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凌 王秋影 王冠南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人体正常的腋温在 36℃~37℃之间, 当人体体温高于37℃即可诊断为发热,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以上。 小儿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导致小儿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外感发热。外感发热的伴随症状主要有头痛、全身不适、咳嗽、鼻塞、喷嚏等。本文研究的发热患儿病因为外感发热。目前西医常规治疗外感发热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虽有疗效,但不能长期大量服用,长期或大量服用会对机体产生肝肾毒性等副作用。此外使用西药退烧药停药后部分患儿体温还会反弹。因此使用中药贴敷法和物理降温法联合治疗小儿发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中药穴位贴敷法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较西药退烧药的口服或静脉给药途径更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发热患儿60例,发热患儿体温在38.5℃以上,符合小儿风热型外感性发热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①发热、鼻塞、咽痒咽痛、咳嗽、流鼻涕。②咽部充血,扁桃体腺肿大。③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症:发热。次症:①恶寒。②鼻塞。③流涕。④咳嗽。⑤口渴。⑥咽痛。⑦头痛。⑧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3]。主症1项必备,次症符合3项。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风热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发热患儿。在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5.16±0.28)岁,其入院体温为(39.4±0.32)℃。在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7例,有女性患儿13例,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5.24±0.16)岁,其入院体温为(39.3±0.32)℃。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一般资料如体温、性别、体重、年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退热治疗。布洛芬口服液选用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0ml:0.6g/瓶。服用剂量年龄1~3岁一次服用4mL;年龄4~6岁一次服用5mL;年龄7~9岁一次服用6ml。服药后不与其他退热药联用。观察组采用中药石膏12g、知母12g、栀子9g、黄芩6g将其煎好浸透无菌纱布并敷贴大椎、曲池穴与物理降温法联合进行退热[4]。中药为本院中药房提供。中药敷贴的时间1个小时,并在此期间给患儿用32℃~34℃[5]温水擦浴额头、腋窝部位实施物理降温,每次擦浴时间8~10分钟,间隔半个小时擦一次。1个小时候后观察患儿体温下降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1h体温下降>1℃;有效:治疗后1h体温下降0.5℃~1.0℃;无效:治疗后体温下降<0.5℃或上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数据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用药前后体温变化(℃) 两组发热患儿经两种不同的退热方法治疗后0.5小时和1小时进行体温测试,结果观察组的体温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用药前后体温比较
小儿机体感染病毒或细菌后,某些大分子物质被白细胞吞噬释放出内源性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并通过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6]。布洛芬口服液有很好的退烧效果,但是口服给药有不良的胃肠道反应,而且小儿口服给药患者不配合,在给药的过程中有困难,还会造成药物的浪费和用药剂量的不准确。而且常规西药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不能长期大量的应用,会对人体肝肾造成损害。本研究中选用的中药石膏、知母、黄芩、栀子均为苦寒药,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风热型外感高热患儿有显著的疗效,对于寒邪闭表证的患儿不适用,在应用时注意鉴别。而且给药方式为穴位贴敷比较容易被患者家属接受。此外,中药敷贴穴位法再联合物理降温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降温效果理想,是治疗小儿发热的理想方法。
[1]巩梦娇,梁文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发热概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4):75.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
[4]王小波,潘巧红,李丽娟.石膏贴敷曲池、大椎穴治疗小儿发热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3):53.
[5]袁菊明,范显美,洪雪妹.温水擦浴方法的改进[J].浙江临床医学,2000,2(5):311.
[6]沈小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