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可染在山水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创作方法,创造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风格,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胆”就是要有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魂”就是要继承传统艺术的精髓,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他的绘画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具有时代精神并结合自然,创造出属于自己绘画意境。
关键词:笔墨;自然与传统;意境;艺术价值
一、李可染绘画笔墨结合自然和传统
李可染的绘画笔墨结合自然和传统,他认为中国画离开了自然和传统是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的。中国画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艺术中可以说是自称体系的,没有其他国家的绘画方式和绘画材料与中国的是一样的或者相似的。传统是人类探索自然和总结历史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换而言之传统是先人总结绘画的优秀表现技法和一些绘画规律。传统是绘画的基本功,没有基本功的画就不可能创作出一幅令人惊叹的作品。
自然是人类认识和思想的根源,它是艺术的原料,山水画创作的灵感来源。中国山水画画的就是自然中的风景,需要从自然中寻找素材再经过加工处理构成一幅作品。画家对自然的情感体验会影响对自然美感的领悟,也会影响绘画的创造质量和创造的思想感情。在探索自然时要与生活相联系,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生活气息和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体验。在探索自然时我们需要学会观察自然,要达到“成竹在胸”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表达出对象的神。要达到“成竹在胸”,就要注重自然的写生。写生不只是简略的记下轮廓或者一些符号,而是要结合自然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创作。写生不是说看到的所有东西都能入画,而是要对自己看到的事物进行选择加工。在选景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意境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景物去刻画。把写生中的客观对象转化为一种主观感受的真实,将主观感受的真实夸张化,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特点。
二、李可染绘画笔墨精神中的意境
中国画从古自今一直强调作品中一定要有意境,没有意境的中国画是没有意义的。意境是绘画过程中的客观形象的表现,也是个人表达思想情感的化身。意境的产生依赖于人的思想情感的体验,并且抒发着个人思想情感。意境的产生需要不断的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把握客观事物的精神实质,然后赋予其生命。山水画的意境在于写景抒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的山水绘画多注重构图与形式上的形象美感,在通过人与画的情景交融从而产生心意上的情景交融,达到思想共识。
李可染认为意境是情和景的结合,写景既是写情。山水画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地理,但并不是自然地理的真实再现或者图解说明。山水画要情景结合或者见景生情,要具有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绘画意境的产生受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剪裁,要学会“舍”,有“舍”才有“得”;二是夸张,艺术应该把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拿过来并着重表现;三是组织,画面需要根据对象来重新组织并带入自己的思想情。并通过大量的写生创作和和美学艺术思想的指导,使其可感可触,让意境升华并且从中获得真实感受。而意境也需要与时俱进,要获得新时代的意境,需要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和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要有强烈、真挚的感情。客观现实最本质的美,是经过主观的思想感情的陶铸和艺术加工,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山水画来。这是李可染对意境的看法,也是其创作山水画的追寻方向。
三、李可染绘画笔墨精神的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观是整个艺术创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同的艺术价值观会使艺术作品呈现出不同艺术的风貌和迥异的意境体现。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通常擅长书画,他们在朝代更替或者仕途不顺时,便寄情于山水以求得内心暂时的解脱,内心的痛楚反而表现为表面的洒脱。绘画从某方面来说已经变成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诉求与自我调节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中国画,受到西方艺术的强烈冲击,产生了很多有别于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表现形式,给中国画带来了新的艺术理念。
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他通过不断地创作写生,实地考察,积攒了无尽的赤子之心,把对祖国一草一木的热爱都倾注在自己的笔下。李可染以浑厚磅礴的笔墨展现了祖国大好山河的壮美,以及山川尽收眼底的豪情与博大情怀,画面中欣欣向的磅礴生机处处充斥着对美好未来的殷切向往。李可染“中西融合”的艺术价值观,对推动山水绘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在西方绘画的熏陶下,李可染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人文涵养,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美学的位面空间层次。特别是吸收了西方绘画光的表现,尤其注重逆光的表现,把山水中的黑白关系表达到了极致。在不失中国画神韵,以及人文涵养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的拓展,延伸,改造中国画的画面构成。在改革的新浪潮中,李可染的创作和绘画思想对以后“85新潮”,新文人画派,浙派,漓江画派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冲击。
参考文献:
[1]向明.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冲击[J].安徽文学.2011年.01.
[2]苏厂元.论山水画写生指导[J].安阳工学院学報.2009年.05.
[3]刘泉.浅谈山水画写生的观察方式——从自然中提取形式语言[J].当代艺术.2010.01.
[4]陈卫和.20世纪40年代之于李可染的山水画革新(上)[J].文艺研究.2011.09.
[5]葛璐.中国画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覃文秋(1993—),女,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山水。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题编号XYCSW2017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