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宋海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博士,师从神经病学专家贾建平教授,擅长血管性痴呆、脑梗死、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广场舞跳不了了,上楼费劲,记忆力不如从前,这三个看似衰老的症状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健康隐患。专家表示,有一种脑部疾病的表现和衰老非常类似,进展非常缓慢,容易被忽略,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从量变到质变,导致严重的后果,轻则丧失行动能力,重则引发中风!
专家告诉我们, 70岁以上的老人将近一半都可能会出现这种疾病。而这种可怕的疾病有各种各样的危险信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 特殊的尿失禁 ”
很多老年人都有过这种“难以启齿”的经历——有时候突然打了个喷嚏,就发生尿失禁。
尿失禁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通常都是因为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的。但有些尿失禁是由于脑部指令紊乱引起的,在症状上有一些不同。
这种特殊的尿失禁没有明显的诱因,往往也没有憋尿的感觉直接就尿出来了,这与人脑部的神经相关。
“ 走路不协调 ”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发现走路越来越累,但并不是身体累而是感觉脑力跟不上,有的人还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摔跤,甚至发展到无法走路。
专家告诉我们,这类人其实四肢都很有劲,也不会瘫痪,身体的力量是正常的,问题出在脑部神经上。
【特别提醒】如果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去神经内科做相关的检查。
“ 认知损害 ”
原本能熟练操作的事现在慢慢做不了了,使用工具的能力下降了,这往往都是这种可怕疾病的危险信号。
这种可怕的疾病就是脑小血管病。大脑中遍布成千上万条小血管,有的和头发丝一样细。
血液通过这些血管将营养和氧气送到需要的细胞和组织中;再把细胞和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送回循环系统,以维持脑部神经的正常活动,因此,脑小血管非常重要。
“ 脑小血管病 ”
如果脑小血管小范围出现病变,如小血管壁变薄或增厚或出血等,人体没有感知任其发展,脑部重要的功能区就会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尿失禁、走路不协调,甚至认知损害。
● 脑小血管病症一:微血管出血
● 脑小血管病症二:微血管梗死
“ 高危因素 ”
引发脑小血管病的原因有很多。
● 主要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年龄超过50岁。
● 次要因素
房颤、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大量饮酒、吸烟、直系亲属中有脑卒中或心脏病者、缺乏运动、缺血性眼病、膳食中油脂过多、肥胖、男性、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突发耳聋。
【特别提醒】
如果符合两项以上主要因素,或者一项主要因素外加两项次要因素,则需要提高警惕。每年做脑血管的检查,积极排查脑小血管病,并严格控制三高、保持锻炼、戒烟以及控制饮食,能有效预防脑小血管病的发生。
另外,专家强调,如果已经患上了脑小血管疾病,在早期一定要严格控制三高等高危因素;如果血管病变已经较为严重,则需要利用药物等手段治疗,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编辑 宋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