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2018-04-24 13:01冯璟
报刊荟萃(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运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企业竞争力度的加大,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对高中院校培养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面对高难度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排解与抒发,会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然而,高中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理论,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品质与人格,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与健康的体魄。在体育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实践;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释放能量,释放心理压力,虽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疲劳,但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得到适当的缓解与消除。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将心理压力暂时放在一边,转移注意力到体育运动中,摆脱心理压力的负面情绪,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对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疲劳状态,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提供与人交流平台

与人交流是缓解心理压力与疲劳的最有效方法,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就是因为学生忙于学习,很少与同学进行交流,很少将自己想法与观念与同学分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学生总是在独自学习,很少与同学交流,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形成心理障碍。然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交流的平台,在体育教学中,团体活动项目居多,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适合的体育项目活动,让学生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与同学交流,并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与其他学生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增强学生的幸福感,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舒缓自己内心的压力。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自行组织体育项目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效的赶走学生的不良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加快了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步伐,由于学习内容的繁多,学习竞争的强烈,使学生倍感烦闷,使学生的心理感到压抑,甚至一部分学生还出现胸口堵闷的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将学生的快乐都锁在其中,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不快乐的“枷锁”,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释放学生的体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暂时放下心中的不快,从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与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运用,通过体育项目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暂时的放下心理包袱,能够和其他学生一样自由自在的进行体育锻炼,为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快乐。例如,有的学生擅长跑步,有的学生弹跳力特别好,擅长跑步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安排长跑、短跑体育项目,让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弹跳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组织篮球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长处,结合体育项目活动进行研究,为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长处,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其树立自信心,使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从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

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因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特点都存在差异性,故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积极性不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所想,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惑,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再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随时观察学生的动向,懂得尊重学生,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现象,从而有效的消除自身的心理障碍。例如,在跑步活动中,身材矮小的学生不如身材高大学生跑的快,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问题,深入与学生交谈,告知是由于身体素质原因才会跑的慢,并不是技不如人,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

(三)构建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为了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据相关研究而知,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够感染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暂时放下心理包袱,融入到教学环境中,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再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使学生克服与释放自己沉闷的心情,使学生能够受到愉悦氛围的感染,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体育项目活动改变成游戏的形式,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体育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正处在青春时期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予以重视,适当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与体育项目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其树立自信心,使其具有幸福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匡中芹,孙福成,张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作用研究——以大学生健康训练营为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3):97-98.

[2]石梦妮,陶缨.休闲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武昌区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01):71-75.

作者简介:冯璟(1970—),男,汉族,甘肃庆阳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教育、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运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