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韬 史军义 周德群 吴劲旭 姚 俊 黄 松
(1都江堰登录园农业有限公司四川都江堰 6118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昆明 650224;3昆明理工大学昆明 650550;)
‘银剑’属于竹亚科 Bambusoideae、方竹属Chimonobambusa、刺黑竹Ch.neopurpureaYi[1]植物。该竹是2003年首先发现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桃源村的刺黑竹栽培居群中,2015年分别引入都江堰市蒲阳镇团结村和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谷通村进行栽培。2015年8月和2016年5月,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 (ICRCB)的专家先后2次应邀分别前往团结村和谷通村的 ‘银剑’栽培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并将其与刺黑竹另一近缘栽培品种都江堰方竹Ch.neopurpurea‘Dujiangyan Fangzhu’进行比较研究,确认该竹是刺黑竹的花叶型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克隆、培育而成的竹子新分类群。根据最新颁布的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CodeofNomenclatureforCultivated Plants)的相关规则和要求,将该栽培竹新品种定名为 ‘银剑’,学名为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Yinjian’[2]。
该栽培品种已于2018年3月通过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新品种国际登录认证,国际登录号:No.WB-001-2018-027;活体保存地:国际竹类栽培品种 (中国·都江堰)登录园;命名范式保存地: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 (ICRCB)[3]。
图1 竹丛
图3 分枝
地下茎复轴型,秆散生兼小丛生,直立;秆高3~5 m,直径1~3 cm;节间长10~18 cm,秆壁厚3~4 mm;绿色,略呈方形;箨环初时紫褐色,密被黄棕色刺毛;秆环稍隆起;节内具发达的气生根刺,分布高度最高可达2 m以上。秆每节上枝条3枚。小枝具叶2~4片。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17 cm,宽0.5~2 cm,绿色,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有时相反,叶呈黄白色,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笋期8—9月[4]。
该品种株型美观,叶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适于公园、风景区或小区绿地栽培观赏,还可作为大熊猫主食竹使用。目前,仅在四川都江堰和贵州贵阳有少量栽培。该品种各项特征见图1—图 5。
图2 植株
图4 气生根
图5 竹叶
‘银剑’与刺黑竹另一栽培品种 ‘都江堰方竹’Ch.neopurpurea‘Dujiangyan Fangzhu’属近缘分类群,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叶绿色但具宽窄不等的黄白色纵条纹,有时相反,叶呈黄白色,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植株呈现典型花叶特征,且叶色明丽,极具观赏价值;后者叶片无条纹,观赏性明显不及前者[5]。
适宜在湿润、年均气温13~16℃、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4℃、7月份平均气温23~25℃、极端最高气温低于33℃、极端最低气温高于-5℃、年降水量900~1 200 mm、年均无霜期250~300 d的地区栽培。种苗选择直径1~2 cm植株,带鞭长度20~40 cm,带枝2~3盘的植株,4月或10月移植。栽植密度4 500~7 500株/hm2。定植时注意保水,但避免积水;施肥以农家肥为宜,每株施基肥3~5 kg,每年春季追肥1次[6]。
[1] 易同培,史军义,马丽莎,等.中国竹类图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国际生物科学联盟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委员会.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8版[M].靳晓白,成仿云,张启翔,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3] 史军义,周德群,张玉霄,等.国际两大栽培植物登录体系与竹品种国际登录实践[J].竹子学报,2017,36(2):1-8.
[4] 史军义,马丽莎.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原则与方法[J].林业科学研究,2014,27(2):246-249.
[5] 史军义,易同培,马丽莎,等.方竹属刺黑竹新品种‘都江堰方竹’[J].园艺学报,2014,41(6):1283-1284.
[6] 史军义,王道云,易同培,等.龙丹竹新品种‘花龙丹’[J].林业科学研究,2015,28(3):4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