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波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出现黑条矮缩病,其主要是由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传播具有较广的范围,传播方式主要是白背飞虱,相关的植株间也不会进行互相传播,该项病毒自身具有较强的爆发性,很难得以合理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严重危害水稻健康,其已经成为南方水稻的主要灾害。
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实际发生情况
1.1 发病特点
江西省贵溪市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该病的爆发,黑条矮缩病自身具有持续时间长、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以及危害程度高等显著特点,如果相应的水稻一旦感染病毒则会终生带着病毒,但是不会以卵传毒,其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较强的传毒能力以及相应的获毒能力,并且相关病毒在传播后期极易扩散,很容易对其他水稻造成侵染。如果相应的水稻感染该项病毒则极易出现以下症状:水稻的根系会有短小、稀少以及萎缩等不良症状;在叶片表面的正反面会出现纵向排列蜡白色小瘤突;水稻整体不再生长,即便生长也较为缓慢。其次,早期受到侵害的植株会出现矮缩不穗的现象,相应的水稻叶片也会直立,呈现出深绿色,在茎秆以及叶脉极易出现蜡白条;当植株生长到中后期时,该项病毒极易侵蚀植株穗,使其自身穗小粒瘪,水稻会出现不抽穗或者抽半穗的现象,最终导致相应的谷粒较为空秕;当植株生长到后期时,相应的水稻植株会表现出无症带毒症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仅仅在相应的上部出现小瘤突。当水稻植株生长到分蘖期时,如果水稻植株受到病毒侵害,则会导致植株表现出矮缩症状,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
1.2 病理学病毒形态与形状
有研究指出,水稻的黑条矮缩病自身属于呼肠孤病毒,其大多呈现出粒体球状,其相应的直径保持在70纳米左右,从大到小依次是S1~S10。该项病毒赖以生存的主要地方是寄主植物韧皮部筛管内部。其次,该项病毒在初次感染时往往是由相应的带毒病虫、自生在相应的田间,以及再生在相应的水稻苗以及杂草等方面。
1.3 发病时间
一般情况下,水稻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都会感染相应的病毒,导致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其自身具有系统性,并且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导致相应的水稻发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南方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大多属于越冬虫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应的流行规律不明确,并且水稻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灰飞虱以及白背飞虱,这两者自身都会携带相应的病毒,其自身的发生期以及相应的生长周期都会对水稻的正常生长造成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成虫一般在三月中旬就會对田边的杂草造成危害,在五月中旬就会广泛的进行传毒侵染。其次,相应的六月到七月相应的成虫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进入高峰期,迁入晚秧田以及单季晚稻。到八月份气温比较高,相应的成虫数量比较少,使得相关病情危害也会减少,到十月中旬则温度就会下降,成虫数量逐渐呈上升趋势,成虫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迁入越冬场所。从上述分析数据来看,灰飞虱以及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往往会受到季节以及相关温度的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黑条矮缩病受到直接影响。
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措施
2.1 合理控制传染源
经江西省贵溪市研究水稻黑条矮缩病数据表明,相关工作者要事先科学合理的展开消灭传染源的工作,及时掌握相关病虫在产生前所出现的关键时间以及地点,对其加以消除,尤其在相应的水稻催芽期间以及分蘖期间,对周边杂草丛生的地方需要重点加以防治。另外,相关种植户可以选用每公顷1500~2250毫升的耕得乐对其加以喷洒。要想在最大限度上防治相应的染病秧苗上孵化的若虫,相应的种植户要及时对播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将育秧利用防虫网进行有效隔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相应的携带病毒的成虫对初期秧田造成侵入,避免相应的病毒扩散。最后,在收割水稻时要做到随割随挑,有效避免稻草还田。
2.2 强化田间管理,减少传播途径
种植户要将晚稻秧田及时隔离早稻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强化相应的田间管理,防止出现重施氮肥的现象,让相应的水稻抗病抗虫能力得以显著增强。其次,相关种植户要对病株加以定期检查并拔除,切实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加尿素将生长调节剂喷洒在植株上,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2.3 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强化病情监测以及补救
相关种植户在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首先要科学合理的选用相应的抗病品种,优先选择生长较为旺盛的无病壮苗,相应的播种量也要适当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水稻在相应分蘖期的田间管理中出现发病后补苗的现象。另外,要不断强化相关病情监测力度,科学合理的开展灯下白背飞虱带病率检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要科学合理的对其加以布局相应的监测点。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种植户在进行水稻移栽后的20天内要将病株进行及时拔除,将其就地入泥而埋,在一定程度上从相应的健丛中掰出一半分蘖留在病丛周边,同时要科学合理的使用适量的速效肥,让水稻促进相应的稻苗能得以早生快发,从而能不断强化相应的抗病毒能力。
综上所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发病时间短的显著特点,其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水稻安全以及相应的产量。因此,种植户要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该项病毒发生的原因以及规律,对其加以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增加粮食产量安全,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