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丽 刘宸希
【摘要】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120例化疗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试验组使用水胶体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 对照组单独使用喜辽妥。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上肢疼痛程度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第一、二、三个疗程的疼痛评分为(3.12±0.56)、(4.23±0.85)、(4.98±0.40)分, 试验组分别为(2.75±0.98)、(3.24±0.38)、(4.69±0.17)分;试验组患者第一、二个疗程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三个疗程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1.7%, 低于对照组的5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疗患者预防性使用水胶体敷料可减轻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 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炎;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hydrocolloid dres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in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hemotherapy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ydrocolloids and mucopolysaccharide Polysulfate Cream (Hirudoid),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Hirudoid only. Observation and record were made on degree of upper limb pain and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pain score of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ourse as (3.12±0.56), (4.23±0.85) and (4.98±0.40) points,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as (2.75±0.98), (3.24±0.38) and (4.69±0.17) poi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pain score of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ours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in score of third cours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phlebitis as 31.7% than 5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preventive application of hydrocolloid dressing fo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can reduce pain degree in the upper limb of the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Hydrocolloid dressing;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hlebitis; Nursing
化療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主要方法之一, 并且效果明显, 但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PICC是化疗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在所有的不良反应中, 静脉炎是导致化疗中断的原因之一[1]。发生静脉炎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pH值、渗透压、静脉大小、管路的型号、材质和留置时间以及是否采取预防措施等[2]。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属于无菌性炎症, 是由于导管对血管壁的摩擦、撞击作用, 造成血管的痉挛和血管内膜的损伤, 激惹静脉壁发生的静脉炎症反应[3]。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者采取不同措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虽然取得初步成效, 但在预防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炎研究中收效甚微[4-9]。水胶体类敷料是将橡胶与水胶体粒子均匀混合后所制成的医疗治伤材料, 水胶体粒子主要由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明胶等构成, 其主要依靠水胶体粒子吸收伤口渗出液, 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皮肤损伤的功
能[10]。本研究将水胶体敷料预防性应用于化疗患者中,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肿瘤内科、普外科进行化疗的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中男32例(53.33%)、女28例(46.67%);年龄:<45岁19例(31.67%)、45~60岁19例(31.67%)、>60岁22例(36.67%);病理诊断:大肠癌21例(35.00%)、胃癌16例(26.67%)、肺癌14例(23.33%)、其他9例(15.00%);化疗药物类别:奥沙利铂37例(61.67%)、多西他赛18例(30.00%)、其他5例(8.33%)。对照组中男30例(50.00%)、女30例(50.00%);年龄:<45岁19例(31.67%)、45~60岁21例(35.00%)、>60岁
20例(33.33%);病理诊断:大肠癌19例(31.67%)、胃癌
17例(28.33%)、肺癌17例(28.33%)、其他7例(11.67%);化療药物类别:奥沙利铂36例(60.00%)、多西他赛20例(33.33%)、其他4例(6.67%)。纳入标准:①临床病理学诊断为肿瘤并进行单药化疗的患者;②化疗时同意使用PICC的患者;③年龄≥18岁;④穿刺部位血管条件符合PICC置管要求, 预定插管部位无放疗、静脉血栓、血管外科手术史或皮疹、皮肤破损, 凝血功能正常、无血管局部急慢性炎症者;⑤输入的液体50.05), 具有可
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单独使用喜辽妥, 使用PICC开始输液后即刻涂抹喜辽妥, 涂抹时间至下次化疗前(共涂抹3周), 共涂抹3个疗程。试验组使用水胶体和喜辽妥, 喜辽妥涂抹方法同试验组, 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进行穿刺, 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用皮尺测量患者从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的长度, 选择好穿刺部位后, 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 按说明进行PICC静脉穿刺, 根据患者的情况保留导管长度, 穿刺完毕后进行X线摄片, 确定在上腔静脉后即可固定。针眼处用无菌纱布包裹覆盖, 外用透明薄贴膜粘贴, 输完液体后立即用肝素封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水胶体敷料, 具体如下。
1. 2. 1 成立静脉评估小组 每个科室选择2名小组成员, 其中一名为护士长, 另一名为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护士, 初始学历为本科, 在本科室工作年限>5年, 有良好的操作技术及较强的理论知识。成员内部公开选举临床经验丰富、熟知静脉炎的表现及分级的护士为组长。研究前对所有成员进行统一培训, 培训内容为准确判断静脉炎及静脉炎的分级, 培训者为静脉评估小组组长, 培训后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课题研究。
1. 2. 2 操作方法 干预前与患者沟通, 讲解干预的目的、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的配合。使用PICC开始输液后, 擦干皮肤, 即刻粘贴水胶体。选择规格为10 cm×10 cm
水胶体, 按前臂的大小进行裁剪, 在穿刺点上方(紧贴穿刺点处)沿血管走向贴水胶体直至肩关节, 用两侧手掌均匀按压, 避免出现气泡和褶皱而影响效果。使用水胶体的注意事项:①保持敷料处干燥, 若敷料处潮湿或边缘翘起时应及时更换;②由于长期粘贴敷料会抑制皮肤呼吸, 故敷料使用时间≤7 d, 若中途脱落者需重新粘贴。7 d后取掉所有水胶体敷料, 在输注化疗药侧肢体涂抹喜辽妥。取3 cm的乳膏在穿刺点处开始, 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至肩关节, 按摩至药物全部吸收(约2 min), 早晚各涂抹一次, 涂抹至下次化疗前(共涂抹2周)。水胶体敷料和喜疗妥共使用3个化疗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 3. 1 疼痛程度 采用数字评分法[11]评估两组患者化疗侧肢体的疼痛程度, 将一条直线等分成10段, 按0~10分次序进行评估,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患者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 每个化疗疗程结束后由患者自行打分, 共评估3个疗程。
1. 3. 2 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静脉炎的诊断标准[12]:0级:无症状;Ⅰ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Ⅱ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静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Ⅳ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 静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 长度>2.5 cm。每个化疗疗程结束后由本科室的2名静脉评估小组成员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分别判断是否发生静脉炎及分级, 记录判断结果, 判断结果不一致由静脉评估小组共同讨论, 以少数服从多数决定。每例患者至少评估3个疗程。静脉炎发生率=(Ⅰ级+Ⅱ级+
Ⅲ级+Ⅳ级)/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对照组第一、二、三个疗程的疼痛评分为(3.12±0.56)、(4.23±0.85)、(4.98±0.40)分, 试验组分别为(2.75±0.98)、(3.24±0.38)、(4.69±0.17)分;试验组患者第一、二个疗程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三个疗程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1.7%, 低于对照组的5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 1 預防性使用水胶体敷料减轻肢体疼痛程度的原理 水胶体敷料由亲水性颗粒和疏水性聚合物组成, 可促进上皮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 保持局部低氧张力, 促进毛细血管形成, 改善缺血缺氧的症状, 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13]。已有研究表明水胶体可有效缓解因静脉泵入胺碘酮和多巴胺所致化学性静脉炎而导致的疼痛[14]。本研究跟踪了患者的3个化疗疗程, 结果显示, 对照组第一、二、三个疗程的疼痛评分为(3.12±0.56)、(4.23±0.85)、(4.98±0.40)分, 试验组分别为(2.75±0.98)、(3.24±0.38)、(4.69±0.17)分;试验组患者第一、二个疗程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使用水胶体组的患者疼痛程度较轻, 分析原因为化疗初期化疗药物的浓度还未在体内大量积聚, 不足以对血管造成强烈刺激, 此时具有良好吸收性和自黏性的水胶体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从而减轻化疗侧肢体的疼痛。第三个疗程后, 两组患者第三个疗程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多次化疗使具有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在体内聚集, 导致高浓度化疗药物持续刺激血管壁, 使肢体感受到强烈疼痛, 而此时的水胶体不足以明显减轻疼痛有关。这与黄丽君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 由于结核菌素试验水疱患者疼痛程度较低, 水胶体组与无菌纱布组相比不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对照组三个疗程和实验组三个疗程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疼痛程度呈逐渐递增趋势, 这可能与残留的化疗药物在体内堆积, 长期刺激机体血管有关。
3. 2 水胶体敷料降低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的原理 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1.7%, 低于对照组的5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 这与黎贵等[16]研究结果一致, 其对水胶体敷料在预防PICC患者机械型静脉炎的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 经过筛选后共纳入9篇文献, 结果证实在PICC置管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 可明显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这也与吕友红等[17]研究结果一致。叶汝超
等[18]研究发现水胶体敷料联合喜辽妥也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中两组的Ⅰ级静脉炎发生例数较多, 作者认为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 持续刺激血管壁后致使血管内皮细胞充血、水肿、缺氧, 引起血管痉挛与收缩, 从而导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水肿[19]。两组患者的Ⅳ级静脉炎发生例数均为0, 这可能与评估的次数有限有关, 本研究仅评估了患者的三个化疗疗程, 化疗药物的刺激不足以致使患者静脉的条索状≥2.5 cm。由于水胶体有良好的粘贴性, 使其有不易脱落的优点, 但长时间粘贴水胶体会影响皮肤的呼吸, 故作者建议水胶体使用时间≤7 d[20]。
综上所述, 预防性使用水胶体可缓解患者的肢体疼痛和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且水胶体敷料薄, 有弹性与黏性、固定性好、不易卷边等优点, 与皮肤贴合紧密并能顺应皮肤的移动, 肢体活动不受影响, 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但本研究的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种类较多, 可能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干扰, 评估的化疗次数仅限于3次, 忽略了观察化疗后期水胶体的应用效果及静脉炎发生情况, 故需要进一步局限化疗药物种类、延长评估时间、扩大样本量证实水胶体敷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红, 杨红, 陆宇晗, 等. 肿瘤专科医院静脉治疗质量促进项目实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管理杂志, 2017, 17(1):41-43.
[2] Kuwahara T, Asanami S, Kubo S. Experimental infusion phlebitis: tolerance osmolality of peripheral venous endothelial cells. Nutrition, 1998, 14(6):496-501.
[3] 陈玉红, 简黎, 温文姬, 等. 水胶体敷料防治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2):2089-2090.
[4] 谭妃英. 水胶体敷料预防静脉炎疗效的中文文献Meta分析. 护理学报, 2014, 21(9):60-64.
[5] Kohno E, Murase S, Matsuyama K, et al. Effect of corticosteroids on phlebitis induc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antineoplastic agents in rabbits. Int J Med Sci, 2009, 6(5):218-223.
[6] 王娴, 张洁, 韩燕萍, 等. 茶黄膏封包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8):556-558.
[7] 胡仙华. 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及护理新进展. 中华护理教育, 2015, 12(4):314-316.
[8] 黄丽亚, 刘丹, 杨全能. 中药敷贴联合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9):2937-2939.
[9] 申冬琴, 杜一, 张彩云, 等. 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预防PICC相关静脉炎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 14(4):478-483.
[10] 曾凡志. 医用水胶体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湖北大学, 2014.
[11]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15-322.
[12] Nurses Society I.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 J Infus Nurs, 2011, 34(1S): S1.
[13] 胡迎兰. 水胶体医用敷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湖北大学, 2012.
[14] 黄立华, 金丽英, 张光玮, 等.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z1):
254.
[15] 黄丽君, 黄淑敏, 谢祎, 等. 水胶体敷料在结核菌素试验水疱患者局部应用的效果评价.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3):307-311.
[16] 黎贵, 张淑香, 徐波. 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患者机械性静脉炎效果的meta分析.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11):1145-1148.
[17] 吕友红, 薛敏芬. 地塞米松联合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护理研究, 2013, 27(7A):1974-1975.
[18] 叶汝超, 王淑清. 水胶体敷料联合喜辽妥对静脉炎防护效果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 2017, 39(5):163-164.
[19] 谭斌. 水胶体敷料在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22):139-140.
[20] 鲁华, 江静云, 姜萍, 等. 不同方法对喉癌气管套管患者放疗皮肤损伤保护的临床研究. 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11):811.
[收稿日期: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