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至今,有很多家庭已经生育或是正准备生育二孩。很多父母生育二孩是想长子女有一个伴,但是,在长子女的成长中也增添了一些“烦恼”。随着“二孩”的出生,父母的精力和时间会被分走一部分,此时长子女会产生不安全感,面对长子女的心理困境,需要及时寻找到有效的出路。
关键词:二孩家庭;长子女;出路
一、二孩家庭中长子女的心理困境
第一,长子女的情绪障碍。常见有情绪障碍有癔症、抑郁、焦虑等。长子女在家庭幼子女来到之后,会逐渐出现烦躁、焦虑、易怒等情绪,因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长子女的情绪障碍表现不同,此时的长子女容易哭泣、打人、不爱说话、没有安全感等。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长子女,其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长子女的情绪障碍可能会导致其出现头痛、胸闷、运动障碍等肢体症状。第二,长子女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社会、长辈、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导致长子女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其中对长子女影响最大的是长辈在子女间的比较、忽视、乘法以及没有时间陪伴等因素;同时,长辈经常向长子女灌输让着幼子女的思想,使其不能、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并在发生矛盾是感受到长辈的“差别”对待,甚至会影响长子女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来自于社会的言论也会成为长子女的压力来源[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不乏二孩家庭,或是准备再生育的家庭,而周围人总是会说一些类似于“你爸爸、妈妈有了小弟弟、小妹妹就不喜欢你了”的话语,这样的话语是在逗弄,但其背后对长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很多年龄较小的长子女会对再生育产生恐惧的心理,甚至会处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躲避自身与幼子女的接触。长子女在幼子女到来之前、之后,其心理和行为都会有很大的变化,父母要关注长子女的变化,及时解决长子女的心理困境。
二、解决二孩家庭中长子女心理困境的有效出路
(一)运用民主方式教养长子女,培养其独立能力
每个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方式都不同,总结家庭对子女的几种教养方式,发现民主方式教养的子女身心都能够健康发展。因此,无论家庭中是一个子女、还是两个子女,父母都需要在爱子女的同时,对其进行教育,做到不溺爱、不包办,与子女成为朋友。尤其是在二孩家庭中,还要不偏爱,给予子女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爱、有教的环境中生活,进而培养子女的独立能力和健全的人格[2]。只有子女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才能在家庭成员出现变化时,适应自身的角色变化,也能够积极与父母沟通,参与家庭生活,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接受幼子女的到来。民主的教养方式,需要父母争取子女的意见,在意见不同时要学会正确的沟通,而不是以父母的身份压迫子女同意自己的观点,只有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民主氛围,才能积极接受父母的教育,便于父母在生育二孩时培养长子女的独立能力。因此,二孩家庭中,要运用民主的方式教养长子女,培养其独立能力,保证家庭氛围温馨、和谐,保证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孕前积极与长子女沟通,明确表达再生育的想法
对于符合“二孩”政策的家庭,父母要对是否生育二孩有规划。多数的长子女不愿意接受母亲再生育,主要是担心幼子女在父母心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替代自己。对于长子女的这种想法,父母需要在生育二孩之前与长子女进行沟通,使长子女了解父母想要生育二孩的真实原因,增加长子女对父母的了解;同时,父母需要明确告知长子女,生育二孩之后依旧会如之前一样爱他们,而且家庭的新成员弟弟或是妹妹也会爱他们,这样就可以多出一份爱。若是父母与长子女沟通的效果不好,父母还可以选择与长子女一起观看生育二孩家庭的电视、电影等,使其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了解手足情深,从而愿意接受父母再生育。父母只有让长子女感受到爱,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欢迎家庭的新成员[3]。如:父母在与长子女沟通,表达想要生育二孩的想法,长子女很难接受,不愿意在继续听父母的想法。此时,父母也不要着急,而是应该停止说教,创造一个合适的机会,在长子女意识到有一个弟弟或妹妹也很好时,再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争取得到长子女的支持,这也是两个子女和睦相处的前提。
(三)公平对待长子女和幼子女,提升长子女的责任感
二孩家庭的父母不仅要做好长子女的前期心理准备工作,更需要重视后期的教养问题。首先,在再次生育之前要保持與长子女之间的亲切行为,尽量多陪伴长子女。其次,合理规划时间,避免因照顾幼子女而影响对长子女的陪伴和教育,且需要结合现实情况,适当增加单独陪伴长子女参加社会活动的次数,使长子女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并没有受到幼子女的影响。最后,子女间发生矛盾,父母要做到公平的处理,尊重每一位子女,使子女间互相关爱、尊重[4]。例如:长子女和幼子女喜爱相同的玩具,为此发生争吵,父母在处理时要保证公平,不能一味的要求长子女忍让幼子女;同时,父母对类似的事件也可以放任自由,由子女自行处理,增加子女之间的感情。此外,父母可以适当的指导长子女参与照顾幼子女,培养其责任感。
三、总结
二孩家庭要重视对长子女的培养、重视长子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对关注其内心,且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都应积极做出努力,帮助长子女走出心理困境,身心健康成长,从而使二孩家庭更加幸福美满。在家庭教育合作,父母要做到公平对待自己的子女,引导长子女和幼子女和平相处,增加长子女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如何做好“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心理辅导[J].上海教育,2017(28):88.
[2]蔺晓露,张业皎,孙娜娜.“二孩政策”下父母对头生子女心理问题应对方式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52-53.
[3]李荔.迎接二孩不应忽略“大孩”的心理变化[J].阅读,2016(47):51-52.
[4]沙莎.浅析二胎家庭中长子女的心理困境及出路[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6):84-86.
作者简介:黄芳,张掖市临泽县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