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培洁
摘 要:现今互联网进入家家户户,社区教育数字化的学习模式流行趋势越来越盛行,利用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化学习方式使社区发展进步,已经成为时代进步发展的要求。在尝试社区教育改革时,我们可以从新的方法和途径入手。根据我国现在国情来看,可以采用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与外国交流学习等以此促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与时俱进。
关键词: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发展途径
当今时代,年轻学者们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纸质学习渐渐更新为数字化线上学习模式。各个大学里也都设立了计算机学习专业,旨在跟上世界的步伐,使我国更好的发展。因此,社区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由线下教学模式更新为线上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学习成本,使得学习条件不好的地区也能得到学习,而且促进了各个社区向上发展。
一、我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发展现状
(一)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介绍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是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让社区群众可以直接在线上灵活自由学习各种各样内容的学习方式,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的推广可以从两个入手点分别着手:第一点是在线上给社区的群众们传授技巧方法,帮助邻居伙伴找到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工作,传授他们以技巧,或指导他们自主创业,大家在线上互相交流自己的经验,给予别人以参考,再吸取别人的经验充实自己,互惠互利,一起在工作上寻求突破。第二点是于线上传授他们生活中的经验技能。 比如身体保健,养生方式,生活技巧,让民众在生活上能够规律作息,方便自我方便他人,生活里遇到难处互相帮忙,在生活的同时不耽误工作,实现了交互性质的学习模式,促进社区的邻居们增进感情,互帮互助,这才是社区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社区教育数字化发展现状
现今,国家教育数字化已经发展了起来,已经成立了一部分网上社区教育队伍,这支队伍较传统的社区教育优势明显,国家倡导将社区教育数字化尽快普及到各个地区,各个社区进行改革学习。目前在国家的领导下,各個社区已经开始了数字化的学习模式,比如,现在全国一大部分的社区已经建立了数字化学习平台,这些已经建立了平台的社区,给尚未建设完全的社区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数字化的学习模式下,社区群众不仅能自由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板块,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空闲就能拿出手机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高且节省纸张,不仅使每一位社区群众都能享受到教育,而且使得社区有了更大的发展教育空间,为社会以及国家助力添砖,帮助国家社会教育更上一层楼。
二、促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硬件设施
促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前进首先要在硬件设备方面准备齐全,才能保证社区教育改革蓬勃发展,这也是改革发展的必需基础及保证。具体说来一方面要成立高水平的数字化学习模式研究队伍,构建对于社区新改革发展有实际作用的网络学习方式,使我们的群众能够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以及工作里。另一方面社区需要将数字化学习模式的资料方法进行整理改进,使其契合该社区的发展需求,符合该社区的发展定位,并且要和以往的学习模式结合,找到契合点,将二者融合发展,认真吸取社区民众的意见建议,与别的社区交流经验心得,脚踏实地的设计出长远可行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方式,规范化发展,让线上教学方法真正的融合到群众的生活中去。
(二)提升线上教学方法
要使得社区数字化改革更好的发展,就要根据该社区的民风民俗、传统风俗习惯设计不同的线上数字化学习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色进行不同的调整更改,提升线上教学方法,比如在线上教育平台设立许多板块,如今日推送课程、学习计划方案和课后讨论解惑区等,总之,在新型的改革过程中,让群众加入进来使得他们有参与感,毕竟新型的学习模式是为了服务群众,让大众接受是第一要务,让数字化学习真正融入到社区教育中去。
(三)加强沟通合作
为了促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加强社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线上学习模式不为群众所接受,或者该方法不适合群众,那该方法无论理论怎样合适,都是无效的。要加强沟通合作,就要通过各种途径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比如在线上平台讨论区与群众细心交流,决策时在网上发起投票参考群众的意见等,保鼓励群众参与进来并提供宝贵意见,证社区数字化模式顺利改革,融资顺利进行,引进更好的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资源,将社区数字化教育尽快发展起来。
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数字化的学习模式越来越普及。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看,收获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小的问题需要纠正改善。社区教育数字化的学习模式必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模式,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的结果。我们要跟随世界的步伐,让我国越来越强大富饶。
参考文献:
[1]余江涛.基于教育实践社区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创新思考和实践[J].当代继续教育,2017(2):29-30.
[2]贺兰芳.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5):41-45.
[3]尹珊新时期数字化学习中心提升资源服务能力的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