FM采用免疫比浊法。LAC比值采用凝血酶时间测定模式,做LAC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

1.3 方法 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采血1.8 ml,加枸橼酸钠0.2 ml以9∶1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制备乏血小板血浆。取血浆0.1 ml,37℃预热240 s后加0.1 ml筛选试剂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筛选试验比值=患者凝固时间/对照凝固时间)。确诊试验同上步骤通过加入0.1 ml确诊试剂获得血浆凝固时间(确诊试验比值=患者凝固时间/对照凝固时间)。LAC比值=筛选试验比值/确诊试验比值。所有实验均采血后2 h内完成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肺癌患者、乳腺癌患者、肝癌患者的FM,LAC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T-Ⅲ低于正常对照组,即肿瘤患者血浆FM,AT-Ⅲ,LA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肿瘤患者之间,AT-Ⅲ,FM活性,LAC比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浆AT-Ⅲ,FM,LAC比值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浆AT-Ⅲ,FM,LAC比值比较(±s)

组别对照组肿瘤组P值LAC比值1.03±0.21 2.625±0.42<0.05例数50 60 AT-Ⅲ(%)98.2±33.5 64.35±10.32<0.05 FM(μg/ml)4.65±1.3 12.34±2.96<0.05

表2 不同肿瘤患者血浆AT-Ⅲ,FM,LAC比值比较(±s)

表2 不同肿瘤患者血浆AT-Ⅲ,FM,LAC比值比较(±s)

LAC比值1.83±0.76 2.41±0.62 2.06±0.37>0.05组别肺癌组乳腺癌组肝癌组P值例数25 15 20 AT-Ⅲ(%)60.02±12.13 67.13±8.25 71.00±14.00>0.05 FM(μg/ml)14.27±3.06 11.34±5.94 10.63±4.37>0.05

3 讨论

AT-Ⅲ是在肝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大约占了血浆总抗凝血活性的(75%~80%)。通过共价结合凝血因子及凝血酶等从而使其灭活失去生物活性,进一步抑制了内外源性与共同凝血途径而发挥抗凝作用[4]。若AT-Ⅲ活性降低,则代表着机体体内可能处于高凝状态[5]。本研究显示,肿瘤患者AT-Ⅲ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为肿瘤患者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已经紊乱后呈现出高凝状态,机体为了调节这种高凝状态进而消耗了大量的抗凝血酶Ⅲ所致。由此可见,AT-Ⅲ可作为某些常见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纤溶系统相关的检测指标有FIB、FM、DD、FDP等。FM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释放蛋白肽后形成的纤维蛋白原单体,先于D-D出现,是凝血活化的早期标志,能提示凝血酶的活性,反映机体的一个高凝状态[6]。本实验发现恶性肿瘤患者FM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侵润导致机体凝血机制活化,产生了大量的凝血酶,进而导致纤维蛋白原分解产生大量纤维蛋白单体。有研究显示[7-8],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明显增高,与患者后期发生血栓或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本实验研究结果一致。因此FM含量的异常升高可提示患者发生血栓或出血性疾病的倾向。

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s,LAC)是一种磷脂依赖的病理性自身抗体,为异质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通过结合磷脂而影响磷脂依赖性凝固试验来干扰凝血过程,使凝血时间延长产生抗凝作用。LAC比值持续升高的患者被认为发生血栓的几率增加,同时发生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死胎、易栓症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也增大[9]。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患者LAC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可能由于肿瘤细胞导致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机体产生较多的自身抗体所致。而LAC的生成增加又进一步破坏机体的抗凝系统使癌症患者易发生血栓倾向,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而肿瘤患者之间LAC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肿瘤的类型对LAC无影响。因此,LAC比值升高可以提示临床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存在。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体内肿瘤细胞的各种复杂机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异常。往往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且预后凶险。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联合检测患者血浆中AT-Ⅲ,FM,LAC水平,能更有效地为某些常见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指标。

[1] 李家增.止血异常与恶性肿瘤[J].血栓与止血学杂志,2006,12(2):88-89.

[2] 于颖,王志平.血浆D-二聚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74.

[3] 张金虹,孙延庆,周春红,等.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18):44-45.

[4] 马伟.肝硬化患者凝血3项和抗凝血酶Ⅲ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708-709.

[5] Twamley EW,Hua JP,Burton CZ,et al.Effects of COMTgenotypeoncognitiveabilityandfunctional capacity in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Res,2014,159(1):114-117.

[6] 张鹏,汤荣华.纤维蛋白单体及其在DIC等疾病诊断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33-2435.

[7] 付萌,张国伦.高龄孕妇血浆FMDD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2,25(2):410-411.

[8] Toh JM,Ken-Dror G,Downey C,et a1.The clinical utility Of fibrin-related biomarkers in sepsis[J].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2013,24(8):839-843.

[9] Fangtham M,Petri M.2013 update:Hopkins lupus cohort[J].Curr Rheumatol Rep,2013,15(9):360.

[10]杜志强,郝斌,曹文东,等.抗磷脂抗体促血栓形成的机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4):244-246.

猜你喜欢
凝固时间凝血酶比值
MOCO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影像时空表现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不同凝固时间对生物活性材料表面粘接力度的影响
粘接(2021年7期)2021-04-27 17:32:58
探究不同浓度食用盐对石膏模型凝固时间的影响
顶板破碎注浆加固材料的配置及性能测试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河北遥感(2017年2期)2017-08-07 14:49:00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凝血酶在预防乳腺微创旋切术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