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高中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2018-04-26 02:18马丽丽
新一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马丽丽

摘 要: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语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元识读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多元识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基本方法,以期更好地为我国多模态英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多元识读;能力培养

一、引言

传统识读能力是指以书面形式读写的能力。多元识读能力是指能够阅读和书写多模式文本,将语言和其他模式结合起来。在中国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字不是语篇设计单一呈现形式,而是文字和图片的结合。如果我们能将英语教材中的语言和视觉模式结合起来,把它们作为多模式产品中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而且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对人类交际的全面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994年9月,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提出了多元识读的概念。该小组成员还提出了多元识读教学法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判性框定和转化实践。Gentle, Knight和Corrigan(2006)认为多元识读能力包括五个部分:语言、视觉、听觉、姿势和空间。Kalantzis和Cope(2008)提出实施多元识读教学的四个知识过程,即体验、概念化、分析和应用,这与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多元识读教学法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国内对多元文化的研究包括在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胡壮麟(2007)认为多元识读包含文化识读和技术识读。朱永生(2008)全面介绍了多元识读能力,并提出了改革建议。张德禄(2012)进一步发展了多种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不仅探讨了学习内容,还制定了教学培训框架。2014年加入刘睿,从事口语报告设计教学实践。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中发现,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读写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读写能力和文化读写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高效方法之一。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语篇的设计多模态资源的组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元识读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一)实景实践。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语篇中插图,或是收集的视频、音频、电影片段等,设计与语篇相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分析文本内容,从而把握语篇的文化内涵。如在对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找一些人们庆祝节日的视频,让学生体会节日气氛,或者让学生描述自己是如何度过春节的,引发学生的讨论。

(二)明确指导。明确的指导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架,给予专业指导,激发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探索,以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在阅读前,可以进行合理的练习设置,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同时掌握快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非语言形式。他们可以使学生尝试分析图片或图表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和对非语言形式的敏感性。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Earthquake中主要介绍唐山大地震,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理清文章按地震前-地震时-地震后的编排结构。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中用第三人讲述的方式介绍曼德拉的事迹,学生可以通过设计讲述者的生平简历来确定曼德拉的功绩。

(三)批判性框定。批判性框定是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在理解文本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与作者的思想和文本中的人物思想相碰撞,产生了自己的观点和观点。批判性框定是解决问题中知识内容的不断思考、质疑和深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语篇从现实、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中介绍了文化遗产,由此可以让学生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进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

(四)转化实践。转化实践是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教师可以文本为基础,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的素材,通过小组合作和任务分配,制成PPT,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学生也可以将语篇改编成舞台剧、小品和情景剧等方式进行表演,也可以对文章中某一具有争论性的问题进行辩论、讨论、评价,从中体会语言的文化内涵。如必修二第二单元The story of Atalanta中,可以让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并以舞台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兴趣。

总之,多语种、多文化、多模式的外语教学能够适应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高中阶段,运用多元识读进行英语教学是实现教学突破的关键,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了多元识读研究的进展,結合笔者对高中英语教材的研究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种高操作性的高中英语阅读多元识读教学方法,旨在提高高中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2]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

[3]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4]张德禄.论多模态话语设计[J].山东外语教学,2012.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