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之前,英国和中国的经贸往来频繁,尤其是鸦片贸易最为引人注目。但是对于由此而生的帝国经济实践、知识交流、劳动力的全球流动等问题,则知之不多。英国莱斯特大学的青年学者Stan Neal近期发表论文,透过梳理怡和洋行(怡和集团的前身)1834年至1839年期间在亚洲的经贸活动,分析其如何利用鸦片贸易网络招募中国种茶工人、采集茶树样本和学习相关知识,以发展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茶叶生产的方式,进而呈现鸦片战争前中国、印度和英国之间、围绕在经贸网络之上的观念碰撞、知识交汇和信息交流。
19世紀30年代,清政府开始逐步采取措施,限制鸦片流入中国,导致中英关系呈现紧张态势。英国东印度公司担忧这一纷争会直接影响其购买大宗的中国茶叶,与此同时,一位英国旅行家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现了野生的茶树,这一消息很快为怡和洋行得知,因而开始筹划在阿萨姆邦试验种植茶树,以应对中国方面可能的变化。
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怡和洋行借助自身鸦片贸易的网络,从两方面着手准备:一是在中国沿海采集茶树样本,在印度试种;二是招募经验丰富的中国茶树种植工人,希望他们可以带来相关的茶树知识。第一批被招募的中国茶工数量十分有限,由于怡和洋行忽视了中国各地方言的巨大差异,而且无法找到合适的翻译来解决沟通问题,导致费用攀升,试种过程也困难重重。更大的困难在于,从中国购入的茶树样本,在1835年运抵阿萨姆邦后,已有90%死亡。尽管面对种种困难,怡和洋行在经验丰富的中国茶工的支持下,仍然在19世纪30年代后期成功培植了大批茶树,第一批量产的茶叶于1838年11月到达伦敦。
第一次的成功大大激励了怡和洋行。1839年,该公司决心再雇佣不超过60名中国茶工,但是在招募了12名茶工后,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打断其原本的计划,加之负责招募中国茶工的关键负责人离职,导致这项工作事实上中断。怡和不得已选择在新加坡和槟榔屿分别招募245名、216名中国劳工,但是却无一人具有丰富的培植茶树的经验。经此失败之后,怡和又转而大量招募本地工人,让他们学习中国工人留下的茶树种植知识。在1870年至1900年间,75万名劳工涌入阿萨姆邦从事茶叶相关的工作。随着阿萨姆邦的茶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印度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取代了中国的位置,在19世纪末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与之同时,英国对中国货物的依赖亦大大降低。
怡和洋行在阿萨姆邦发展茶叶种植的个案,是19世纪英国商业在全球扩张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茶叶产业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中国茶叶仍然未能恢复昔日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而印度茶叶在西方依然享有很高的声誉。本项研究揭示了在商业全球扩张的大背景之下,一国核心产业的兴衰可以是一个急速更迭的过程,如果没有全球商业网络的加持、知识上的更新和自我再创造的能力,传统优势产业恐怕很难在时代大潮之中维系自身的地位。(文/草苍)
Stan Neal, “Opium and Migration: Jardine Matheson's imperial connections and the recruitment of Chinese labour for Assam, 1834?39”,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5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