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龙
摘 要 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较好的教学方式,但在现实的教学运用中,往往舍本逐末,过于强调技术作用,忽视学科专业基础的主导地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智慧化学习活动。
关键词 翻转课堂;信息技术;微课程;智慧化学习;MOOC
中圖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9-0103-03
1 前言
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顾名思义,指将传统的“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外练习”教学方式翻转为网络环境下的“课外学习—课堂讨论—课外练习”的教学方式。这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兴趣化、自主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否定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将其置于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
自2004年出现翻转课堂的概念,就掀起了微课程、翻转课堂的热潮。近年来,不少学校还建设了翻转课堂教室。笔者曾经多次观摩“高大上”的信息化课堂,聆听翻转课堂教学,但总感觉“器物在变,思想未变”,有“形式很美,内容苍白”之憾。教师能熟练操作触控一体机、电子白板、计算机这些设备,学生也在用平板电脑做作业,用答题器做选择题,但并没有实现“翻转”作用,只是在传统教学之下增加了信息技术手段,没有实现翻转课堂的真实意图。
2 翻转课堂构建三要素
翻转课堂,从教学结构到学习结构,均需要精心设计。设计的基础在哪里?本文撇开教研组合作、微课程开发等工作不议,以笔者考察过的一堂以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一课教学为例,阐述一下翻转课堂的构成要素。
首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这是构建翻转课堂的必要手段。教育信息技术包括办公软件、音视频处理、微课程制作的操作应用技术,还包括学习、了解网络课程、网络资源的基本素养。据悉,该教师在设计“洋务运动”教学时,先把《甲午风云》电影片段、北京大学公开课《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集《洋务运动的盛衰——洋务派官员的探索》等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观看,学生也可以百度了解洋务运动以及相关的目的、人物、企业、新式学堂等。
其次,知识基础是构建翻转课堂最重要的元素。照理,教师已经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且形成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历史学科教师应当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发展史观,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的框架式、纲目式的认知。
“洋务运动”教学中,有了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基础,课堂讨论也就顺利多了。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三个问题供讨论。第一个讨论前,教师用PPT对比展示了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和顽固派倭仁、徐桐的言论:
李:如何灭发捻、防英俄,永保大清江山稳固?我们一定要学习西方,制造洋枪洋炮。
倭:对待夷人,当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
李:我们要买织布机器,改善民生。
倭: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购买织布机器害我民生。
李:外国人为什么用机器?
倭:外国人少,中国人多。
徐:除了意大利,英、法、德、美都是李鸿章这些汉奸捏造的。
在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分别给两派官僚贴标签,找关键词,即找区别,也找共同点。一组学生给洋务派官僚贴出“开明、进步、进取、睁眼看世界、近代化、善于思考”等标签,给顽固派官僚贴出“保守、愚昧、顽固、颟顸、盲目”等标签;找到了二者的共同点,即都是封建官僚,且目标一致,希望保大清江山永固,就是教材上表述的“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思维,教师用视频简单介绍了英国工业革命,尔后提出第二个讨论问题。教师用PPT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发明的第一台机器——珍妮纺纱机。织布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同时可以纺八根棉纱,相当于八个工匠的工作产量。那么,哈格里夫斯邻居们有什么反应呢?教师出了一道选择题:A.邻居们向哈格里夫斯定购了机器;B.邻居们到哈格里夫斯家参观,希望学习制造机器技术;C.邻居们捣毁了珍妮纺纱机;D.邻居们偷偷地在家里仿造机器。选A、B、D的学生都有,唯独没人选出正确答案C。
学生认为不可思议,邻居们为什么要捣毁珍妮纺纱机?原因就是机器生产的效率太高,可能破坏邻居们的生计,也就是倭仁所谓的“机器害我民生”。
倭仁和哈格里夫斯的邻居们仿佛有些道理,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一时农民流离失所,生计困难。问题顺理成章,递进到第三个讨论:倭仁和哈格里夫斯的邻居们错在哪里?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他们错在看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看不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不到生产力的发展会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有的学生认为,通过农村建设,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发展机器工业,不会破坏民生,而且不仅造福于资本者,也造福于劳动者,让全体国民在机器革命中受益,譬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学生在讨论中重新分析历史现象,并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这正是历史教育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最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机制也是构建翻转课堂的要素之一。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解释了他最初提出多元智能概念的理由,是因为传统的学校习惯用单一纸笔测验的方式来评价学生,难以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完整智能。在“洋务运动”教学中,教师以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重点分析评价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兴趣驱动,再让学生分析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记住时间、人物、事件,而是教会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形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因此,“洋务运动”的学习评价中,记住洋务派人物、洋务企业以及开办的时间、地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要让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化发轫于“洋务运动”;除了课堂讨论评价之外,对他们在课后练习中的闪光点、创新点也要进行评价。对洋务派人物、洋务企业以及开办的时间、地点,学生可以通过课本阅读、网络查阅进行兴趣化学习。
3 当前翻转课堂构建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
翻转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热词,大受学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追捧。一位教师进入翻转课堂教室上了课,学生用上了平板,似乎他的课堂就“翻转”了。各种培训机构也在尽力教会教师一些实用软件技巧,而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地位没有强调过。但据笔者看来,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典范,如果失去了建立在学科知识谱系基础上的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兴趣化学习的导向价值,那么翻转课堂就根本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
1)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起工具作用,是手段的问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科专业基础、课堂评价机制三者之间,信息技术素养应该在最末的地位。再者,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可以通过短时间的集训得到迅速提高,毕竟与教学相关的软件就那么几种。如果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必要舍本逐末,去研究一些艰深的软件技巧。
2)为什么说学科专业基础是构建翻转课堂的第一要素?可以从以上课堂讨论的三个问题发现端倪。
①如果教师没有系统的历史学识,仅靠书本进行简单拓展,是无法找到关于“洋务运动”的三个递进式问题的。要教给学生的是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态度、学科智慧,而不是信息技术。
②引导学生进行智慧化学习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而非信息技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即便没有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学生网络学习的基础上,课堂同样可以“翻转”。
③专业知识谱系的构建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比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所需要的精力和脑力,强度要成几何倍数的加剧。
④教师对学生的多元化、层次化评价水准,往往与专业知识有很大关系。评价机制应当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它在学科教学中起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以及改进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
4 实现翻转课堂需要修炼
不久的将来,翻转课堂将取代传统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有不少教师疏于尝试,面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想学习新技术,不愿意去思考。笔者曾经听过一位历史教师的两次课,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大的改变。也就是说,这十年来,该教师仍在原地踏步。促进自我专业成长,方为打造完美翻转课堂的关键基础。上文分析得比较多了,这里不再赘述,仅分析一下技术层面的问题。
教师应当了解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时代风云际会,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如思维导图、MOOC、SPOC、云课堂等新理念不断涌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虚拟教室、智慧教室也在为翻转课堂发力。如上文所述,学习几门软件小技巧不难,难在观念的更张。教师可以订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杂志,领会新观念,学习新技能、新手段,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对翻转课堂不够了解、不知如何下手的,可以学习北京大学MOOC《翻转课堂教学法》,懂得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法。
首先,建议教师从自己学得最好、研究得最深的章节做起,这样才能应对学生发散式思维,才能挖掘、突破教材。如果教师本人对该知识点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将无法给学生推荐课前学习资源,缺少起承转合,无法引领学生思考,最终成为信息技术環境下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去尝试翻转教学。
其次,要学会选择不同的翻转方式。通常来讲,可以从“课内小翻转”开始尝试,利用课堂的前十分钟,让学生学习一段视频、一段文字,然后展开讨论。这种“小翻转”的方式并不新鲜,可能很多从事政治、历史等文科教学的教师早已做过,而且做得很成功。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否定,而是继承与创新。让学生习惯了“小翻转”,再实施“大翻转”的教学方式,让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学生回家学习新知识,再回到班级参与讨论和练习。
5 结语
总之,学科专业的基础作用不会因为翻转课堂而削弱,相反,学生智慧化学习更考验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说宽一点儿,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考验的不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是学科专业成长能力。当然,信息技术仍然是新时代教师实现翻转课堂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沈书生.从教学结构到学习结构:智慧学习设计方法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8)99-104.
[2]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8):1-6.
[3]海斯,穆恩,韦兰.人类简史[M].王敬波,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