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跃东 魏凯军 张衍国
Sweet综合征是由Robert Sweet医师在1964年首次报道[1],最初命名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以发热,四肢、面颈部疼痛性红色丘疹、斑块或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增多,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部分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分析了2014-2017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Sweet综合征16例,报道如下。
收集2014-2017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Sweet综合征患者病例资料。均符合Sweet综合征诊断标准[2]。主要标准: 突然发作的触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有时伴有小水疱、脓疱或者大疱;组织病理示真皮内结节性或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核碎裂和大量真皮乳头水肿。次要标准: 发病前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或疫苗接种,或伴有:炎症性疾病或感染,骨髓增生性疾病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妊娠;全身不适和发热(>38℃);血沉>20 mm/h,C反应蛋白阳性,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有良好效果。须同时满足主要标准和两项次要标准。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16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40.5±12.78)岁。就诊时间:发病后1~90天。发病前43.75%(7例)有用药史,药物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钠、利巴韦林、炎琥宁、可待因、芬必得等。
2.2 临床表现
2.2.1 前驱症状 56.25%(9例)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咽痛、流涕, 43.75%(7例)无明显前驱症状。
2.2.2 发热 68.75%(11例)的患者出现发热,其中37.5%(6例)的患者最高体温>39℃,31.25%(5例)的患者最高体温38.2℃~38.8℃。
2.2.3 皮疹 75%(12例)的患者为泛发性皮疹,2例面颈部,1例四肢,1例面颈部及四肢。皮疹大多数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结节、假水疱,2例出现大疱、脓疱(图1、2)。
2.2.4 伴随症状 3例伴发关节肿痛,1例伴咳嗽、气短,1例伴口腔溃疡,1例伴外阴溃疡。
2.2.5 合并疾病 3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2例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卵巢成熟型畸胎瘤,1例合并腰椎间盘脱出。
2.3 实验室检查及皮肤病理检查
2.3.1 实验室检查 9例血常规白细胞升高(14.37±2.42)×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82.02±4.33)%;9例血沉增快(57.13±28.98)mm/h;1例ANA 1∶1000,SSA 、RO-52阳性;1例ANA 1∶100,RNP、RO-52阳性。
2.3.2 组织病理 16例均出现真皮水肿,真皮内程度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5例出现真皮内嗜酸细胞浸润。2例表皮下出现水疱、脓疱。1例在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所有病例均无血管壁及管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素沉积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表现(图3、4)。
2.4 治疗及预后 15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相当于泼尼松0.5~1 mg/(kg·d)]治疗,1周后患者皮疹均明显好转,给予糖皮质激素逐渐缓慢减量(10~20 mg/周);发热者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有其他合并症者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对应治疗。1例皮疹仅局限于头面部,无发热,给予口服雷公藤多苷治疗3周后痊愈。病例随访3个月~1年,2例出现复发,继续给予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效。
图1 躯干红斑、水疱、糜烂图2 前臂红斑块、水疱图3、4 真皮水肿,真皮内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HE,×100;×400)
Sweet综合征主要累及成年人,女性与男性比例为3∶1[3]。本研究中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病例较少有关。发病年龄主要为20~50岁青壮年,儿童罕见。与本文研究相符。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四个亚型:经典型、伴肿瘤型、伴炎症性疾病型、伴妊娠型。Sweet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对感染性病原体或肿瘤抗原产生的超敏反应;炎症反应在发病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相关的细胞因子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6、8、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γ等[4];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可能也发挥了作用[5]。本研究中56.25%的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及43.75%的患者发病前有服药史,具体是感染性病原体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者药物诱发反应有待深入研究。
Sweet综合征典型皮疹为水肿性红斑、结节,自觉疼痛。部分可出现非典型皮疹,如大疱、脓疱、溃疡等,易误诊为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丹毒、坏疽性脓皮病等,本研究中有2例出现大疱、脓疱,易误诊为大疱性疾病。皮肤病理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Sweet综合征皮肤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水肿,程度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本研究中1例患者皮肤病理为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患者病变浸润较深,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本研究中有9例有合并疾病或伴发疾病,主要有溃疡性结肠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糖尿病、畸胎瘤。有3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说明溃疡性结肠炎与Sweet综合征关系密切。Ytting等[6]认为Sweet综合征是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之一。研究表明50% Sweet综合征与潜在的疾病相关。约10%~20%的Sweet综合征患者合并潜在的恶性疾病,其中85%为血液系统肿瘤,最常见的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7]。
Sweet综合征应尽可能找到潜在病因,尤其对年龄大,合并血液系统异常或者出现大疱、脓疱、溃疡等非典型皮疹患者应该全面查体,早期发现基础疾病,早期治疗。Sweet综合征标准治疗方案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相当于泼尼松0.5~1 mg/(kg·d)],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及病情的程度个体化原则,减量要根据病情逐渐缓慢减量,避免复发。
[1] Sweet RD.An 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J].Br J Dermatol,1964,76:349-356.
[2] Cohen PR, Kurzrock R.Sweet’s syndrome: a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classically associated with acute onset and fever[J].Clin Dermatol,2000,18(3):265-282.
·论著·
[3] 奥多姆 RB,詹姆斯 WG,伯杰 TG.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M].徐世正主译.10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8.
[4] Anzalone CL, Cohen PR.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Sweet’s syndrome)[J].Curr Opin Hematol,2013,20(1):26-35.
[5] Giasuddin AS, El-Orfi AH, Ziu MM, et al.Sweet’s syndrome: is the pathogenesis mediated by helper T cell type 1 cytokines?[J].J Am Acad Dermatol,1998,39(6):940-943.
[6] Ytting H, Vind I, Bang D, et al.Sweet’s syndrome-an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Digestion,2005,72:195-200.
[7] Bourke JF, Keohane S, Long CC, et al.Sweet’s syndrome and malignancy in the UK[J].Br J Dermatol,1997,137(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