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非专业舞蹈课程与舞台表演实践探究

2018-04-25 10:56余松松
青年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舞蹈课程舞台表演民办高校

余松松

摘 要:在当下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趋势下,学生的实践能力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舞蹈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学成果的好与坏都是通过舞台表演实践来呈现,但对于非专业舞蹈的教学模式来说,学生缺少舞台表演的机会,仅仅依靠教室内的练习很难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舞蹈形象思维。本文以商丘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为例,探究舞蹈课堂的“教”和舞台实践的“演”有机结合,试图寻找适合非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改革的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舞蹈课程;非专业;舞台表演

一、舞蹈教学与舞台表演的直接联系

舞蹈艺术的教学内容是针对性的基本功训练,软开度、弹跳能力、控制能力等,以及各项舞蹈基础组合的学习,是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剧目的表演和舞台实践之前进行的自身肢体语言的基础训练。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是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舞蹈综合素质练习,同时也为学生在舞台上充分展现自身肢体语言奠定了基础。而舞台表演实践直接反映着一个舞蹈演员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所学舞蹈技能掌握的情况,它除了展示舞蹈演员自身肢体动作的美和高难度技术技巧的完成度之外,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舞蹈演员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和对自身情感的艺术加工。

目前,舞蹈课堂教学内容中基本功的训练,除了软开度、弹跳能力、控制能力等基本的训练元素之外,还包括一些高难度技术和技巧的学习与训练。任课教师不光要教授这些基础的训练,还需要对所教学生进行艺术形象塑造思维能力的引导,使学生在肢体得到训练的同时,学会运用舞蹈艺术手段,将自身的生活阅历融入舞蹈表演之中,构建成一个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并通过舞台表演展现给观众。

规范严谨的舞蹈课堂教学内容是影响着舞台表演实践的成功与否,老话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在阐述这个道理。从另一方面来看,舞台表演的好坏同样是对学生舞蹈课堂学习成果的直接反馈,并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舞蹈课堂教学内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之处。不断观察舞台表演也是教师提升个人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所以说,舞蹈艺术的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舞蹈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是基础,舞台表演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二、商丘工学院舞蹈课程开设现状

商丘工学院舞蹈课程的教学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主,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两年,受众学生大大多为非舞蹈专业学生。根据学校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舞蹈基础和幼儿舞蹈创编两类,旨在培养幼儿教学工作者,主要顺应社会需求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

同国内大多数院校一样,非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对学生进行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同时让学生学会对一定的舞蹈动作和造型,进行单一模仿。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舞蹈表演实践的经验和塑造舞蹈艺术形象的能力。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缺少舞蹈表演机会的情况下也会越发不自信,不敢表现自己,更加消磨了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依旧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模式化的舞蹈基础训练,由于大班授课人数较多和学生肢体条件的差异性,教师很难对教学进度做到完美把握,好的学生变的越来越好,学不会的学生逐渐也就放弃了舞蹈的学习。这无疑对舞蹈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不利的。

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校前,没有接触过正规的舞蹈专业训练,也有很多学生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几乎为零。考虑这种情况舞蹈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从最基础开始教授,在固有的模式下,难免顾此失彼,无论舞蹈技能掌握程度如何,学生都必须从基础开始学起,这对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更别说教师在花费一部分时间去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舞蹈形象思维。而且非专业的舞蹈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舞蹈课程的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肢体上会有疼痛感和疲劳感,不断重复的基本功训练对学生来说难免有些乏味,软开度的练习更是让非专业的学生难以坚持,然而为了训练出良好的舞蹈体态,这些训练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学生几乎不会去主动练习舞蹈技能和动作。在没有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舞蹈素材积累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是很难开展的,更别说让学生对舞蹈的创作进行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创新,这些都是经过不断的磨炼和积累产生的质变,才能将个人生活的经验和体会融入到舞蹈之中,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长此以往便丧失了舞蹈艺术的活力,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课程。

三、应用型大学转型下舞蹈课堂的“教”与舞台的“演”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高校的深入开展,各地方高校逐渐将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转变,这就预示着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潮流趋势的引导下,舞蹈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式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相继有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江南大学等一大批高校进行专业舞蹈课程改革探究,将舞台表演实践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成果的方式,舞蹈课程的考核方式更是从舞蹈教室转换到了舞台表演。民办高校非专业舞蹈课程也应顺应趋势,借鉴专业院校舞蹈课程改革模式,找到符合自身学情的舞蹈课程教学模式。

从社会需求层面来看,当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下,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舞蹈教育。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和幼儿园都开设了舞蹈课程,这就需要大批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师,这对非专业舞蹈学生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站在幼儿舞蹈教育的角度分析,儿童对于舞蹈艺术的学习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他们会根据老师所展示的舞蹈动作进行模仿。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肢体语言和舞蹈形象塑造的能力,然而这恰恰是非专业舞蹈的学生所不擅长的,同样也是传统舞蹈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对于非专业舞蹈的学生尤其是工科类院校,舞台表演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大学学习舞蹈课程的时间内没有登台表演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舞蹈的形象思维能力很难提高。

因此,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非专业舞蹈学生的实际学情,舞蹈类课程的教学应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比重,借鉴专业艺术院校舞台表演實践的方式,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采用将舞蹈课程考核从教室搬向舞台的方式,将课堂上的“教”与舞台实践上的“演”相结合,用舞台表演实践检验舞蹈课堂教学的成果,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舞蹈技能掌握情况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生在舞台表演实践的过程中很容易暴露自身的不足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同时反馈到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地改善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这种模式下,教与演两者相辅相成进一步有利于学生掌握舞蹈技能,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舞蹈形象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工作中很好地开展幼儿舞蹈的教学工作,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舞台表演实践对于非专业舞蹈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舞蹈形象塑造能力,也是解决传统舞蹈课堂教学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将舞台表演实践作为舞蹈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从侧面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舞蹈。对于学校来说,以舞台实践作为舞蹈课程考核的改革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学生舞蹈技能掌握不牢靠、艺术表现力差的问题,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舞台上将舞蹈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强化吸收并加以运用,更好地培养出教、跳、演全方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宁.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研究[J].大众文艺,2017(12).

[2]孙瑜浛.高校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4(11).

[3]姜兰.舞蹈中的“艺术想象”[J].乐府新声,2009(2).

[4]柯玉周.民办高校发展舞蹈教育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4(3).

猜你喜欢
舞蹈课程舞台表演民办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学生实用性能力的提升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