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峰 张 军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我国传统竹制家具和木制家具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结晶,虽然传统竹制家具在造型特征上与木制家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在外观形态、材色、肌理特征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造型上 “线”的运用更为明显。
线是构成一切物体轮廓形状的基本要素。在家具造型设计中构成家具造型形象的基本线条主要有框架线、连接线和装饰线。作为造型中的线在形态上主要分为直线与曲线2大类,无论是竹家具还是木家具,所有的造型元素都是由直线、曲线或由两者结合共同组成的。传统竹家具和传统硬木家具在材料、结构、造型、工艺、装饰上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差异也十分明显,而且两者在对于 “线”造型样式上的构成也各有千秋。通过对竹木家具的框架线、连接线、装饰线3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竹木家具在造型设计上 “线”的构造样式分别进行归纳比较,分析两者在 “线”的构成上存在的异同。
我国传统竹家具在结构上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框架用材大多以圆竹为主,而圆竹的内部是中空的,在力学稳定性上要低于木材。传统竹家具中作为支撑和框架结构的竹材大多数是以直线进行造型,这是由于竹材特有的内部结构形成的,竹材的节间细胞都是严格的轴向排列的细胞,没有木材中的横向射线细胞,因此竹材的顺纹抗压能力要高于横纹[1]。竹材的弯曲有热弯曲、凹槽弯曲、三角槽弯曲等几种方式,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对竹材进行弯曲处理后,竹纤维的整体性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切断或损坏,同时也会削弱其力学性能,对造型和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竹家具中作为支撑和框架结构中很少用到曲线的原因。直线是竹材的自然形态,经过加工的竹材截面所呈现出的粗细、方圆的形态特征为竹家具的造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为竹材具有良好的劈篾性,所以其直线造型在截面样式上更加多元和丰富。直线造型既能增加竹家具的力学稳定性又可以突出竹材的正直俊挺、素雅朴拙的美感。
在传统竹家具的造型中,直线也是运用最多的样式。以一张传统的竹制方桌为例 (图1),直线的构造样式体现出了家具的简洁感和构成感。竹桌的造型与木质方桌有相似之处,但其刚直隽秀的直线造型又有着木质方桌所没有的独特气质。这张竹制方桌以粗细不一的竹材精心制作而成的。4根大径圆竹作为方桌的4条桌腿,4根圆竹垂直而立,4条腿的边缘都利用小径圆竹以并接的方式形成劵口,以加固腿部的支撑。这种并接的线条无形中通过直线的有机排列,形成了特殊的线性美感。方桌的直枨是利用一根圆竹开凹槽弯曲围合而成,桌面和直枨由几根直立的圆竹形成矮老连接而成,在矮老间利用小径毛竹横向直线连接形成直线与竖线的穿插,即加固了桌面又形成了一定的装饰效果。在方桌的整体造型中,线的巧妙组合使得方桌呈现出一种刚直、劲挺的造型特征。通过线在体量上的变化使得整体造型更加和谐。
图1 直线构造样式的竹制方桌
我国传统硬木家具以明清家具为主,而明清硬木家具的基本结构大多为框架结构。由于木材的可塑性比竹材更加灵活,所以硬木家具在框架的线的造型上也更加富于变化,有曲有直,曲直相间[2]。传统硬木家具的框架线造型样式主要还是以直线为主,例如桌类家具、几类家具、柜类家具等。直线表示静态,具有刚劲有力、单纯、简朴之感。直线又分为长直线和短直线。长直线纵向限定空间或横向分隔空间,能带来心理上的稳定感,形成静态的特性。曲线的框架造型一般出现在罗汉床、炕桌、凳类家具的腿部造型上,但最能在框架上体现硬木家具曲线造型的家具应该非圈椅莫属。圈椅,尤其是明式圈椅应该说是硬木家具中曲线造型的典范,“圈椅”是一种由扶手和靠背组成的弯曲形状的扶手椅,其框架线主要是椅子上半部的曲线形成,结构紧松得当、相互穿插,椅子下半部的框架线则主要是直线造型,也就是所谓的 “天圆地方”。从整体上看来,椅圈的弧形与椅面下部所有的方形又形成了另外一种对比,整体造型曲中有直、曲直相间,直线和曲线的使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出了明式家具独特的节奏美和空间美[3]。
由于竹材的内部是中空的,因此竹家具无法像硬木家具那样大量的使用榫卯连接。传统竹家具的结构连接方式一般分为榫接、包接、并接和缠接等。这些连接竹家具主体框架的连接线也称之为竹枨。竹枨的作用是在竹家具中承重较大的部位用一定的结构来提高其稳定性和支撑强度,竹枨分为直线造型和曲线造型2种。直线造型多采用一整根竹材直接连接或者采用多根竹材并接的方式。由于竹材中空不利于榫卯,因此在竹枨的连接上还经常使用包接和缠接的方式。在使用包接时会出现 “箍”所产生的圆角造型,这样既可以加强结构的强度又可以缓冲直角所带来的呆板的视觉感。竹枨也有很多弯曲的造型,竹枨弯曲大多为热弯曲,在一些小的连接线上也使用凹槽弯曲和三角槽弯曲,但是竹枨的弯曲造型在竹家具上并不普遍,仅在一些架、椅类竹家具上有所应用。曲线连接线的使用既丰富了竹家具的结构和造型,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图2为体现竹家具中连接线造型特点的一把竹椅。这是一把 “官帽椅”,其造型特征来源于硬木家具。4根立柱作腿,两后腿向上形成90°的开槽方折弯曲形成椅子的后背立柱和搭脑,利用竹材的并接方式形成椅子的横枨,椅子的两扶手也是采用方折弯曲的形式与前腿合为一体,另两个竹弯曲部件一个用作椅面框架,一个用作枨。在4条直枨之外,两边还各加一条直枨,不仅可以使椅子更加稳固,也增加了线条间穿插并接的美感。椅子上部的结构非常巧妙,在靠背和椅背框架线之间利用小径竹材作为连接线形成劵口,虽然都是直线造型但是在券口的上部做了倒角的处理,并未给人以呆板的感觉。扶手和椅面分别由两根联帮棍进行连接,这种平行直线的处理不仅给人以对称的美感还使家具更加稳固。
图2 体现竹家具连接线造型特点的竹椅
传统硬木家具的连接线造型手法比较丰富,以明式家具中的 “枨”为例,枨是传统硬木家具连接线的一种,枨的种类很多,如霸王枨、罗锅枨、直枨、横枨、栏杆、步步高赶枨等,每一种枨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明式家具中枨的线条运用非常独到,整体造型以直线运用为主,方正的直线可以突出简单明确的造型结构,再通过局部的曲线形态的辅助以增加家具形体自身的形态对比,曲直相间,整体中求变化。这样家具造型中的曲线形态部分不会显得突兀和夸张,而是非常自然灵活的变动,使局部既有丰富的变化又不失整体性。
在明式家具枨的线条造型上,曲线形态是根据家具整体的比例与尺度而定的,例如霸王枨和罗锅枨追求的是局部与整体相协调。曲线虽然在视觉上给人以柔美、流畅之感,但是在家具造型中过多的使用曲线会给人的感觉是娇柔、繁复、不稳定的感觉。因此,在明式家具造型上连接主体框架的线主要以坚实有力的直线形态为主,将曲线应用到装饰的构件中,如牙子 (牙条和牙头)、券口、圈口、挡板、矮老、卡子花等,追求一种 “少而精”的境界,形态简洁,对比协调,且工艺独到,不做繁杂无用之功。这使得明式家具在线的造型上整体稳当、强劲有力,同时又不失古典雅致之风[4]。
1)曲线装饰。传统竹家具的竹材以圆竹为主,而其自然的柔韧性又给了竹材以柔美之感。通过弯曲加工所得到的装饰部件在竹家具上的应用更体现了竹家具造型中的曲线元素之美,使传统竹家具表现出动态、流畅、活泼、轻快,给人以亲切、优雅之感[5-6]。竹材经弯曲加工可得到多种弯曲形态,如图3所示,在清代的竹制六角半圆装饰线中,靠背和扶手两处大量使用了弯曲的装饰线所构成的圆形纹饰,竹材弯曲的弧度自然、流畅,同时保持了竹材特有的色泽和纹理,在经过开槽弯曲处理后,又利用缠接、嵌插、榫接等传统接合方式,构成了竹椅的主要装饰条。其装饰的曲线形式可以是几何曲线,也可以是自由曲线。几何曲线的造型方式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给人以高雅、隽秀的美感;自由曲线的造型方式给人以婉转、流畅的轻松之意,不仅打破了几何造型所带来的拘谨和呆板,还增加了装饰线条的动感。曲线装饰线的应用拓展了竹材的特性,并将传统曲线元素融入整体造型中,精致而细腻的装饰曲线使竹家具更具有人情味和传统的古典韵味。
图3 直线装饰风格的清代竹椅
2)直线装饰。传统竹家具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合方式实现直线造型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如图4所示,连接方式有:棒状对接、 “丁”字接、 “十”字接、“L”字接、并接、嵌接、缠接等。小径圆竹通过直线的相互穿插所形成的几何状纹饰是一种静态美,给人以刚直、单纯、简朴的感觉。如上面图3所示,竹椅的六条腿中间圈口和券口的牙子所构成的装饰线采用的都是直线造型;同时不同粗细原竹的对比使用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特征。大径级的装饰线给人以强健与力量感,不仅具有装饰意味而且还可以加强结构的力学稳定性,但也会在视觉上显得钝重和粗犷;小径级的装饰线则表现轻快、秀丽、规整而简约,具有轻巧的体量美。
图4 竹家具中的直线连接形式
由于硬木家具主要使用榫卯接合,所以其装饰构件的造型也十分灵活和多样。以明清家具为例,明式家具的装饰构件是家具结构的组成部分,不仅在结构上使家具更加牢固,在细节处也起到了点缀和美化的作用。这些点缀装饰的线条在曲直、宽窄、粗细中所构成的变化,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形态差异,如牙子 (牙条和牙头)、券口、圈口、挡板、矮老、卡子花等都属于装饰构件。以牙子为例,明式家具中牙子的形式丰富多样,也分为直线和曲线造型。但是和竹家具不同的是,木家具的装饰线更加复杂和灵动,有的线条虽为几何形状,但不是单纯的直线或曲线而是一种抽象或具象的线形,与明式家具的线腿融会贯通,表现出家具的神韵和风貌;有的则施作精美的花纹雕刻,这些隐匿的线条生动流畅,使家具的装饰线条更加丰富和优美。明式家具中的装饰线还包括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形象的装饰纹样,如回形纹、祥云纹、卷草纹等。这些装饰纹样所呈现的线条样式比几何线形富于变化,使家具的装饰栩栩如生,增强了明式家具的艺术深度和人文底蕴。这些装饰线只在局部做精致小巧的处理,和整体的直线框架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明式家具的装饰线条隽秀绮丽、疏密得当、简洁明快,通过线条的穿插衔接,兼顾了整体与局部之美。装饰线条时而华丽时而简约,通过交叉变换,达到了虚实相间、灵动活现、雅俗共赏的视觉效果[7-8]。
通过以上对竹木家具 “线”的造型样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传统竹家具由于材料和接合方式和力学稳定性上等原因,在框架和连接结构上很少使用曲线造型,大多都是以直线为主,仅有少量几种类型的家具在局部采用曲线和直线相结合的造型样式,如圈椅、摇椅。而传统硬木家具的框架和连接结构采用的是榫卯连接,在力学稳定性上要优于传统竹家具。因此,传统硬木家具在曲线的使用上更加丰富,种类也明显多于传统竹家具。
2)传统竹家具在装饰线条上大多使用造型变化简洁、对称的几何形,直线和曲线并用,有很强的形式美感;木材相比竹材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传统硬木家具的装饰线条上形式丰富多样,有几何、抽象、具象多种形式,线条变化灵动丰富,具有一定的古典韵味。
[1] 贺瑞林,周梓云,张仲凤.圆竹家具结构创新设计[J].林产工业,2016,43(4):52-54.
[2] 杨子倩,吴智慧.从节点设计看木构家具与建筑[J].林产工业,2016,43(4):45-48.
[3] 冯怡.四川传统竹家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4] 沈法,张福昌.民间竹器物的形式特征及本原思想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5,24(4):1-8.
[5] 林峰,孙巍巍,宋魁彦.我国传统竹家具的"线"艺术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7,15(2):15-19.
[6] 黄彬,刘文金,郝景新,等.楠竹竹片基材弯曲构件冷压胶合工艺研究[J].林产工业,2016,43(4):49-51.
[7] 胡莹.竹木家具设计的比较研究[D].江苏无锡:江南大学,2008.
[8] 袁进东,邓文鑫,张瑶.小郁竹艺工艺及造型原则研究[J].林产工业,2016,43(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