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探讨

2018-05-02 07:51罗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艺术类模块化

罗冰

摘要:艺术类高校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直以来是一难题,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如何通过课程设置来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分析了北京市六所主要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进而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构想,以满足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块化

中图分类號: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124-02

一、引言

近年来,艺术类本科的学生人数在不断攀升,针对高校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艺术类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尚需深入探讨。2009年至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就英语课程设置对全国530所高校做的调查,把“开设全校统一的大学英语课程”视为理想开课形式的学校仅有171所(占总数的32.3%),而赞成根据学校院系和学生个体需求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校有333所(占总数的62.8%)。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乃至大学外语教学,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是不可取的,应该兼顾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需求规划和改革现有教学。因此在艺术类本科中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的改革,首先应定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课程设置合理了,才会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本文对5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对比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深入分析研究,探索改进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二、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情况

1.北京电影学院。近年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英语分级教学,旨在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了配合本校学生均为电影相关专业的特点,编写了校本系列教材《新视角电影英语》,以英语原版电影作为教学材料,着重提高学生的电影词汇量和听说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个教学改革实验。设立英语提高班。筛选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英语小班,通过集体备课进行模块化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技能和应试技能。教学方式上,教师采用了课堂讲座、情景对话、电影片段学习、话题讨论等形式,使得上课内容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导演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根据导演系学生个性活泼、渴望表达的特点,将学生单独进行小班英语教学,并自编补充讲义,分主题与学生用英语探讨电影及文化,训练学生用英语表达个人思想的能力。

2.中国音乐学院。根据中国音乐学院的办学宗旨,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较有效的沟通能力与交际能力。该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与限选课,必修课程分为两个系列课程组:理论系列和表演系列。必修课作为基础英语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技能。限选课程授课内容以人文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为主,兼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使用英语获得专业相关信息和文化信息的能力,包括:语言技能模块、跨文化交际模块、专业英语模块。课程使用该院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

3.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教改思路遵循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胡壮麟2004)的教学理念,力图实现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和特色化,即实用性、文化性及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上通过三个教学模块体现英语教学对美术专业的倾斜性及教学特色。第一模块:英语+专业方向。即在继续保留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同时,根据美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增设专业美术英语。第二模块:语言文化类及考试辅导类选修课。其功能是强化语言技能,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第三模块:任务协作型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学习教师推荐的相关语料,利用网络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

4.中央戏剧学院。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地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中央戏剧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分为第一学年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和第二学年选修式课程教学。读、写、译和视、听、说课程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达到大学英语水平所要求的必修课程。选修式课程教学为鼓励学生朝较高要求去努力,开设与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相符合的各种类型的选修模块,培养他们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5.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旨在服务于音乐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为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施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为三大类课程: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包括高级听说、英语口语发音、英语写作、基础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与阅读、音乐英语、英美摇滚乐简史、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美文化对比、英语文学导读、影视英语等,反映音乐院校特色。

三、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大学英语分类、分级教学实践,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目标,外语系量身定制不同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全校学生入学后进行分级考试,依据入学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的比例,对艺术类学生进行A、B、C三级分类教学,对工、商类学生进行A、B二级分类教学;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在听说方面给以不同强度的训练。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设置了每周四学时的综合英语课(包括读写听说),辅助以公共选修课,目前的公共选修课由具有副教授职称的老师自行开设,覆盖了文化及语言技能类,如英语影视名著欣赏与学习、大学英语基础语法、英语视听说、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等课程。教学模式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我校属于艺术类综合高校,因生源的特殊性,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很大,大学英语必修课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基础好的学生不满足现有的课堂教学,基础弱的同学跟不上课堂进度而产生厌倦情绪。而由于艺术类学生更注重专业的发展,课下不会主动学习英语,甚至公共选修课程他们会避而不选。可见,我校英语课程缺乏针对学生的校本课程开发,使得英语课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

四、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建议

1.课程模式多样化,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并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应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体,以满足学习者需求为目标,区别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将课程的基础性与选择性、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统一,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由单一的必修模块向选修模块扩展,两个模块并行。必修模块沿袭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开课形式,强调语言基础训练及基本技能的培养。选修模块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水平、学习需求和专业发展,增加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选修课程丰富化、个性化,突出课程的应用性、专业性、实效性。选修模块为学生必选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

2.加大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力度。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多门专业用途英语选修课程。专门用途英语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特定学科的语言应用能力而非传播学科内容和知识。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专业的差异性,力求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和研究兴趣,确保与学生的专业以及需求相关,使毕业生走出校园后,在其所就业的领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五、结语

在艺术类本科生中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多元需求与发展为导向的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并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既能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兴趣特长,又能与社会需求动态同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懈怠情绪,极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专业学习和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丁仁仑.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Foreign Language Wor1d.2013,(2):17-23.

[2]李勤.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协作化教学模式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蔡基刚,陈宁阳.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153).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艺术类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艺术类专访心得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