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 要: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古文化,让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非常有必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针对古诗词的学习研究出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阅读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古诗词;比较阅读;应用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除了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古诗词素材之外,还应该帮助他们提升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更加开放。
一、比较阅读的概念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相近的两篇或多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将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和对照,并试着分析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阅读,不但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能让读者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更加充分和深刻,在看出差別的同时,还有利于读者把握住文章的特点,提高读者的鉴别能力。同理,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古诗词的教学当中,既能改变以往单篇教授古诗词的传统模式,还能使教学中所涉及的古诗词量得到成倍的增加,在拓宽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古诗词迁移运用的能力。
二、比较阅读法的实例分析
以杜牧的《山行》和李煜的《长相思》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明确比较点
要想进行比较阅读,比较点的确立是首要的。因为只有明确了比较点,学生在阅读诗词的时候才会有的放矢。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比较,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会更加了解,与此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结构和风格的认知。在比较的过程中,表现手法、体裁结构等都可以当作比较点。拿上述的《山行》和《长相思》为例,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对这两首诗词的体裁、情境、意象等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这两首诗词之间的区别和共通点,协助并启发学生去细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进而从多方面理解这两首诗词。
2.探求对比诗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明确了对比诗词的比较点以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对诗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这个过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还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精神。此外,随着比较的深入,诗词间的规律会越来越明晰,这对培养学生的诗文素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1)相同点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相同点的比较大多出现在不同的古诗词之间。因此,语文教师在选取古诗词的时候,不妨选择一些题材和思想不同的古诗词让学生进行比较。以上述两首诗词为例,两者都在写秋,而且两者都涉及“枫叶”这一意象。在S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每本书上所涉及的古诗词不是出于同一作者之手,但这些诗词的主旨和基调大多类似。所以,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主旨和基调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去分析古诗词的相同之处,协助他们去感悟和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在拓宽了他们知识体系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总结能力。
(2)不同点的比较
寻找诗词中的不同点,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和应用中比较常见。因为学生年纪偏小,所以他们接触的大多都是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试着用同一作者、不同时期写出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又或是让学生用不同作者、不同体裁但是意象类似的作品进行分析。还拿上述两首诗词为例,《山行》和《长相思》虽然同写秋,但作者所处的境遇及时代背景大不相同。因此,在思想的输出和表达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杜牧的诗用春天的“二月花”来比喻枫叶,一改往常的颓然凄凉,表达了作者欣喜激动之情;而李煜的词,则是用“枫叶丹”来描绘秋之深,进而表达出了自己的相思之苦。由此可见,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十分清楚地让学生鉴别出不同诗词间的特点和差异。对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非常有益。
三、比较阅读法的效果分析
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这方面不遗余力。小学古诗文的存在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而是更趋向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料素材。比较阅读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加强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实践应用,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比较阅读对于小学古诗词的教学非常重要。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实现语料的原始积累,还有助于提升他们归纳总结、阅读理解、鉴别欣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灵活运用,为学生将来学习初中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滕珍珍.探究比较阅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7(17).
[2]王生龙.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10).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