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4-27 05:36林秀丽徐菊苹蔡明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代偿乙肝肝硬化

林秀丽,徐菊苹,蔡明明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大国,乙肝肝硬化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较重,迁延反复,多有腹腔积液、黄疸、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表现,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痛苦,并严重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1]。而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近年来,心理护理干预逐渐成为各种疾病治疗中都较为重视的护理环节,它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提升患者对病症的防范意识和对治疗的配合程度,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本文旨在观察心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

2015年1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5例,入选标准:(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且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3],依据影像学或病理学结果,临床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2)根据肝组织病理和Child-Pugh分级,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具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血浆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及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等)及肝性脑病、腹水、门脉高压表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3)生命体征稳定;(4)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愿意配合相关护理及随访。排除标准:(1)合并肝癌及其他系统、器官恶性肿瘤;(2)合并心血管、肺、肾等器官及系统严重原发疾病;(3)有精神、心理等方面基础疾病,近1个月内服用镇静剂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5)依从性差者。

1.2 分组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35例,女9例;年龄为31~88岁,平均(53.26±6.1)岁;病程 1~15年,平均病程(3.71±1.32)年。对照组男41例,女10例;年龄32~85岁,平均(51.89±6.4)岁;病程 1~14年,平均病程(3.67±1.73)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3 护理方法 两组均按原则实行常规治疗,包括保肝、利尿、营养支持及调节机体免疫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日常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为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以及医院周边设施,帮助患者尽早熟悉住院环境,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根据患者的受教育水平、职业、生活背景等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和预后的讲解,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和决心;积极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通过交谈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针对负性情绪存在的原因和顾虑提出相应的疏导措施,以缓解其内心压力,使其维持乐观、健康的心态;注意保持病室及床铺日常的干净、整洁,病房里张贴温馨的标语,提高患者内心的舒适度和亲切感,减少陌生环境对其情绪的影响。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的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4]。采用HAMA和HAMD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给予评定。HAMA评分≤6为没有焦虑,7~13分为可能有焦虑,≥14分为肯定有焦虑,≥21分为肯定有明显焦虑,≥29分为可能为严重焦虑;HAMD评分≤7分为无抑郁症状,7~17分为可能有抑郁症,≥17分为抑郁症,≥24分为严重抑郁症。调查护理满意度,由专员向患者解释调查问卷,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生活质量评分参照生活质量量表(SF-36)予以评价,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评估患者生活质量[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HAMA、HA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0.01),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治疗后,除躯体疼痛评分外,研究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05),见表2~3。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对护理不满意2例,一般满意13例,满意

24例,非常满意12例;研究组无不满意病例,一般满意5例,满意23例,非常满意16例;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05< 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治疗后SF-36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主要是由于肝硬化的疾病特点导致的,肝硬化具有病程长、病情进行性发展等特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伴有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并发症,易出现继发性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给患者的身体、心理均带来负面的影响,生存质量明显降低[6]。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也成为各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显示,疾病心理干预是心理护理的核心内容,护理人员在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树立正确的认知,可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有利于纠正和指导以往不良的生活及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2,6]。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注重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开导,同时注重对家属进行干预,使患者获得充分的社会支持,其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包括个人关系、社会安全保障等因素等到了充分的保障和支持,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7-8]。

本研究也发现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过住院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测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1)。同时笔者利用SF-36评分表通过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一般健康状况等8个方面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和护理后,两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研究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05);但两组躯体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疾病本身无明显的相关疼痛体验有关。同时通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回馈,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长期的心理干预和跟踪随访,进一步观察心理护理对于疾病长期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贾继东,庄辉.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1):698-699.

[2] 崔建丰.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3):34-35.

[3] 张书娥.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0):953-954.

[4] 陈月娥,周慧,卢秋莲,等.HAMA评测手术等候患者心理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79-80.

[5] 陆益花,严健华,孙瓅贤,等.冠心病患者中文版 SF-36和 QOL-35量表的相关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1):1292-1295.

[6] 邱红梅,邓辛香,彭忠田,等.个性化护理措施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2):1999-2001.

[7] 周蓉,陈燕霞,苏贤,等.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967-969,970.

[8] 朱碧华.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2):120-121.

猜你喜欢
代偿乙肝肝硬化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