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的用药规律研究*

2018-05-05 08:41:29梁浩东潘碧琦杨伟毅潘建科洪坤豪黄和涛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劳损刘军处方

梁浩东 ,潘碧琦 ,杨伟毅,潘建科△,洪坤豪,谢 辉,黄和涛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广东 广州 510120;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3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

刘军教授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罗氏正骨)继承人、岭南骨伤科学术流派代表传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同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副会长等。刘军教授从医27载,在“贯通古今,融会中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岭南、海派、北派骨伤等学术流派的学习与继承,跟踪现代医学发展前沿,集百家所长,逐步形成了“注重整体,筋骨并重,动静结合,气血为先”的学术思想。其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肌肉劳损方面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本研究收集、整理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的处方,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1-2],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3-4],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的用药经验,以期为阐明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的用药思想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收集 本研究以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刘军教授门诊诊断为肌肉劳损的医案为来源进行筛选,共筛选肌肉劳损处方107首。

1.2 药名的规范处理[5]中药名称因地域不同或书写不规范而存在差异,为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在统计前将不同名称的同种药物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统一规范处理。此外,对中药品种或炮制方法不同者,作为同一药物收录,如“川牛膝”“怀牛膝”统一为牛膝收录,“生川乌”“川乌头”“制川乌”统一为川乌收录。

1.3 处方数据录入 将上述筛选后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1)”软件。录入完成后,由双人负责数据的审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4 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利用系统“数据查询”功能,按指定中药处方“肌肉劳损”提取出录入系统的方剂。然后点击相应功能按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四气五味归经、归类、组方规律分析(包括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络化展示等)。统计分析方法为该软件自带的挖掘算法,包括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6-7]。

2 结果

对治疗肌肉劳损的107首方剂中120个药物的频次进行统计,使用频次在20次及以上的药物有24味,使用频次前3位分别是甘草、五指毛桃、杜仲,见表1。

表1 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分布情况

2.1 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 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甘草、五指毛桃、杜仲、牛膝、白术、薏苡仁等,见表1。

2.2 处方中药物性味和归经分布 处方中药物的四气分布主要为温、平、凉;药物的五味分布主要为甘、苦、辛;药物的归经分布主要为肝、脾、肾,见表2—4。

2.3 中药归类分布情况 处方中药物的归类分布主要为伞形科、豆科、菊科,见表5。

表2 四气分布情况

表3 五味分布情况

表4 归经分布情况

表5 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归类分布情况

2.4 基于关联规则的处方规律分析 选取出现频次≥30次的药物组合,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川芎,甘草”“川芎,当归”“川芎,桃仁”。根据同现关系,将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用网络视图方式展示,其中居于网络图中间的当归、赤芍、红花、川芎、桃仁、甘草、牛膝、丹参、薏苡仁、百合、白术、五指毛桃、杜仲、巴戟天、续断等均为刘军教授临床治疗肌肉劳损最常用的中药,见表6—7及图 1。

表7 处方中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置信度>0.92)

图1 支持度≥29,置信度≥0.9的治疗肌肉劳损常用药物

3 讨论

肌肉劳损常见原因是肌肉急性扭伤及慢性累积性损伤,常出现在肌肉活动过多或肌肉在静态姿势下持久紧张部位,或肌肉局部感受寒凉,也可见于肌肉扭伤后处于不正常的解剖位置,反复牵拉而发生[8],亦可能与机体的免疫紊乱相关。临床上有慢性肌肉劳损及急性肌肉劳损两种类型,腰部、腿部、颈部肌肉劳损最为常见,由于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可见局部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急性肌肉劳损通常由于肌肉的过度牵拉或负荷过大导致肌肉部分撕裂甚至断裂,肌肉劳损也是办公室工作人群最常见的损伤之一[9]。国外对于肌肉劳损及其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应的临床证据不足,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短期休息、冰敷、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10]、富血小板血清治疗[11]、局部营养治疗、激素治疗等,个体疗效具有较大差别。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肌肉劳损的研究逐渐增多,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为小针刀、针灸、中药熏洗、中药口服等[8,12-13],皆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通过中医辅助传承系统,由药物频次分析得出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的药物主要由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组成,体现了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以补益肝肾,行气通络为主的治法。肌肉劳损属中医学“痹症”范畴,《素向·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治疗原则为祛风化湿散寒。刘军教授认为肌肉劳损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病机以气血不畅,肝肾亏虚为本,慢性劳损患者以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为标,急性劳损患者以气滞血瘀为标。刘军教授使用的药物组合频率较高者为“牛膝、杜仲”。从中医药理论而言,杜仲可补肝肾,强筋骨,对于腰膝酸软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牛膝既可补肝肾,又可引药下行,加强药物对下肢的行气活血之效,符合临床诊疗中肌肉劳损患者以腰肌、臀中肌受累为主的实际情况。使用频率较高的补虚药物如五指毛桃、杜仲、丹参等,以益气健脾,补益肝肾为主,辅以行气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药物,体现刘军教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现代研究[14]表明,五指毛桃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充分体现了刘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肌肉劳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气分析结果表明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以温药为主,其次为平、凉之品,佐以寒性药物。用药四气的分布情况与刘军教授对肌肉劳损的辨证思路以及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致。肌肉劳损患者多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等证候,肌肉濡养不足,局部外感风寒湿邪,过用或跌打挫伤皆可使气血瘀滞。并结合岭南地区特殊的地域、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及岭南地区湿热、脾虚体质人群较多的特点[15],针对气血不通的病机,以温通之药行气活血,令肌肉筋骨濡养有源,辅以祛风散寒或化瘀通络之药,治病求本,体现刘军教授“气血为先”的学术思想。

五味分布情况表明药物的五味分析结果与药物频次分析的结果相一致。活血化瘀药物味多辛苦,补虚药味多甘、微苦。中医学理论认为肝主筋藏血、脾主肌肉、肾主骨,而肌肉劳损者多有肝肾亏虚,脾虚湿盛等表现,故肌肉劳损的发生、发展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活血化瘀药主归肝、心二经,补虚药多归脾、肾二经,用药处方中常佐以药性偏凉之品,活血而不破血。从刘军教授用药归经频率分布中也可看出其“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临床辨证用药思路,与中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理论契合。

数据挖掘技术可有效辅助进行中医处方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16],对于挖掘名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本研究提示刘军教授治疗肌肉劳损所用药物处方的四气分布主要为温、平、凉;五味分布主要为甘、苦、辛;归经分布主要为肝、脾、肾;药物的归类主要为伞形科、豆科、菊科;以补益肝肾,益气健脾,行气通络为主要治法。

[1]李健,卢朋,唐仕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4-257.

[2]潘碧琦,潘建科,刘军,等.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痛风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2040-2043.

[3]Liu J,Pan J,Wang Y,et al.Component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advances in fuming-washing therap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via unsupervised data mining methods[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3,33(5):686-691.

[4]Yang HJ,Shen D,Xu HY,et al.A new strategy in drug design of Chinese medicine:theory,method and techniques[J].Chin J Integr Med,2012,18(11):803-806.

[5]潘建科,何於,刘军,等.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方法的膝骨关节炎熏洗处方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677-1681.

[6]潘建科,洪坤豪,刘军,等.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2):201-204.

[7]潘建科,杨济源,郭达,等.刘军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用药规律研究[J].新中医,2015,47(3):244-247.

[8]赵振东.慢性肌肉劳损的微创手术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7):653.

[9]Garrett WJ.Muscle strain injuries[J].Am J Sports Med,1996,24(Suppl 6):2-8.

[10]Hammond JW,Hinton RY,Curl LA,et al.Use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to treat muscle strain injuries[J].Am J Sports Med,2009,37(6):1135-1142.

[11]Hamilton BH,BestTM.Platelet-enriched plasmaand muscle strain injuries:challenges imposed by the burden of proof[J].Clin J Sport Med,2011,21(1):31-36.

[12]李启胧.中药熏蒸对肌肉劳损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67-68.

[13]卢鼎厚.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沈阳:中国针灸学会,2009.

[14]王伟伟,陈瑶.五指毛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3):41-42.

[15]潘碧琦,潘建科,刘军,等.痛风辨证分型与痛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3,45(7):33-36.

[16]潘建科,何於,刘军,等.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方法的膝骨关节炎熏洗处方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677-1681.

猜你喜欢
劳损刘军处方
Improving robustness of complex networks by a new capacity allocation strategy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ydrodynamics of flapping foils *
映像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2018年1期)2018-01-11 09:33:04
图说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处方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手法联合活动牵引治疗劳损性上腰痛120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