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创新引领助推绿色生产和消费”论坛暨中环联合认证中心15周年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还举办了“环境标志促进绿色生产与消费政策与实践回顾与展望”主题沙龙,来自环保领域和相关机构的诸位嘉宾在沙龙上畅所欲言,对中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环境标志工作要靠公众支持
祝兴祥(环保部环评司前司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理事长)
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国环境标志,经过了20多年的实践检验。回首它的创立,确实不容易。大家可能知道,联合国1992年开了个环境发展大会,提出了“生态标志”。会后,当时国家环保局就提出一定要提倡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应该把中国的环境标志打出来,以唤起大家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这个标志的设计是面向全国征集的,最后经过大家评选,选出了目前这个“十环”的标志。十个环的意思很多,其中之一是体现全民参与、环环相扣。我个人的理解还有一层,这个环还应该是生产、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消费,以至于废弃物处理,排放的污染物应该趋于零,这才是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面也提到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所以,我希望我们环境标志的工作今后应该往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方向努力,而且不但包括国内的生产、消费,还应该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
当然,环境标志认证工作最主要的还是靠公众支持,如果公众认准了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就积极支持,那我们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像有些发达国家,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要贵一点,但买的人反倒更多,这就体现出公众的环保意识了。
环境标志认证传递“绿色信任”
刘兆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总工程师)
市场化的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对我们的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绿色发展有什么作用。我想了一下,大致有四个方面:
第一,起到了法制化的规范作用。虽然无论是体系的环境标志认证,还是产品的环境标志认证,它是一个自愿的认证。但是别忘了,它不是非法认证,它是把我们国家环境保护都纳入到法律体系的框架中的认证。所以,我们这个认证机構是依法成立、依法运行、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一个技术经济服务机构。
第二是专业化的评价作用。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我们都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概念里,什么叫绿色?怎么来判断?至少在今天的中国,我觉得要靠标准。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来判断你是减量了,还是无害了,还是有机了,它得有标准。但是光有标准还不够,还必须有认证,认证就是“标准化”的那个“化”。它是通过技术评价来判断企业的生产是不是绿色的。
第三是服务化的传播作用。自愿性的认证立足的宗旨是服务,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消费者、服务供应链。它传播的是绿色的理念,是绿色的信任,它给你一个标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它还要传播绿色的知识,还要传播绿色的制度,还要传播绿色的法律。
第四就是效益化的支撑作用,这个好多人不愿意讲,但认证也是要赚钱的,虽然它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但是它也要讲效益。我觉得一定要讲效益,有效益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吸引人才,才能制定好的标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三大效益就是环境标志认证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为世界提供了中国范式
陈燕平(环保部办公厅副主任、环保部机关服务局局长)
我们在1994年正式发起中国环境标志计划,23年走过来,它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以至于绿色生活的机制模式。这个模式今天已经比较完整了,它包括理论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和CEC(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机制性模式。同时,这个模式也为国际上提供了中国范式和中国经验。
记得2005年,我当时还在CEC,带一个团队去法国巴黎开一个环境标志主题的国际会议。会议开始后,还没等我们中方代表发言介绍中国环境标志计划,德国的“蓝天使”、欧盟的“欧盟之花”,还有日本的“环境标志”就纷纷盛赞中国环境标志计划。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它说明中国的环境标志计划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环境标志计划的实施为国际上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是什么?我个人有个不成熟的总结,就是“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
关于CEC的未来,我希望CEC志存高远。环境标志计划的确只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是政府强力的行政手段,也不是立法执法的强力手段,它就是利用市场化的机制产生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但是.我希望CEC在进一步发展好它的市场化机制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当你确实站在国家的层面,积极推动中国的绿色转型,那么你的商业利益也一定是巨大的,但如果把商业利益放在前面,丢掉了社会意义,可能前途就会变得暗淡一些。
在碳核查核证方面大有可为
孙翠华(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前副司长)
CEC(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领域里,确实发挥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在200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七次缔约方大会以后,清洁发展机制开始在全球正式实施,CEC就勇敢地站出来,要申请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的碳排放认证核查机构。当时,国内很多人对什么叫清洁发展机制还不是很了解,CEC就勇于创新,敢于迎头赶上,所以他们凭借先进的理念、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最终成为最早得到联合国认可的一个核查机构。后来,CEC又在国内碳市场的试点过程中,被国家和地方认可为合格的核查核审机构。所以,CEC应该说是名副其实的权威机构,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都是很大的。
说到气候变化,我觉得认证认可、核查核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是很有市场前景的。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进入倒计时,碳排放的核查核证方面马上会有巨大的工作量,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希望CEC能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开拓性工作。
环境标志帮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
刘微(联想集团全球标准与标准事务部总经理)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企业起到了什么作用?我觉得有三个方面:
一是帮我们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联想一系列的产品都是政府采购的关键产品,是准入条件,也是我们招投标的优势和加分项。
二是引领企业转型。在企业的经营中,永远是消费者就是上帝,确实是消费者引领绿色消费。我们也有数据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购买环境标志产品的比例超过60%。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环境友好产品,也是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三是帮我们避开环境技术壁垒。联想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环境标志认证确实是全球业务的通行证。
联想是企业经营的各个环境都融入了环境和绿色设计的理念,在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运营以及绿色回收四个方面,我们都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联想一直倡导使用节能的环保材料,也是全国第一家建立了整个供应链最终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化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能知道供应商在各个环节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回收方面,联想也是在全球建立了严格的回收体系,帮助客户把产品送进联想的回收体系去处置。这些都大大提升了联想公司的形象。
让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多付钱
蒋南青(联合国环境署国家项目官员)
作为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环境署责无旁贷的义务就是来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到2030年要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第12个目标就是可持续消费,也叫负责任的消费。
消费者要绿色消费,要购买绿色的产品,那消费者就会问,我怎样才能找到这些绿色的产品,我怎么获取这些信息,这时就需要环境标志了。
环境标志这样一个标识性的标志,能够帮助那些好的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知、认识,能够让消费者去购买他们的产品,愿意为他们的绿色产品多付钱。
现在,我们要推动企业的创新,我们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环境标志,环境标志现在应该更多地反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从原料采购、生产到消费,以至到最后的弃置。所以,我觉得随着全生命周期的视角越来越向消费端、弃置端——向最后的循环经济(垃圾处理怎么资源化利用)转移,未来环境标志的內容会越来越丰富,而且也会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当然,CEC这15年已经做得非常好,也成长为一个强壮少年,但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更加努力壮大,帮CEC做更多的公众宣传,让消费者更积极地去购买绿色产品。同时,也要降低这些产品认证的成本,让它成为中小企业也能获得的标志,这样才能把所有可持续消费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认证的绿色产品 政府应该先行先试
邹首民(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
政府在环境标志认证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想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第一是规范引导。所谓规范引导,就是所有人都强调标志的技术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目前环境标志的要求还是国家的行业标准。所以,政府部门配合企业、认证机构,还有相应的制定标志技术要求的部门,尽可能把标准做得真正符合实际,真正能代表绿色。第二就是主动践行。环保部积极协调,会同财政部一起想办法,将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名单,因为这种产品既然是绿色的,政府就应该先行先试。还有就是我们还在探讨一些整体推进的例子,比方说跟中国印刷协会、国家广电总局的一些单位联手,把中小学课本,还有一些与儿童相关的书籍进行绿色印刷,这些印刷品采用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印刷材料,大幅度减少污染物。
接下来,我还想给CEC提两点建议:一是稳步推进、开拓创新,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现在分公司也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把基础进一步打牢,同时还要开拓一些新的领域,包括你们现在开展的绿色、节能、低碳方面的工作,包括绿色供应链,都尽可能地进一步开拓。
二是严格规范、推动共同参与。打下现在的良好局面非常不容易,无论是在认证过程中以及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在后期实施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严格规范,砸一个牌子是很容易的,所以希望你们一定要严格规范。同时,还要推动共同参与,因为这项工作必须全社会参与,包括其他部门的参与,因为环境保护是大家的事情,所以,也希望你们在宣传、推广我们的环境标志产品上再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