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亮
摘 要:医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应是高校医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可是随着现代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却显得尤为滞后,医疗纠纷、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因此,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的战略发展期,应加强和拓宽高校医学生人文教育,为社会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本文将从医学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健康中国;医学人才;实现途径
医学人文教育是人文教育重要的分支,不仅具有人文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育实现“健康中国”的优秀医学工作者,而优秀的医学工作者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更应受过良好的人文教育,具有高品质的道德精神,对病人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容忽视,医学人文教育不仅是社会和病人的需要,更是医学教育的必要[1]。
一、医学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普遍性。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人文教育出现了新的热潮,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人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方向和分支,具有一般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即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人文精神[2]。“以人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本之本,因此,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减少疾病为宗旨的医学技术和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
(二)特殊性。相比于一般人文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医学是一种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即以人为研究对象,又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3]。医学比其它任何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要求医学工作者具有高品质的医学道德和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利于让他们更加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使医学变得更加“温暖”。
二、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人文课程设置较少,课程改革缺乏合理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过分追求专业化,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往往紧抓和注重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甚至缩减或取消部分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使得人文教育课程在学分、课时、课程地位上与专业课程相差甚远,呈现“头重脚轻”的教学分布格局[4]。尽管所培养的学生具有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却不能成为“健康中国”所亟待的优秀医学工作者。
(二)教师队伍人文思想建设缺乏,自身人文修养有待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优秀医学人才的任务,自身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而且需要有较高的人本主义修养,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人本主义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为了提高学校自身竞争力,注重专业化,往往只注重突出教师的专业优势,忽略教师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使得教师队伍人文思想建设缺乏。
(三)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重理轻文”思想严重。由于我国医学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多数为理科生,学生思想里渗透着“重理轻文”的错误思想,认为医学生只需要系统掌握了专业知识就够了,人文教育并不重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就能胜任医护工作。在“重理轻文”错误思想引导下,学生自身对医学人文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出现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缺考等违纪行为。
三、医学人文教育实现途径
(一)增加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更加合理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应合理进行课程改革,改善目前医学专业课程独大的“头重脚轻”教学分布格局,提高医学人文课程的地位,增加相关课程的课时和学分,紧抓人文课程课堂质量和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自身情况,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使得人文教育真正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人本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培养和加强教师自身人文主义思想,打造专业的人文教育教师队伍。教师是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 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能影响学生的角色,其自身的人文修养通过课堂教学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也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应同时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人文教育教师队伍。
(三)促进学生摒弃“重理轻文”思想,提高对人文教育课程重视程度。学生自身应摒弃“重理轻文”思想,重塑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双引擎”理念,重视人文教育课程的学习,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强化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在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高等医学院校应促进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加强人文教育的发展,推进医学院校人本主义精神塑造,为社会和人民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丁建飞.医学人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2):5-8.
[2]武剑.新形势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医药前沿,2018,8(31):387-388.
(3)石晨曦.新时期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5):663-667
(4)徐鹏,陈俊国,雷娟.基于胜任力的医学生人文教育状况调查[J].重庆医学,2018,47(15):2105-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