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Airbnb、Uber、滴滴、ofo、摩拜这些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共享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共享经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存量经济,改善就业,增加人民收入,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的共享经济刚刚起步,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就要依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走适合我国的共享经济发展之路。本文将对共享经济的本土化进行研究,在分析我国目前共享经济发展状况后,找出适合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共享经济;生活方式;本土化
以中国电商、社交平台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崛起,带动了中国式共享经济热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实现市场交易额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平台企业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1000家,参与共享的人数达到了6亿,提供服务者的人数约6000万左右。这一增速位居全球之冠,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共享经济近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腾讯研究院《2016-2017共享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共享经济资本热潮在2014年起步,2015年井喷,当年融资笔数增幅高达100%,融资规模增幅近340%。2016年融资笔数回落30%,但融资总额仍保持3%的小幅增长。近三四年共享经济融资增长态势世界罕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近几年来,共享经济的生活模式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当2016年4月22日,摩拜将第一辆共享单车在上海投放使用的一年后,摩拜公司追踪到这辆车,数据显示,这辆单车已经被骑行了2021次,骑行距离累计超过4850公里。摩拜公司在全球超过100个城市都投放了这样的单车,将近有500万辆,如果把这些单车的骑行次数及骑行距离分别加起来的话,将会得到两个庞大的数字。另一方面,作为人们住宿的共享平台爱彼迎(Airbnb)中国区负责人葛宏说,2016年使用爱彼迎的中国出境游客接近16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42%。中国很多房客受到启发,也开启了在国内进行房屋的共享租赁业务
二、困难与挑战
前文虽然提到近几年我国共享经济呈快速发展趋势,但是在其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
(1)认识尚不统一。虽然共享经济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共享单车、充电宝等随处可见。但在这些共享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单车的随处停放、损坏、上私锁等问题,顺风车的安全问题,不仅反映出公民的素质问题,也在另一方面阻碍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2)政策亟待健全。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也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个别行业的管理存在空白,给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使共享经济某些行业经营者难以进入或不敢进入。
(3)平台能力不足。我国共享经济起步晚,缺乏相关经验,许多领域的经济资源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一些公共平台建设仍存在不足,个别环节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短板,亟需加以完善。
(4)公共服务仍需完善。由于我国共享经济还处在发展探索时期,很多相关数据不足,这就使许多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在发展壮大时受公共数据资源的制约,难以建立明确的商业模式和清晰的技术路线。
三、建议与对策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共享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前文指出的我国共享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适应共享经济特点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措施,落实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完善适合共享经济特点的税收征管措施,不断提高共享经济纳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完善监管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起责任、主动作为,切实加强对共享经济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社会预期,务实推进共享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进行与共享经济相关宣传的力度,提高公民意识。不仅要大力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鼓励创新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共享。还应对共享经济的管理向市民进行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扼制共享经济管理中的违规行为。
(3)政企合作,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共享经济人才队伍。共享经济是“互联网+”行动深入发展下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向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渗透,变化快,其人才的缺乏也是可以预见的,这就需要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一支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
四、总结与讨论
近几年我国的共享经济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不适应问题,需要逐步改善。本文从理论层面对我国近几年的共享经济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但是,我国共享经济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随着发展过程,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罗岗.Uber引爆共享经济的三个内部兵法[J].中关村,2015年第9期.
[2]寻空.共享经济将会渗透的八个行业[J].中关村,2015年第9期.
[3]王喜文.万众创新何以可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物理共享经济[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12期.
[4]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經济的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年第4期.
[5]刘建军,邢燕飞.共享经济:内涵擅变、运行机制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6]杨帅.共享经济类型、要素与影响:文献研究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6年3月.
[7]Schor J. Debating the Sharing Economy[R]. A Great Transition Initiative,2014.
[8] Hamari J,Sjoklint M, Ukkonen A. The Sharing Economy: Why People Participate in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R],2015.
作者简介:陈曼曼(1992—),女,汉族,湖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财务主管。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基于外部环境视角的共享经济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GS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