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经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4-24 05:21朱志勇李利飞
陕西中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偏瘫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朱志勇,李 颖,李利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桂林 541002)

脑卒中是突然发病的一种脑血液循环相关障碍性的临床疾病,可区分为缺血性的脑卒中与出血性的脑卒中,多数脑卒中患者为缺血性的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后会引起机体多种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已经被应用于治疗脑损伤等多种疾病[1-3]。本研究分析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组)和观察组(针刺+康复训练组)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58.7±9.01)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9例,脑出血患者15例。观察组:患者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57.66±7.23)岁;其中脑梗死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损伤脑区等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4]: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头颅 CT 检查确诊;首次发病,既往无脑卒中病史;急性起病,发病到入院的时间间隔在24 h以内;48 h以后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发病10 d内患者病情平稳,意识清醒;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有肢体功能障碍(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价法≤Ⅳ级);日常生活需要帮助(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 60分;经医院伦理委会通过,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脑卒中病史;有明显意识障碍;双侧病变患者;四肢瘫痪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虽有肢体功能下降,但四肢简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ug-Meyer Activity, FMA)≥90分。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包括溶栓、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缓解脑水肿,并根据患者自身症状进行降压、调节血脂等治疗。其中对照组辅助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以针灸穴位刺激,具体方法如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前期先进行良姿位的摆放;健、患侧翻身练习;桥式运动;Bobath握手练习;患侧肢体各关节的助力运动到主力—助力运动,再到主力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床上坐位适应练习;床边坐位平衡训练;坐站位转换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根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再进行吃饭、穿衣、如厕等日常活动,在训练期间,患者家属辅助训练,以保证训练质量及强度。每日训练1次,每次1 h,每周训练5次,持续3个月。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经脉巡行进行针刺穴位刺激,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5]。上肢偏瘫可选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辅以肩髎、阳池、后溪;下肢偏瘫可选取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辅以风市、阴市、悬钟。在偏瘫早期,针刺手法宜轻,在健侧取补法,患侧取泄法,针灸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15 min行针1次,每周5次,持续3个月。

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试行)》对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6]。参考四肢简化Fug-Meyer Activity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每个项目0-2分,评分越低表示其功能越差[7]。分别参考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8]。MBI评分越低表示其功能越差。ADL评分越低表示其功能越好。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上肢静脉血,分析比较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变化情况。

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数进行收集、整理,试验数据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试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s test检验,试验统计结果按照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更好,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例)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结果比较(分)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前,与对照比较,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及ADL评分结果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比较,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AD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及ADL评分结果比较(分)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比较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脂TG、TC、LDL值均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DL值升高程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分析(mmol/L)

讨 论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9-10]。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临床上对脑卒中特异性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早期抗凝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降压治疗、血糖处理、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管理等。在此基础上辅助康复训练进行运动功能的恢复。目前有研究表明,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能相助改善其生活质量[11-12]。

中医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在脑损伤的康复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成为治疗脑损伤的辅助措施。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并且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针灸被证实可以改善脑的代谢,降低自由基,调节神经元的功能,促进突触的形成和生长,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13]。针灸在临床上已经被应用于治疗脑损伤等多种疾病[14]。研究发现,针灸能增加脑损伤大鼠脑内神经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明显增多,促进神经干细胞增值再生[15]。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A评分明显升高,说明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修复患者的运动功能。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提示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及生活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康复训练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经脉巡行进行针刺穴位刺激,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以达到通经活络,滋养肝肾,调和气血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脑卒中后遗症,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1] 王俊力,张忠文,邵 卫,等.卒中单元针药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碍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4): 70-73.

[2] 马晓明,杨卓欣,余海波.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771-775.

[3] 刘 虹.针灸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4): 515-516.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 379-380.

[5]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35.

[6] Aoki J, Kimura K, Koga M,etal. NIHSS-time score easily predicts outcomes in rt-PA patients: the SAMURAI rt-PA registry[J].J Neurol Sci.2013,327(1-2):6-11.

[7] 刘宏伟.“体用通和”康复训练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8] 苏若琼,黄石群,胡敏芝.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指引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分级的应用研究[J].循证护理,2017,3(1): 82-84.

[9] 付 桢,姜荣荣,潘翠环,等.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手功能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3): 338-344.

[10] 黄伟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及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11] 张爱民.强制性运动疗法配合针灸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效果[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 10(2): 166.

[12] 曹 良,奚春联,李 飞.针刺联合活血补肾中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6,22(2): 98-100.

[13] Sun J, Shao XM, Fang F,etal. Electroacupunsture alleviates retrieval of pain memory and its effect on phsphorylation of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in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in rats [J]. Behav and Brain Funct. 2015, 11:9.

[14] 夏 泳,姜 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儿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 2017, 23(6): 61-64.

[15] 李 瀚,周鸿飞.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19(8): 1-4.

猜你喜欢
偏瘫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