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量化评价方案 优化贫困生认定程序

2018-05-02 07:49孙涛徐颖胡一梅郭静李嘉陵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孙涛 徐颖 胡一梅 郭静 李嘉陵

摘要:高校贫困学生认定环节是各项资助工作开展的前提,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高校在贫困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量化评价的具体方案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资助;贫困生认定;量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09-02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是现在国家、社会普遍推行的重要举措,意在使“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不会阻碍学生高校求学[1-3]。但在高校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发现,如何有效进行“高校贫困生认定”是我们现在应当关注的焦点,是现在学术界开始讨论的热点问题。只有真正严格合理地界定了“贫困生”,才能对资助评选工作、对育人教育工作有促进,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班风、学风、校风。

一、高校在资助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的“贫困证明材料”是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权威材料,也是贫困认定环节的重要凭证。对于新生而言,在各项资料、印象没有建立的初期,这是贫困认定小组对贫困同学进行认定的重要标准;对于高年级学生,这也是学生家庭贫困情况是否发生动态变化的凭证依据。但是从实践过程以及资料查阅中我们了解到,对于贫困证明的开具存在许多乱象:根据申请人自我表述未经核实进行主观判断;凭借私人关系对证明材料进行签署盖章;对正常办理贫困申请的人员进行乱收费等。

学生的常规表现存在模糊性。在大学就读期间,学生更多地是自主生活、学习,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行动相对于大学前减少,因此,同学之间的相处会更加趋于小团体,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的了解会不够深入。根据对个别高年级同学、对班级认定小组的访谈得知,即使到了毕业年级,仍然存在对贫困学生的了解片面、局限,只有总体印象这样的情况。除了认定人员的因素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显示:部分贫困的同学具有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等[4]特点,各项团体活动参与度少、表现力不强,因此也很难让他人更进一步地了解。

学生的育人教育工作未有效衔接[5-6]。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1]每年都从国家层层落实,最后发放给每一位同学:学生进入贫困生库并进行等级认定,通过审核后发放相应的补助金额。依照笔者单位的工作安排,该项工作的评选时间集中在每年的9月至10月中旬,之后便是一系列的资金上卡工作。但针对受助学生的专项育人工作、专题育人工作并没有渗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以致学生在贫困认定中所规划的发展方向在后续生活学习中反馈也是减少的、偶然的。因此,能够真正带来思想上的脱贫工作尚需要跟进。

二、高校可量化评价的实施项目

根据笔者单位多年来对贫困生评定方法的总结,提炼出了在贫困生认定及贫困等级评定过程中,高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可以起到有效引导作用的。因此,笔者单位制定了《×××单位学生需求指数核算办法》,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数评定,以期使得评定更具数据表达化、考核量化科学化。

1.贫困生证明材料的更新时限。前文提到贫困材料在开具过程中会有一些影响因素导致真实性下降,细节也会存在部门认定不精准的情况。因此笔者单位在该项工作中规定,凡每年需要申请进入贫困生库的同学应于当年暑假期间开具贫困证明、留下经办老师的电话,于九月开学初期上交以进行认定。这样的做法会增加贫困学生每年的贫困证明办理过程工作量,会增加当地民政部门的认定工作量,同时也会增加贫困认定小组的审核工作量。但是如此一来,会把非贫困且嫌手續烦琐的学生淘汰出范围;由于管理人员以电话形式对申请同学的情况进行随机核实,这也会促进证明材料开具的严肃性。此外,由于每年证明材料的更新,还可以及时更新贫困生的困难程度、困难类别,起到良好的动态掌握作用。

2.学习情况。对于贫困生入库、等级评定、助学金评定等工作项目,笔者单位会加入被评价学生上学年平均学分绩点,之所以在贫困资助中使用学分绩点是考虑到:(1)学习情况可用于参考受助学生是否履行国家资助目标,在大学期间是否将重心落实在学习上,是否有效构建专业知识壁垒,提升自我行业竞争力,不应有“等、靠、要”的思想;(2)其他奖项评定的条件中会着重考虑学分绩点,为保证内部评价一致性,该项认定中会以该生上学年平均学分绩点×10进行分数记录。

3.综合素质情况。笔者所在单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分的评定体系庞大、评价项目齐全,项目类型包括思想政治情况、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参与情况、社团组织参与情况、自我能力提升、班级活动建设、课外知识拓展等,每类别的评分细则亦不断更新,这使得综合素质分对每位学生的素质能力评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价结果显示,认真积极、活泼外向,切实体现出综合能力高的同学综合素质分可累计至150—180分/学年,而较少参与活动、性格内向的同学综合素质分仅为40学分/学年。因此,从综合素质分上存在的极端差距也提示我们,对学生进行评定时需将此作为考虑因素,同时也作为鼓励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4.日常生活情况。参考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贫困学生的困难程度以及思想品德做出判断的重要指标。对于大一学生而言,贫困生入库认定时间一般在军训完成后,这使同学之间开始有一定了解,能够初步给出中肯的评价。鉴于前文问题,提示贫困认定小组成员应包括贫困学生所在寝室同学,这样可以给出生活细节的详细说明。具体而言,笔者单位在进行评定时会考虑“该生是否日常生活简朴,勤俭节约,需以事实依据为基础”、“该生是否合理安排时间,在校从事各类勤工助学工作(时间≥1学期)或校外挂职锻炼(时间≥2个月),需相关证明”、“该生是否积极办理缓交学费申请或生源地贷款”、“该生是否每学年参加无偿性公益服务类活动至少达12小时,附证明材料”。这些考察条件都会事先告知申请学生,也是对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正向发展提升的引导。

5.家庭经济情况。对于贫困学生的认定,学生家庭情况当然是重要的。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中,其要素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因此在进行分数核定时,笔者单位需具体了解“该生是否为孤儿、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该生是否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自然灾害,重大疾患、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致家庭经济困难”、“该生是否为单亲家庭、父母有残疾或丧失劳动力或年事已高,家庭又无固定经济来源者”、“该生家中是否有多个子女同时上高中或大学”、“该生家庭是否在国家级贫困县、偏远山区,家庭可利用资源有限,经济困难”、“该生家中是否有人口多、劳动力少或其他特殊困难情况”。这样细化各项宏观表述,使评定小组在审定过程中更有方向性、一致性。

6.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既往受资助情况。不同省市地区的贫困学生因地区政策不同,会有当地不同形式的资助,因此该项也作为我们考虑学生在贫困等级上划定的一项指标。此外,对于上学年的资助金额也作为了考虑项目。

综合以上评定方案,笔者给出示范性评价模板,不同单位贫困认定小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及评分,基于客观材料和事实在小组评定中达成共识,如此方能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曲绍卫,纪效珲,范晓婷,曲垠姣.我国省级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全国36个省级参评单位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01):38-42.

[2]邹纯英.高等教育公平视角下中美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比较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5):21-22.

[3]连洁平.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8(04):92-96.

[4]刘阳.浅谈普通高中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04):13-15.

[5]季枫.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04):94-95.

[6]向辉,王俐,刘响.美国知名高校本科生资助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5,(09):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