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玉
摘 要:核心素养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中,数感培养不容忽视。结合教学实践,从亲身体验,建立数感;动手操作,增强数感;利用估算,发展数感;解决问题,升华数感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感;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小学数学的十大核心素养,其中数感是摆在首要位置的,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数感,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學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感培养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亲身体验,建立数感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室,在亲身体验、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探索,帮助孩子们用数学的视野去了解身边的事物,认识到数学离不开我们的现实生活,进一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米”时,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建立长度单位“米”的概念,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带学生到操场上,通过走一走、量一量、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实地体验1米、20米、50米、100米的长度,从而更好地掌握“米”的概念。在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时,让学生走进操场,亲身感受1平方米、10平方米的大小,并测一测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通过亲身测量体验,对米和平方米的概念有了更直观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建立了数感。
二、动手操作,增强数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由此可见,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动手操作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数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数感。在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如果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体验,是很难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因此,我采用学生动手操作的方式,让他们通过折、涂、画、写、分、说等实践活动帮助理解。这样的活动,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理解了平均分的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几个物体,这样学生对整体“1”有了清楚的认识,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三、利用估算,发展数感
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估算的作用,它对数感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在估算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可重组教材,采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素材作为学习内容,在充分估算和交流中,学生的估算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数感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可结合学生秋游活动设计以下题目:三年级有106名学生参加秋游,学生门票是48元,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学生可能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
(1)48≈50,50×106=5300(元)
(2)106≈100,48×100=4800(元)
(3)48≈50,106≈100,50×100=5000(元)
(4)48≈50,106≈110,50×110=5500(元)
对于以上四种估算,让学生充分讨论:哪些估算才是合理的?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通过思辨,得出第一种和最后一种估算才是合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培养学生用估算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经常训练,学生的估算意识大大增强,而在运用估算的过程中数感也得到了提升。
四、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后,关键是懂得灵活运用,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孩子们已有的实际经验,创设问题情景,让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时,可出示以下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学校组织学生春游,二(1)班有20个同学去坐船,每条船最多能坐6个人,要租多少条船?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列出算式20÷6=3……2,并理解商3和余2表示的意思,得出要租4条船才能让20个同学坐上船。此时,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下,让学生分析可以有怎样的坐船方案?这时,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列出坐船计划,通过讨论发现:可以1条船坐6人,1条船坐4人,另外2条船各坐5人;或2条船上各坐6人,另外2条船各坐4人;或4条船各坐5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想交流,得出不同的坐船方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升华了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深知,数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常抓不懈。同时,我们也要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合理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等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数感,促进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兰恭生.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摭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1(3).
[2]严孙炜.以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