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丽
玉米在我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其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而且茎叶十分茂盛,具有较高的产量。大面积栽培玉米是缓解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少地多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可以为人们提供有效的粮食保证,促进粮食安全。在玉米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玉米质量的优劣又会影响农业经济,而且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要积极加强玉米种植管理,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本文对玉米种植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1 玉米播前准备
舞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于典型的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而且一年四季光照都很充足,雨量比较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大约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无霜期220天左右,热量丰富,降水量适中,适宜玉米生长。在玉米栽培之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整地。整地是玉米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在玉米栽培之前应该要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品种特性、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对土壤进行处理。例如要进行深翻,击碎土壤中较大的土块,并且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保持土壤疏松,对土地进行翻耕时深度一般控制在25cm左右,要求耕作深度一致,翻垄均匀,如果是秸秆还田地块或者绿肥地块,要进行切茬处理。为了提高玉米的抗性,应该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几年种玉米,可选择大豆、小麦、马铃薯等作为前茬,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预防能力。翻耕时还可以结合施基肥,基肥包括有机肥、50%的氮肥以及75%的磷肥,施基肥时要做到深施。
1.2 选择良种。玉米品种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玉米品种的合理选择。尽量选择高产、优质、专用、高抗的杂交玉米品种,同时尽量选择一些适宜在本地栽培的品种。选取纯度较高、净度较好、比较饱满的种粒之后要对种子进行简单处理,在播种前经过晾晒、浸泡、包衣等过程,在拌种包衣过程中,磷酸二氢钾与种衣剂的使用十分广泛,同时,在对种子进行晾晒的时候必须要控制好时间,不能暴晒。
2 玉米播种技术
播种技术对玉米的生长十分关键,在播种过程中主要注意三个方面。
2.1 播种期的控制。结合当地的玉米品种以及气候地理条件,通常选择在每年4月下旬到五月上旬开始播种,此时地温大约为10~12℃,外界环境的温度适宜玉米种子发芽,玉米出苗较快,而且出苗整齐,有利于苗期培育壮苗。如果播种的时间过早,则会延长出苗时间,导致出苗不整齐,而且容易烂种。如果采用地膜播种,则可以提前,当5~10cm地温达到8~10℃左右时可以开始播种。
2.2 播种深度控制。适宜的播种深度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具体的深度要根据土壤墒情、品种、种子大小来确定,一般播种深度控制在4~6cm为宜,如果土壤质地比较粘重,墒情也比较好,则可以适当深栽,反之,则需要浅栽。
2.3 合理密植。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应该要对其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单位面积的株数是增产的关键因素,在玉米栽培过程中要加强对栽培密度的控制,做到合理密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于墒情较好的地块,每亩可以种植5000株左右,如果墒情不好,则每亩可以种植3500~4000株左右。
3 田间管理栽培管理
3.1 中耕。中耕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破除土壤板结结构、提高地温、透气透水等作用,而且还能对土壤中的杂草进行去除。玉米苗期一般要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深度为10~12cm,注意防止压苗和埋苗情况出现,第二次和第三次中耕的深度一般控制在10cm,如果在幼苗旁中耕,注意深度不能太深,行间适当加深深度,控制在16~18cm。
3.2 科学施肥。为了促进玉米生长,在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施肥过程包括施基肥和追肥两个步骤,施基肥与整地同时进行,一般每亩土地施基肥40~50kg为宜,以有机肥、农家肥等为主。追肥则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的长势情况进行施肥的过程,可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根据土壤情况以及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不同需求来确定肥料的种类、用量。例如等到玉米生長到小喇叭口时期至大喇叭口时期,每亩土壤可以追施20~25公斤尿素,利用机械完成开沟、施肥、培土、镇压等操作;在玉米拔节时期可以使用拔节肥。
3.3 节水灌溉。玉米植株根深叶茂,而且在其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需水量较大,所以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应该要结合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根据玉米的需水规律,进行科学灌溉。可以采用滴灌方式,节约水资源,确保玉米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保证高产稳产,达到节水目的。
3.4 玉米病虫害防治。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当地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大小斑病、玉米螟虫、蚜虫。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加强对物理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比如对于小斑病进行防治,一方面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技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定期轮作倒茬、等到玉米收获之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减少玉米感染纹枯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药物防治,使用浓度为40%的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浓度为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浓度为50%的穗瘟净1000倍液对患病植株进行均匀喷施,每隔七天再次喷药,可以有效防治小斑病。对于玉米栽培过程中的主要虫害,可以加强对生物性和植物源性药物的使用,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技术,使用杀虫灯、诱杀剂等进行捕杀,提高虫害的防治水平。
综上所述,玉米是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玉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玉米栽培技术的控制和管理,结合气候、地理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并且进行精细化整地、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加强玉米栽培管理,不断提高玉米栽培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