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5-02 07:49严林博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设计

严林博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程类本科生培养过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针对该环节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而,有必要以这些要求为基本导向,从选题、课题研究以及评判三方面去分析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改革方案,并针对该认证标准的要求及其核心理念提出一套新的管理模式,以促进工程教育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工程类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果导向教育;毕业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01-04

一、引言

我国于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成员,并与2016年通过考核成为正式成员,实现了我国工程专业本科学位与该协议其他正式成员之间的互认。这意味着我国向工程人才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對我国工程类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1]。

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占有学分最多的一个环节,对本科生工程意识的培养、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根据《华盛顿协议》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明确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2]。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重新配置并优化毕业设计流程,成为提升高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强化毕业生工程能力、工程素养以及工程知识的必由之路[3]。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环节要求为基本导向,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以及评判三大方面分析了当前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方案,并提出一套新的全过程管理模式,以促进工程教育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核心理念

要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实现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优化改革,除了了解其对毕业设计(论文)所提的要求外,还需深入了解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4]。OBE强调5个核心问题:(1)教学目标,即老师想让学生取得怎样的学习成果;(2)实际需求,即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能满足怎样的社会需求;(3)培养过程,即如何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4)效果评价,即如何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5)过程改进,即如何不断改进教学指导手段。OBE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区别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OBE强调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及周期性的评价。尽管毕业设计(论文)属于本科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但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到研究再到评价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体系,与图1中“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过程呼应。因而,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可将其核心理念贯穿到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

三、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改革方案

工程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本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检验的重要环节。其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四年所学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工程制图等基础知识以及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专业知识对某一工程实际问题进行较深入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例如选题方向与专业偏离,选题与工程实际问题脱钩,指导老师工程经验缺乏,指导老师时间有限,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甚至跨专业考研、留学以及实习等,致使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5]。

1.毕业设计(论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选题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完成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6]。一个选题如果过难,工作量过大或者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都将给学生的后续实施造成障碍。笔者通过文献调研[7],并结合自身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指导经验,将毕业设计选题的常见问题总结为如下几点:(1)选题时间短。在当前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中,大多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在几周时间内给出多个选题供学生选择,这难免会造成选题之间相互重复、科学性低、可行性差等问题。(2)选题来源单一。目前的选题模式为一线教师定题,学生选题。由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程经验相对缺乏,难以给出与当前工程问题密切相关的选题,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左。此外,教师定题只能让部分学生选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还有不少学生对老师的选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熟悉,致使该类学生对毕业设计热情不高。(3)选题内容陈旧。选题内容几年如一,重复性高,时效性及创新性差。这样的选题尽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锻炼效果,但无法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向。

选题阶段结束后,即进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研究阶段。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过程既是对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过程,也是对指导老师综合素质的考验过程,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一个学期。实际上由于各种问题制约[8],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较圆满完成任务。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可将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常见问题总结为如下几点:(1)学生投入时间少。这一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开展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这一阶段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但实际上,除了保送读研的个别学生外,其余学生均面临找工作、考研等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很难将大量时间花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此外,由于这一阶段学生能够自由支配自己大部分时间,自制力差的学生亦难以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2)指导老师投入时间少。部分指导老师由于要完成教学、科研甚至行政上的其他指标任务,对所带本科生的指导时间能短则短,甚至完全委托自己的研究生指导本科生。部分指导老师则由于同时带多个本科生,尽管能够抽出较多时间来指导学生,但本科生的人均指导时间依然很短。(3)过程管理不严。学校的培养文件里面一般都有对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相关要求,例如要求指导老师一周给所带本科生至少开一次例会等。但这些要求无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质量无法保障。

为评估课题研究效果,还需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分。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判过程是对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综合表现的评估。需要注意的是,毕业设计的评判不等同于答辩环节的评分。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科生给答辩专家展示研究成果的阶段,也是答辩专家对本科生所做工作进一步了解和考核的阶段[9]。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发现在毕业设计的评判过程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指导老师不能为自己指导的学生进行公正评价。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直接关乎优秀和不合格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与指导老师的业绩挂钩,因而很多指导老师给自己的学生评分偏高,普遍给到95分以上,往往与答辩小组给出的平均成绩相去甚远,严重干扰了毕业设计(论文)评判的公正性。(2)毕业设计(论文)考核的层面较少。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主要包括开题考核、中期检查考核、答辩前送审、指导老师考核以及答辩考核几个层面。每个考核阶段的得分占据不同的权重,其中,在开题和答辩环节又将权重进行了细分,从而构成当前的考核体系。然而,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中为期最长的课题研究过程,目前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考核手段,而这一过程又很容易失控。(3)答辩专家可能并不熟悉一些学生毕业设计内容,无法给出权威评价。例如,热能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厂、煤化工、换热器、电池等,但为了实现导师回避,往往将与热沾边的其他方向比如发动机方向老师作为答辩专家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答辩专家因为研究方向差异将难以给出比较权威的评判。(4)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工作并没有与相应的改进措施形成闭环。当前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仅仅是为了评价,各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相互孤立,没有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

2.改革方案探索。针对当前工程教育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按照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标准的相关要求,并结合OBE教学理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在选题方面,首先应延长选题时间,使指导老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思考,以确保选题具有适当的难度、广度,并与实际工程问题密切结合。例如可以将选题时间由大四上半学期提前至大三下半学期。其次,建议采取“老师—学生”双向命题模式。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进一步采取“老师—学生—企业”三向命题模式。所谓双向命题模式,即老师和学生均可参与到毕业设计(论文)的命题中来,同时存在老师命题学生选和学生命题老师选的模式。这样能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可以调动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研究内容的兴趣。所谓三向命题模式,即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毕业设计的命题当中,有能力的老师以及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企业命题,这样既能充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又能有效提升学生工程素养,还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一举三得。再次,应当建立命题查重制度。毕业设计(论文)命题与以往命题关键词重复率过高就不能通过审核,这样可以避免命题陈旧无新意、与当前工程问题脱节等问题。

在毕业设计(论文)研究阶段,首先,应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职能,加强对学生及指导老师的约束。例如,可以建立考勤抽查制以及进度抽查制。指导老师应向学院提交每周例会时间,学院应派督导小组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以确保例会能够按时进行。此外,例会记录应每周一交,而非到期末统一上交,以杜绝编撰记录的问题。同时,学院应根据学生提交的任务进度安排表不定期对学生的进度进行抽查,以杜绝学生到期末加班赶任务的情况发生。其次,设置指导学生人数上限。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指导,也可保证在生源较少的情况下,每个老师都能带到学生以完成学院的考核任务。再次,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有效研究时间,这里依然建议将选题时间提前至大三下半学期。因为此时学生基本完成了大学期间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已经具备开展毕业设计的知识结构,并可利用暑假时间进行文献调研。大四开学即可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工作当中,这样就有近一年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

在毕业设计(论文)评判方面,首先应去掉答辩前的指导老师自评环节,而增加问题回答环节,即指导老师及所带学生根据互评结果对互评的问题进行回答,供答辩小组参考。这样既保留了指导老师在评判中的话语权,又避免了指导老师给所带学生得分过高的问题。其次,增加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层面,特别是细化对研究过程的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过程为期最长、自由度最大,也最不易控制。因而,应当细化对这一阶段的考核。例如,將督导小组的考勤抽查结果与最终成绩挂钩,超过三次考勤抽查不合格的学生取消其答辩资格等。只有实行严格管理,才能确保这一过程按部就班顺利进展,才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再次,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答辩评审工作,这样既能实现导师回避,又能避免其他方向老师对答辩内容陌生的问题,还能切实从工程角度对答辩内容给出评价。这也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评判的要求。此外,在一轮评判结束后,学院应召集指导老师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从而得知在下一轮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才能避免为评价而评价的弊端,形成为改进而评价的闭环,这也是OBE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

四、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模式

结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所提的要求、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存在问题及相应的优化改革方案,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全过程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该管理模式以传统毕业设计(论文)流程为骨干,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以及OBE教育理念融入培养目标及标准中。在命题环节充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题研究阶段,该模式强调采用督导抽查的手段实现这一过程严格管理,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在答辩环节,该模式强调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答辩,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工程实用性,这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在时间节点上,将选题时间提前到大三下半学期,并将开题时间提前到大四开学初,从而为课题研究预备近一年的时间。在评判环节,该模式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摒弃为评价而评价的传统思维,将评价的结果用于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由于毕业设计的每个子环节都有各自的评价过程,因而每个过程均需在评价后进行总结。

五、结束语

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集学习、探索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环节。科学的选题能够确保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工程实用性;充足的时间和严格的管理能够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任务;客观、公正、权威的评价能够为学生和指导老师提供宝贵的意见,帮助指导老师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方法。

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及该标准的核心理念为导向,总结了当前毕业设计各个环节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革措施。最后,还提出了一套新的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模式,以促进工程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升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工程意识以及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华尔天,计伟荣,吴向明.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7,(1):82-85.

[2]李卫军,李贯峰,王海荣,陈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农业网络信息,2017,(2):95-98.

[3]胡正平,吴培良,许成谦,李英伟.从专业认证角度谈如何代号工科毕业设计[J].教学研究,2016,(39):103-106.

[4]付瑞红,何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7,(40):28-33.

[5]李德强,仲云云.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研究—基于中美对比的视角[J].大学教育,2016,(78):12-14.

[6]彭秀英.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2,(3):75-76.

[7]肖华根.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333.

[8]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9]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张新华.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82-85.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成果导向式教学在“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及研究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