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认知情况及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

2018-04-24 02:43吴波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9期
关键词:共情产后产妇

吴波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分娩后并发症,发病率较高,最初是Pitt提出来的,主要发生在产褥期,主要表现为疑虑、失眠、烦躁、恐惧、绝望、离家出走等,个别产妇甚至有自杀或伤婴的想法或行为,因此,一旦患有产后抑郁症,将会给产妇自身、婴儿以及家庭带来一定负担[1-3]。而由于产妇通常处于哺乳期,多随着婴儿成长病情会逐渐缓解,因此临床上不主张以药物进行治疗,而主张以护理干预的方式改善产妇抑郁症的病情。心理护理为干预产后抑郁症的常规模式,本院现引进共情护理辅助心理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产妇123例。纳入标准:(1)产妇抑郁症病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方案》中关于抑郁症的界定;(2)产妇均为成年人,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婴儿身体健康;(4)研究1个月内未经受抗抑郁药物治疗[4-5]。排除标准:(1)排除酗酒、有药物滥用史者;(2)排除企图自杀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与研究组(n=63)。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心理健康以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为产妇和其家人讲解产后抑郁症常见注意事项,共同帮助产妇走出抑郁症的困扰,并讲解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健康知识,释放产妇疑虑、无助的消极情绪;对需要帮助的产妇,应主动帮助其照料婴儿或帮助其他问题,鼓励其参加适当活动,发展爱好等;(2)对有焦虑、抑郁等症状的产妇,应主动和其沟通,询问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并进行相应的劝慰,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3)为产妇提供舒适、安静的静养条件,使其感受到生活的温馨。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共情护理:(1)护理人员均定期参加共情护理概念培训,对共情护理的理论知识、服务模式等有所了解;(2)与产后抑郁症产妇家属多沟通,为其讲解抑郁症产生原因、治疗方法等;(3)对需要帮助的产妇,加强与其一对一的密切沟通,从产妇的角度了解产妇心理思想,解答其困惑,获取产妇的信任和依从;(4)定期总结共情护理的反馈信息,从产妇的角度加以分析,理解其痛苦情绪,体验其内心感受,采用合理的安抚方法,增加其认知能力。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于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认知情况和生活功能变化。认知情况以SAS、SDS评分进行。SAS分为3级:重度焦虑(超过69分)、中度焦虑(60~69分)、轻度焦虑(50~59分)[6]。SDS分为3级:重度抑郁(超过72分)、中度抑郁(63~71分)、轻度抑郁(53~62分)[7]。以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价两组生活功能情况[8],包括6个维度,24个方面,总分60分。分为:极差(低于20分)、差(21~30分)、一般(31~40分)、良好(41~50分)、较好(超过50分)。同时记录护理1个月内的护理依从性,按照生活习惯、用药情况、运动情况和饮食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9]。依从率=(完全依从+基本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产后抑郁症产妇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26.49±1.37)岁;抑郁症病程1~7个月,平均(3.89±0.24)个月。研究组:年龄24~39岁,平均(28.16±1.27)岁;抑郁症病程1~9个月,平均(4.46±0.9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程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抑郁、焦虑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抑郁、焦虑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2.3 两组生存质量QOL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QOL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QOL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前后抑郁程度比较 例(%)

表3 两组生活质量QOL情况比较 例(%)

2.4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依从性为96.8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246,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护理依从情况比较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属于分娩后的心理障碍,对于产后抑郁症,应当以正确识别、及早处理、积极调节为主,以此促进产妇早日康复[10]。既往护理产后抑郁症,多以常规心理护理为主,而宽泛的心理护理方案无法根据产妇个人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欠缺完善的引领方针。文献[11-14]研究显示,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缺乏照顾新生儿的经验,缺乏对母亲一职的适应能力为导致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共情护理针对这些缺乏的领域展开有针对性、更加完善的护理。本研究通过分析共情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对本院入院治疗的产后抑郁症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于护理干预1个月SAS、SDS、生存质量情况及护理依从性均显著好转,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共情护理能够在产后抑郁症女性中发挥积极意义。这可能是共情护理从产妇视角出发,主张护理人员能够像了解自己的内心一样,用心体会产妇的内心世界,因此能够对产妇的心理变化、生活需求有明确的感知力,并能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和共情收获的反馈信息,为其制定合理的情绪和生活引导方案,以此疏通产妇心结,改善产妇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产妇适应生活的能力[15-18]。本研究中,共情护理模式是研究组通过增加护理人员关于产后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法的定期培训的方式展开的,在护理人员熟悉了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后,可针对产妇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从产妇的角度出发,帮助产妇克服情绪和生活上的困难,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使产妇能够敞开心扉,建立了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同时,护理人员还以收集实时反馈信息的方式对产妇病情转归情况有所了解,通过掌握产妇内心感受,制定合理安抚计划,促进了产妇的心理认知能力[19-20]。另外,护理人员还做到了和产妇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产妇家属理解产后抑郁症的病情,并共同为产妇营造温馨、友好的环境,对产后抑郁症病情的康复起到了较为全面的关键作用。当产妇对产后抑郁症有了较为正确的认知,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工作,调整好了较为理想的心理状态,则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能力,有效改善了生存质量的评分情况,使整体护理干预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21-22]。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可在常规心理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共情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认知,改善产妇生活功能,提高其依从性,是一个护理效果较好的干预方案。

[1]段丽丽,段建伟.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7):218-219.

[2]宋卓玲.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98-100.

[3]叶爱明,汤义平,孙颖.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155-157.

[4]郑梅,彭文玲,李芬燕.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0):199.

[5]李涛,李刚,王莹.度洛西汀单用与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3):188-190.

[6]郭爱文,刘春英,杜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对于轻中度产后抑郁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8):236-237.

[7]郁京萍,杨佳英.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2):1397-1398.

[8]尤金兰,丁敏华,蒋兰英,等.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3):85-88.

[9]韩秀丽,胡雪玲,张婉萍,等.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6):1141-1144.

[10]韩靖,王海霞,朱秀梅.传统护理模式与共情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护理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3):26-28.

[11]罗俊梅.“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J].医学信息,2016,29(14):208-209.

[12]魏艳琴.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56-257.

[13]王桂芳,何颖,蔡丽.共情式心理护理在肿瘤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8):1009-1010.

[14]林飞英.共情护理对急诊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50-53.

[15]贺国文,赵咏梅,周洁.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5):659-661.

[16]刘璐,崔丽娟,蒋婷婷,等.共情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26-1527.

[17]朱彤.共情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7-20.

[18]王变丽,王江波,朱广玲.共情护理对静脉血栓患者负面情绪及症状困扰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7):2116-2118.

[19]郭宏,刘军.共情护理对结直肠癌围化疗期患者生存质量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163-164.

[20]孙惠,王蕾,方芬.共情护理对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13(4):218-220.

[21]左敏,王佳琳.护理本科生共情培训及其对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3):1822-1825.

[22]郑丽媛,杨晓红.共情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希望水平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53-155.

猜你喜欢
共情产后产妇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