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修改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2018-05-02 06:32林红
教师·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头娃娃病症

林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学生习作修改提出了明确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自改还是互改,大多数学生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改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改。教师若能利用讲评课,将学生习作中常见的病症加以归纳,示范修改方法,对学生改作能力、习作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学生习作中的常见问题比喻成生活中的常见病症,讲解的时候更加形象,再辅以“药方”,即切实可用的修改策略。这样便将学生习作中的常见问题概括化、形象化,引导学生认识“病症”,对症下药,学习自改,从而使学生的改作、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一、“大头娃娃”与“调比例”

“大头娃娃”是小学生习作中的常见问题,是指文章开头部分过于冗长,而主体部分一笔带过,头重脚轻。对这样的“病症”,需下力气调整文章开头与主体的比例。一般来说,文章开头要简洁、别致,但在一线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困生习作的开头冗长、拖沓,兜了一大圈还未进入正题。好不容易进入正题,发现字数已不少,便不痛不痒地瞎扯几句,草草收尾。笔者在习作讲评时,出示这样的典型,一边剖析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滑稽、夸张的大头娃娃。学生一看,大笑画得太夸张:“那么大的头,那么小的身子,不摔倒才怪!”笔者趁热打铁:“很显然,这儿的大头娃娃不是聪明的象征,而是严重的疾病!我们快点来个‘专家会诊,看看怎么治好他!”这样一激趣,学生的参与热情得以调动,精彩点子接踵而至。“肥肥胖胖”的开头急速“工减肥”,被浓缩为短短的两三句;“瘦瘦小小的身子”急速“增肥”,被扩充为翔实的一大篇。看着投影仪上满满的修改,看着黑板上被调好比例的“正常娃娃”,学生们满意地笑了,成就感分明写在脸上。

反复进行几次这样的“专家会诊”后,学生对“大头娃娃”印象深刻,写作时,有意识地避开它,此种“病症”逐渐减少。但在学困生的习作中,“大头娃娃”仍然经常“登台亮相”,需要在互改时指出并修改。

二、“骨瘦如柴”与“丰血肉”

“骨瘦如柴”指的是学生的作文极度浓缩,篇幅短小,只有“骨架”,没有“血肉”。面对这样的“病症”,笔者在示范修改时,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丰血肉”的方法。

(1)拆分法。对于那些行文过于短小的学生,我们如果能教给他们一些拆分的方法,必能扩大文章的容量。如果是写景的文章,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拆时间、拆地点的方法。如写校园时,可以教学生拆分时间,写写早晨、午间、傍晚等不同时间段时的景色;写夏夜时,可以教学生拆分地点,写庭院里、小河边、田野里等不同地方的景色。如果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教学生拆动作,拆神态、拆情节等方法。

(2)添补法。有些学生的作文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人物如同稻草人——不会动、不会说、不会想,对人物活动缺乏描写。讲评时,笔者让学生当“导演”,把文中无声、静止的画面拍成有声、动态的视频,学生兴味盎然,添加声音、添加动作、添加表情、添加心理活动、添加环境描写,金点子不断涌现,静止的画面变成了热闹的场景。改后的习作血肉丰满,有声有情,与原作有天壤之别。

三、“骨质疏松”与“通筋骨”

“骨质疏松”指的是文章缺乏“骨架” ,结构松散,没有线索,无法凸显主题。对这样的文章唯有加入线索,“通筋活络”,才能让文章“出院”。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间上挂下连,相互映衬,但在小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板块独立、结构松散的现象,修改此类文章的关键是“通筋骨”——添加衔接过渡成分。在示范修改中,我教给了学生在段落间加连接词、加过渡句,在上下文间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前后照应等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习作时的整体意识增強了,在修改中也能用上相应的方法增强文章的整体性。一位学生写了篇关于爱国的演讲稿,从祖国的历史、人文、地理、科技等方面展开,内容翔实。可惜,这几方面内容如同几个独立的板块,文章无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修改时,笔者建议他在每段的开头处添加“我爱您,中国!爱您……”的句式,既起了过渡的作用,又一唱三叹地进行抒情。

四、“肿块增生”与“除病灶”

“肿块增生”指学生文章中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可有可无的“累赘”过多,对这样的文章只有大刀阔斧地“除病灶”,方能达到成其美文的“疗效”。

受知识阅历与年龄特征影响,小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喜欢什么、熟悉什么,就一股脑儿写什么的现象。部分学生缺乏主题意识,写作时比较自由随意,不知不觉出现了与主题无关的累赘物。这些东西非但无用,而且令文章的总体质量大打折扣,要毫不留情地彻底清除。笔者告诉学生,这种“病症”不是一眼就能发现的,只有具有强烈的主题意识,方能辨别真伪、去伪存真。有个学生写《快乐的星期天》时,开头为:“你们知道我这个星期天要去哪儿过吗?外婆家?不好玩,我才不想去。大姨家?大姨一家旅游去了。二姑家?才不去呢!我可受不了那个调皮表弟!怎么样,猜不出来了吧!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我要和妈妈一起去万达广场看3D电影! ”笔者将这段文字投影出来,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是“快乐”,这段文字与主题无关,其实只要一句话就可以了:“这个星期天,我要和妈妈一起去万达广场看3D电影。”要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写作还是改作,都要多一分理性的思考,面对“肿块增生”,要毫不犹豫地切除。

五、“气色无华”与“美容颜”

“气色无华”是指习作没有亮点的统称,写得“不愠不火”。有些学生的习作紧扣主题、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但语言过于朴实木讷,形式过于呆板僵硬,缺乏感情色彩,读起来如同嚼蜡。对于这种“病症”,“美化妆扮”显得非常必要。讲评这样的作文时,我会邀请学生们一起来当“美容师”,方法有二:

(1)润语言。在语言上润色,添加好词佳句,介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就好像给朴素的语言穿上了俏丽的彩衣。一次,一位学生写了自己养的一只小仓鼠,由于观察细致,准确地抓住了外形、习性上的特点,遗憾的是语言太呆板。“化妆师”们纷纷上场,在他们眼里仓鼠面容清秀、性情温顺,有慵懒的小姐派头,好吃懒做。瞧,小仓鼠被人格化了,非常有趣。

(2)换形式。有些比较传统的主题作文,学生往往落入窠臼,少有创新,如果能从形式上进行改变,必能老树发新枝,焕发出青春的魅力。在一次有关“诚信”的征文中,学生们原本都落入俗套,不是捡到钱交公,就是放弃多给的分数等,通过教师指导、修改,学生们改变了形式,给习作穿上了一件件时髦的衣裳,变成了《一元钱的经历》《路遇匹诺曹”》 ……在别具匠心的包装下,一篇篇文章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对以上典型“病症”了然于心,在自改或互改中,不再无从下手,而是能准确诊断出“病症”,较好地对症下药。由于改作时积累了一些经验,学生写作时不自觉地引以为戒,习作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当然,学生处于习作的初学阶段,作文中的“病症”远不止这些,有些“疑难病症”的诊治还需要更多教师发现与总结。

参考文献:

[1]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朱水根.新课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大头娃娃病症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