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荣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瑰宝, 随着中药事业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广泛应用[1]。尤其是舒血宁注射液因其具有毒性小、药效作用强而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加认可。但是为保证安全用药、仍然要慎重选择[2,3]。在遴选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注意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辩证。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选择溶媒,规范配置。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 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苷类和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等[4]。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激活因子、抗氧化消除和抑制氧自由基、抗病毒、抗菌消炎等作用、被应用于多种疾病, 并取得显著疗效[5]。随着该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提高用药合理性迫在眉睫, 现对本院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全年临床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出院的200份处方。共收集使用舒血宁注射液住院患者200例, 其中男102例, 女98例。年龄分布:30~40岁5例 , 占 2.5%;40~50岁 20例 , 占 10.0%;50~60岁 40例 ,占 20.0%;60~70岁 63例 , 占 31.5%;70~80岁 65例 , 占32.5%;80~90岁7例, 占 3.5%。
1.2 调查方法 利用HIS系统和处方点评软件, 调查舒血宁注射液使用情况。包括:治疗病种、药物遴选、给药途径及剂量、选用溶媒、使用天数、不良反应等情况。
2.1 治疗病种 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眩晕,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范围相符;10例肺感染属于超适应证用药。见表1。
2.2 药物遴选 全部为联合用药, 每例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基础上联用表中药物, 输液时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间隔。见表2。
2.3 给药途径、剂量 患者全部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舒血宁注射液给予20 ml/次、1次/d, 符合说明书规定。
2.4 选用溶媒 80例使用5%葡萄糖(250 ml)作为溶媒;78例使用5%葡萄糖(500 ml)作为溶媒;42例使用0.9%氯化钠(250 ml)作为溶媒。见表3。在输液过程中发现3例过滤器上出现颗粒, 立即停止静脉滴注, 改换葡萄糖作为溶媒,无此现象。
2.5 使用天数 1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用了10 d以上, 其余在规定范围内。见表4。
表1 200例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患者病种分析(n, %)
表2 200例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患者联合用药分析(n, %)
表3 200例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患者选用溶媒分析(n, %)
表4 200例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患者使用天数分析(n, %)
2.6 不良反应 2例心悸、心慌患者输液时滴速40滴/min,调到15~30滴/min, 症状缓解。其他10例不良反应, 患者立即停药, 症状消失。见表5。
表5 200例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
舒血宁注射液使用主要在50~80岁患者中[6]。用于治疗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眩晕, 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范围相符, 10例用于治疗肺感染, 属于超适应证用药。
42例用氯化钠(250 ml)作为舒血宁注射液的溶媒, 而溶媒的选择应保证中药注射剂的理化性质稳定, 药效正常发挥。若溶媒选择不当, 则会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加。舒血宁说明书推荐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 ml或500 ml稀释后使用,而舒血宁注射液则应尽量与葡萄糖溶液配伍, 因为舒血宁的主要成份为银杏叶提取物, 当使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时,由于氯化钠为电解质溶液, 容易与中药成分发生沉淀, 但是临床常见糖尿病或者血糖升高的患者, 不宜采用大量的葡萄糖输液[7-10]。因此, 临床医生通常采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常规胰岛素注射液, 以抵抗葡萄糖的作用。但也有医生因患者患有糖尿病采用0.9%氯化钠作为溶媒, 不同的实验研究存在不同的差异[11,12]。在梁丽梅等[3]的实验结果显示, 0.9%氯化钠虽然对水溶性微粒有一定的溶解力, 但伴随舒血宁的不断加入, 其混合溶液中的微粒也在不断增加, 甚至超标。因此用氯化钠作为溶媒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结果显示:1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用了10 d以上, 其余在规定范围内。全部为联合用药, 输液时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间隔, 减少药物相互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其中2例由于输液过程中滴速过快引起的心悸、心慌,故在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过程中滴速一定要慢, 一般控制在15~30滴 /min。
通过本次数据研究表明, 按照说明书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还是比较安全的, 为了增加用药的合理性, 应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500 ml)作为溶媒, 联合用药时应隔液,减少药物相互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 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滴速。
综上所述, 为了降低舒血宁注射液使用风险, 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范围、选择溶媒、控制滴速、规范操作。
[1] 史勇, 王雷.舒血宁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医学综述,2012, 18(10):1555-1557.
[2] 于芝颖, 李玉珍.舒血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中国药学杂志, 2012, 47(6):467-470.
[3] 梁丽梅, 彭洁, 廖广仁, 等.舒血宁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考察.中药材, 2012, 35(6):994-996.
[4] 胡书佑.舒血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安全用药.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2(11):78-81.
[5] 汪素娟, 康安, 狄留庆, 等.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药动学研究进展.中草药, 2013, 44(5):626-631.
[6] 周彤.舒血宁注射液临床应用近况.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24(3):196-197.
[7] 张蓬华, 肖淼生, 张静, 等.舒血宁注射液与五种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考察.中国药师, 2009, 12(2):259-260.
[8] 王建娜, 张淑惠.舒血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临床医学,2010, 30(5):封4.
[9] 刘丽芳.浅析中药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中国社区医师, 2006,8(19):11.
[10] 陈瑞玲.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溶媒选择与其他注意事项.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28):57-60.
[11] 孙占军, 王艳芳, 赵桂柱.合理选取中药注射剂溶媒.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2, 6(12):759-760.
[12] 韦曦, 吕超智, 杨荔, 等.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变化.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14):1477-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