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传伟
摘 要: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作用,品德与社会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为学生能够成长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积极寻找和发现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并结合情况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影响因素;解决方案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地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核心教育地位日渐受到肯定。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中,影响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仍有很多。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的提高进入到了一个瓶颈阶段。
不仅如此,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还存在着明显的参差不齐的现象,虽然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少数的教育者没有完全的拜托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而且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性人才,既有的教学力量不足以出色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之下的品德与社会教育。诸如此类的影响因素教育者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解决。
一、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分析
1.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实施多年,其教育理念深入广大教育者的心中,虽然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但是一时间让所有教育者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显然不太可能。但是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者而言,需要尽快地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有着很明显的不同。其更注重于学生内在的感悟和体会,需要学生由内而外学习而不是单纯的由外而内获知。
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与人相处》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很多教师还是沿用着应试教育的一套思路,将课内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与他人相处的技巧、知识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很难触动学生的内心。
2.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
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的问题较为明显。很多教师习惯了应试教育背景之下的教学方式,其能力也多半适用于应试教育背景,在知识传授方面优势很明显。但是新课程背景之下不再强调学生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获取,而强调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感悟,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
而这些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这就造成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课程知识内容,但是却无法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内心,更无法让学生的思想跟随教学而转变。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影响因素的解决策略探讨
1.摆脱应试教育影响,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作为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育者,应当努力摆脱应试教育对于自身的影响,需要更多地将学生的课堂感悟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积极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做到深入浅出,以更具实践性也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真正地让品德与社会知识走入学生的内心,去影響和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
如在学习《地球的伤心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笔者就非常注重引起学生的切身感受,以达到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理念的目的。笔者利用学生在生活之中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的雾霾现象作为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感受一下进入课程内容之中。接下来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学生由于有了之前的切身感受,所以对于后面看到的图片感到更加触目惊心,对于课程内容所呼吁的环境保护也更加认可。
2.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积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品德与社会教学注重的是对于学生内心世界的影响和塑造,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当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这样教师才能够了解和引导学生。但是与人沟通,尤其是与小学生沟通需要特定的专业技巧,因为教师都是成年人,与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认知能力也有着天壤之别,如何在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内心世界之间搭一座桥梁,教师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技巧来加以实现。
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注重自身教育心理学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实践,以更为专业的水准来认知小学生的心理世界,从而更为准确地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使课程教学工作更具实效性。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可教师的引导,积极地接受教师对于其内心世界的塑造和影响。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之中,作为教师而言要积极地认识影响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为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高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1(3).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