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雾霾”“灰霾”辨析与使用

2018-05-06 09:56李林
科技传播 2018年7期
关键词:天气现象灰霾专业术语

李林

摘 要 受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随着经济发展霾污染尤其是重霾污染事件频繁发生。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雾”和“霾”虽然同为气象学专业术语,但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本质上是不同的。文章从术语的定义、成因和区别进行了讨论,辨析了“雾”“霾”“雾霾”“灰霾”的关联与异同,旨在规范其使用。

关键词 雾;霾;雾霾;灰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8-0001-02

受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近几年在我国大多数城市霾污染尤其是重霾污染事件频繁发生。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

霾具有诱因多、影响广、社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我国城市霾的产生机制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霾形成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以水平静风和垂直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因素;二是以悬浮细粒子浓度增加为特征的污染因素。不利气象条件是雾霾形成的外因,具有不可控性;污染物排放是雾霾形成的内因,与人为活动密切相关,是可控的[ 1 ]。

霾形成直接排放少,以二次生成为主。我国部分区域重霾事件频繁发生并呈增加的趋势,对区域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霾引发的风险和损失主要表现在经济、健康、社会3个方面。

首先,我国霾的发生既有一次源,例如工业粉尘、煤炭燃烧、机动车排放、建筑扬尘等人为因素;也有二次源,即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气-粒转化(凝聚、吸附、反应等)生成细颗粒物,并随后吸湿增长导致消光。源解析认为,二次源是我国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源[ 2 ]。由霾天所引发的工农业经济活动停止而造成经济损失。

其次,环境流行病学及环境毒理学研究已经证实,长期或短期暴露于污染空气,尤其是重污染空气中,会造成人体的呼吸、心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疾病,染色体、DNA的结构变化或损伤,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降低、哮喘、中风、肺癌以及门诊、住院人次增加等健康损害[3-6]。

在空气污染物中,以細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最为显著,并且我国城市霾天首要污染物均为细颗粒物。霾天不但诱发各类呼吸道疾病,削弱人体的免疫与恢复功能,还使人们在心理上呈现亚健康状态[7-8]。

此外,由于霾导致的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区域气候、影响国家形象和环境外交等各种社会影响,都加大了我国城市霾风险的潜在损失。“雾”和“霾”虽然为气象学专业术语,但由于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气溶胶细粒子污染日趋严重,使得霾天气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事件。但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区分一种天气现象是“雾”还是“霾”,成为一个非常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厘清“雾”“霾”“雾霾”“灰霾”四者的概念,区分其异同,既是专业术语在生活中使用规范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正确对待“雾”“霾”天气的需要。

1 概念辨析

1.1 雾

《雾的等级及预报》将雾定义为: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9 ]。

根据水平能见度大小可以将雾划分为雾、大雾、浓雾与强浓雾4个等级。雾是在气温接近露点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为细微的水滴或冰晶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天气过程。雾的核心物质是粒径较大的水滴或冰晶,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雾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充沛(水分的含量大于90%),近地面温度低(气温下降)造成的水汽凝结现象,降温是水汽达到饱和形成雾滴的重要机制。

1.2 霾

《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将霾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10]。能见度小于10.0km,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相对湿度小于80%,判识为霾;相对湿度85%~90%时,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描述或大气成分指标进一步判识[11-12]。

根据霾的预报等级可以将霾分为轻微霾、轻度霾、中度霾与重度霾4个等级。霾的核心物质是细颗粒物,是细颗粒物导致的空气污染现象。这些细颗粒物组成及其复杂,颗粒物比表面积大,形态结构复杂,时空差异大,可以渗透到气管、肺泡对人体造成危害。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大气氧化性增强,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污染物转化呈现暴发性增长,污染物的大气容量下降是我国近年来强霾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大气中的PM2.5或PM10及其前体污染物,如SO2、NO2、NH3、VOC 等严重超过了由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形成的大气环境容量。一旦出现持续的静稳天气,将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而有利于污染物经均相和非均相化学过程产生的二次颗粒物积累,并与一次颗粒物叠加导致大气中细粒子超标[ 1 ]。

霾形成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以水平静风和垂直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因素;二是以悬浮细粒子浓度增加为特征的污染因素。气象条件是外因,具有不可控性;污染是内因,与人为活动密切相关,是可控的。霾形成直接排放少,以二次生成为主。

雾和霾的共同点在于都能够造成能见度的下降,但造成能见度下降的原因不同。雾造成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是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而霾造成能见度下降的原因是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干性细颗粒物。

雾和霾的区别在于:

组分类型:雾的组成成分是微小水滴或冰晶,霾的组成成分是干性细颗粒物。

能见度范围: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km,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相对湿度: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在80%~90%时是雾和霾的混合物。

边界特征: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晴空万里,但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边界。

颜色:雾是乳白色、青白色或纯白色;霾是黄色、橙灰色。

雾和霾是截然不同物理过程形成的两种天气现象,本质完全不同。雾是水滴、冰晶组成的,需要饱和条件,伴随潜热释放;而霾主要是气溶胶组成的,一般环境水汽不一定饱和。两者的光学特性也完全不同,雾是正常的天气现象而霾是空气污染现象。

1.3 雾霾

雾是霧,霾是霾,这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天气过程,近年来我国媒体上常用雾霾这个词来统一形容此类能见度障碍的天气,这是不正确的。

雾霾不是气象学或大气科学规范性学术术语,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应该使用雾霾一词,应该明确表述为雾或霾。由于雾和霾两种天气现象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时候常常相伴发生,相互影响,不容易清楚地分辨开,在称呼时需要认真界定研究对象是雾还是霾,分清楚再进行研究、讨论。即使雾和霾两种天气现象在空气质量不佳时常常相伴发生和转化,也不能够使用雾霾一词,应该表述为“雾、霾”或者“雾-霾”。

1.4 灰霾

中国气象局《霾的观测与预报等级》中对灰霾进行了定义[10],该标准将受到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霾称为灰霾。

综上,雾是正常的天气现象而霾是污染现象,讨论对象是自然现象的霾称为“霾”,而将受到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霾称为“灰霾”。

2 结论

专业术语的规范使用是科学知识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基础性工作,“雾”和“霾”虽同为气象学专业术语,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并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雾和霾是形成原因和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天气过程,使用不当会造成混用和误用导致误报甚至引起恐慌。不论科技工作者还是人民群众都应该对“雾”“霾”“雾霾”“灰霾”有清晰的了解,避免专业术语的混用和误用。

参考文献

[1]贺泓,王新明,王跃思,等.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3):344-352.

[2]Yang F, Tan J, Zhao Q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speciation in representative megacities and across China[J].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1,11:5207-5219.

[3]Gao Y, Guo X Y, Ji H B, et al. Potential threat of heavy metals and PAHs in PM2.5 in different urban functional areas of Beijing[J].Atmospheric Research, 2017, 178-179: 6-16.

[4]Xiang Z, Xu X J, Zheng X B, et al. Heavy metals in PM2.5 and in blood, and childrens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asthma from an e-waste recycling area[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6, 210:346-353.

[5]Guo Y, Zeng H, Zheng R, et al.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fine particles in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579:1460.

[6]De P P M, Praenacrespo M.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s on childrens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respiratory health in Seville, Spain.[J].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15,65(4):436-44.

[7]陈仁杰,陈秉衡,阚海东.我国113个城市大气污染颗粒物污染的健康经济学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3):410-415.

[8]谢元博,陈娟,李巍.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对高浓度PM2.5持续暴露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评估[J].环境科学,2014,35(1):1-8.

[9]GB/T 27964-2011,雾的预报等级[S].

[10]QX/T 113-2010,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S].

[11]吴兑.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J].环境化学,2008,27(3):327-330.

[12]吴兑.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2):257-269.

猜你喜欢
天气现象灰霾专业术语
《奇怪的天气:关于天气的50个秘密》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与龙卷风共舞
新巴尔虎左旗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
天气现象的隐喻化方式分析
超声及影像学常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安徽首座超级灰霾监测站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