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银利 柯梦柔 黄紫薇 朱泽雁
(嘉兴学院 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0)
我国“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次生育的申请,而此前官方预计是每年将增加约200万人。而“全面二孩”政策,是党和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的变化,调整并完善生育政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缓解老龄化现象、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增加劳动力人口以及安定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1]
对于生育意愿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对生育意愿变化趋势的研究以及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对生育意愿变化趋势的研究中存在对立的两方,一方认为近期生育意愿正不断下降。Gaff通过现代化理论探究现代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从社会层面来看,理想子女数随现代化进程而减少;从个体层面来看,随着教育年数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发展,越倾向于不生和少生。[2]石智雷、杨云彦于2014年在湖北省进行的大样本调查显示,明确表示要生二孩的人口比例只有21.5%,不愿意生育的比例却占约60%。[3]而另一方则认为近期人们的生育意愿有所提高,理想子女数有所增加。贾志科、风笑天对南京、保定的在职青年进行调查,发现近年来“单独”夫妇的生育意愿有增加的趋势。[4]
张晓青等将“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进行比较得出,“全面二孩”政策家庭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是否生育二孩。[5]黄雅丽、赵菊则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一个家庭两个孩子”最为合理,但因考虑到诸多因素,实际生育水平并不高;大学生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中,排列前三位的依次是家庭经济条件、工作及升职原因、双方的养老负担。[6]郑真真等在江苏通过调查发现,最重要的生育原因是满足精神需求,而生育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对家庭生育二孩计划有显著影响。[7]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回收、整理而获得,问卷发放分为实地问卷发放和网络问卷发放两块。调查小组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进行实地问卷的发放,两个成员一组,分为两组,在嘉兴市各大商场、妇保院或小区门口分别设点,给每一个经过的年龄合适的对象发放问卷并赠送小礼品,请对方当场填写并及时回收。利用网络软件制作网络问卷,通过网络传播媒介进行问卷的发放,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不是嘉兴市居民的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26份,筛选出有效问卷190份,问卷有效率达84%。
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建立模型分析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中了解国内外对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调查成果。在此基础上,采用观察法和理论联系实际法,针对二孩政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对嘉兴居民的二孩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以此设计问卷并进行实地问卷发放,展开对嘉兴市居民二孩意愿程度的实地研究调查,从实地调研中得到真实数据。
2、 模型设计
本小组运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有效问卷一一录入。将样本中调查对象”是否有生二孩意愿”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已有孩子数量、家人的态度、对孩子的偏好程度、时间精力作为自变量,在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自变量逐个引入模型中,分别研究各个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再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将所有变量一次纳入到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共同对二孩生育的影响,剔除掉作用不显著的自变量,对影响显著的自变量做出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26份,剔除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90份,问卷有效率达84%。在有效问卷中,有二孩生育意愿者89人,占比46.8%,没有二孩生育意愿者101,占比53.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数量、家人的态度、对孩子的偏好程度、时间精力的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职业(F=1.592,P=0.152)的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在二孩生育意愿比较中,愿意生育二孩的男性占比55.1%,女性占比39.6%,男性二孩生育意愿程度要高于女性;不同育龄人群中,年龄段在23-31中生育意愿较高,同没有生育意愿比较,占比分别为58.8%和72.5%,年龄段在18-22和40以上的生育意愿较低;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和高中或中专这一层次上更倾向于生育二孩,占比分别为55.9%和58.6%,学历在大专以上的更倾向于不生育二孩;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0-8000元中生育意愿最高,占比为60.9%,而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愿意生育二孩的人数要低于不愿意的,这跟伊斯特林的假说相符,经济转变导致了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又反过来导致了经济的转变;目前已经拥有孩子的数量与生育意愿呈正比关系,对于已经生育过孩子的居民相比没有生育过孩子的居民更倾向于生育二孩;家人对二孩生育持支持态度中,有意愿生育二孩者占比61.9%,多于无意愿的占比(38.1%),其中持反对的无意愿生育者是有意愿的七倍;喜欢孩子的居民更倾向于生育二孩,占比为52.7%,且生育意愿明显强于一般或不喜欢者;时间精力越少,生育意愿越弱,即时间精力多的比时间精力少的二孩生育意愿更强。
表1 嘉兴市不同特征人群的生育意愿
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为更好地分析多因素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利用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模型,以二孩生育意愿为因变量,均以最后一个类别为参照组,将上述检验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一次全部纳入方程,经筛选后,进入模型的自变量有年龄、受教育程度、目前孩子数目、家人态度和时间精力是否充分(结果显示见表2)。这5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变量,年龄、受教育程度、孩子数量按逻辑值从小到大排列,家人态度、时间精力按支持(多)到反对(少)排列,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与二孩生育意愿均呈现正向关系。
年龄越大,二孩生育意愿越低。在有效样本中,28~31岁年龄段生育二孩意愿最高为72.5%,之后几个年龄段的生育意愿逐渐下降。年轻人重心放在学业事业上,而且一孩的观念较深,生育意愿并不太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成熟,更加重视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增加,然而随着年龄继续增长,尤其是女性过了最佳育龄,生育风险变高,生育意愿逐渐降低。
受教育程度越高,二孩生育意愿越低。高中及中专学历的生育意愿最高为58.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生育意愿也与之接近,大学及以上学历生育意愿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更追求生活质量,也相对更重视对孩子的培养而需要花费更多成本,从而不愿生育二孩。家人越表示反对,二孩生育意愿越低。家人态度对被调查人二孩生育意愿影响显著,毕竟生育子女是一个家庭共同的责任。时间精力越匮乏,二孩生育意愿越低。抚养一个孩子不仅需要金钱,更需要爱与陪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时间精力较少,居民对生育二孩有心无力,考虑到现实因素,只能打消生育想法,从而使得生育意愿下降。
表2 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对回收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后可以得出二孩生育意愿主要受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数量、家人的态度、对孩子的偏好程度、时间精力的影响,具体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外界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二十几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会不断下降,怀孕几率也在不断变低,尽管如今医疗事业发展,女性相比过去更健康,也无法弥补年龄带来的生育能力的自然下降,并且高龄父母有较高的潜在生育风险。此外,处于32-40年龄段的人往往处于职业上升期,没有过多的精力生育和养育二孩,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对于二孩的生育意愿越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抚养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培养孩子所花费的费用成了家庭最大的支出;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的长期影响,不仅导致了家庭生育模式的固定,还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从而赡养压力大。生育子女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整个家庭的事。即便个人有生育二孩的意愿也往往抵不住家人的阻扰。中国家庭结构多半与男方家长共同生活,家人态度,尤其是男方家长的态度起到关键作用。
教育费用支出给家庭带来沉重压力,虽然居民享有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国家为了给学生减压而降低素质教育带来的后果是大量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和额外教育费用支出的增加。此外,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幼儿教育支出也十分巨大。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中,朱列玉提出“建议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如果真的落实,将有助于二孩政策落地,改善二孩生育意愿。同时,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实,用人单位可能有意识减少女性职工录取避免生孩时期的空缺,而嘉兴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补助政策,也影响家庭的二孩意愿。
总而言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不容小觑,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二孩政策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赵丹.全面二孩政策产生的原因及社会效应[J].世纪桥,2017(11).
[2]Graff,H.J.Literacy,Education,and Fertility,Past and Present:A Critical Review.
[3]石智雷,杨云彦.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人口研究,2014(5).
[4]贾志科,风笑天.城市“单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基于南京、保定五类行业558名青年的调查分析[J].人口学刊,2015(3).
[5]张晓青,黄彩虹,张强,陈双双,范其鹏.“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J].人口研究,2016,40(1).
[6]黄雅丽,赵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大学生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2017(18).
[7]郑真真等.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成本收益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9(2).
[8]孙倩.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时代经贸,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