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建设流程与要素分析

2018-04-23 12:51王培顺古勇周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3期
关键词:在线课程慕课混合式教学

王培顺 古勇 周萍

摘 要 首先分析在线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然后梳理在线课程建设的一般流程,最后总结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与思考,以期为今后的在线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在线课程;慕课;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3-0054-04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key elements of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 then sorts out the general process of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finally summarizes some experiences and thoughts in the process of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online cour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online courses; MOOC; SPOC; flipped classroom; blen-ding teaching

1 引言

自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

首次提出慕课的概念以来,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1]。2012年以后,在线课程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兴起在线课程建设热潮。同样,在线课程在我国也受到很大关注,教育部门密切关注、高度重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相继投入到在线课程建设的热潮中[2]。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在线课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慕课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由460多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慕课已经上线各类在线课程平台,其中有490门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到2020年,教育部将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

在线课程已经发展为慕课、SPOC等多种课程形式,形成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和移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在引发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2 在线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

从本质上讲,在线课程是一种在线上进行学习活动的网络课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在线课程包含了课程教学的整个环节,是传统教学在网络上的呈现,是真实课堂教学的网络重现。因此,在线课程的建设不仅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课程习题等各类教学资源,还包括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互动答疑、测试考试以及更新教学资源等课程运行和维护工作。在线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几个关键要素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课程团队、课程平台以及课程运行,如图1所示。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在线课程建设的核心,包含课程线上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视频、课程大纲、教学课件、习题作业等内容。根据教学资源类型和资源制作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在线课程内容分为视频部分和非视频部分。视频部分包括按照知识点切分的碎片化教学视频、课程介绍视频、辅助学习的视频资料等。碎片化的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部分。非视频部分包括课程大纲、教师介绍、课程信息、参考书目、常见问题文档、习题、作业、考试、讨论以及教学拓展材料等常规性资料。另外,根据课程学科特点,有些课程还需要提供用于实验和实践的工具性学习软件、学习网站等。非视频部分是慕课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视频部分的补充與扩展,是学生开展在线学习的支撑性材料。

课程团队 根据任务和分工,在线课程的建设团队可以分为教师团队、助教团队、摄制团队和课程志愿者团队等。课程团队要完成课程设计、知识点讲解、视频制作、非视频教学资源制作以及课程运行等工作任务。

教师团队一般由课程组的多个授课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导者,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课程设计、录制授课视频,协调和处理教师团队与其他团队(部门)之间的事务,协助摄制团队确定课程拍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呈现风格,安排指导助教团队、课程志愿者团队开展工作等,其他成员也需根据团队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

助教团队一般由课程所在学科专业的学生组成。助教团队负责协助教师完成课程设计,辅助教师完成授课视频的拍摄,为摄制团队提供课程素材,参与视频后期制作以及视频字幕制作等工作。同时,在课程上线后,还需协助教师更新课程内容,参与课程答疑、论坛管理等工作。

摄制团队一般由学校电教部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视频摄制企业组成。摄制团队负责提供拍摄制作的场地和设备,与授课教师协商课程拍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风格,负责完成视频拍摄和制作任务、教学视频字幕制作任务,以及后期课程视频的更新、修改工作。

课程志愿者团队的人员构成相对比较复杂,一般由课余时间较多、对在线课程建设感兴趣的学生组成。课程志愿者一般由授课教师组织招募,工作任务主要是为线上教学、视频字幕制作以及在线课程运行提供帮助和支持。

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是课程教学信息、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的载体,是开展交流讨论、互动答疑、测试考试等在线教学活动的基础工具。目前,按照平台的服务对象和组织形式,在线课程平台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对所有学习者免费开放的公共学习平台,即慕课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堂在线平台;

2)高校引进或自建,服务于本校师生,用于高校自身在线教学活动的平台,即SPOC平台;

3)省内高校或同类别专业间形成的课程联盟的区域性课程平台,如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平台。

三种形式的在线课程平台,在应用形式、服务对象、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而提供的在线教学功能与学习支持服务是相同或相似的。

课程平台的建设方案应根据学校在线课程建设目标,考虑学校教学的实际应用需求,综合课程教学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来确定。例如:若是申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则必须选择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慕课平台[5];若是用于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则选择引入本地化的SPOC平台比较理想,可以实现与学校教务教学等系统对接,为师生和管理者提供更多便利。

课程运行 课程运行是在线课程区别于传统网络课程的重要体现之一。在线课程需要按时开展教学活动,定期更新课程,进行互动答疑,批改作业,开展线下教学活动以及组织考核考试等,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线课程的学习周期一般是6~12周,每周2~6小时,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开课与结课时间一般与大学自然学期一致。

3 在线课程建设流程分析

在线课程建设流程为课程立项→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拍摄与制作→课程上线运营→课程评价与修改,各流程任务依次开展,如图2所示。在线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循环迭代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课程立项 课程立项一般由课程负责人完成,是在线课程建设的起点,可以按照教改课题、科研项目等类别来申请人员、技术和经费支持。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线课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的课程设计不同,它是以知识点为基本的设计单元,将以章节为基础的传统课程大纲梳理成以知识点为基础的学习目录,同时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知识导图或知识树的方式呈现出来。课程不再以章节或课时为学习单元,而是以碎片化的知识点视频、习题、讨论等组合内容为学习单元,以主题式的知识点图谱或案例化的知识点脉络来设计和开展在线教学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拆分知识点→梳理和重组知识点→形成课程知识导图。

课程制作 在线课程的拍摄制作主要包括教学视频录制,教学课件、习题作业、阅读材料等课程资料的整理和制作。其中教学视频的录制是花费时间最多、耗费精力最大的部分。教学视频制作的一般步骤是协调制作团队→确定拍摄时间和人员→确定拍摄形式→执行拍摄任务→后期制作→按需补拍→修改完善→制作视频字幕。在线课程视频的拍摄制作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的呈现需求,选用合适的拍摄方式,包括:教师出镜讲解,辅以文字、图表、动画或PPT页面等;教师出镜讲解,辅以交互式触摸显示屏或电子白板;PPT录屏讲解,辅以小窗口显示教师头像;实景实物讲解,在体育场、实验室、博物馆、金融交易中心等场所,结合实物或现场进行知识讲解;访谈或小组讨论方式,多人参与,在交流讨论过程中进行知识讲解。

非视频部分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信息、教师介绍、课后习题、讨论案例、阅读材料、测验考试以及教学实验等内容。整理和制作课程资料时,应注意课程资料与授课视频的契合度,使用互动性强的课程资料,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来呈现课程资料内容。

课程上线 课程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多轮次的检查和修改,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学校课程建设要求和课程平台要求,才能上线课程平台。教学视频应满足慕课等在线课程的制作技术标准,符合电视摄像与画面剪辑的基本要求,尽量减少拍摄制作方面的错误和瑕疵。课程上线的主要工作是依据课程特点,结合在线课程平台现有功能模块,设计出课程的组织结构,将所需课程资源上传到对应的课程内容模块中,检查课程资源的可用性和教学视频播放的流畅性。课程上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课程全部教学资源制作完成以后统一上线,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分批发布课程内容;另一种方式是边制作边上线,即课程资源并未全部制作完成,在制作课程的同时发布课程内容。后一种方式要求预留一定的可上线应急资源,并要确保课程资源制作的效率,避免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实施。

课程运行 课程运行的主要工作包括定时更新教学内容(视频、课件等),发布课程公告,按时发布课后作业、考试题目以及评分标准等;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参加考试互评等。教师可以在课程交流区发布讨论主题,由助教组织学生在线讨论,课程团队可以定时在线答疑,也可以不定时解答回复学生的问题留言。另外,教师还可以群发邮件,提醒学生参加测验考试等教学活动。

在课程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课程安排,如延长学生主观题作业互评时间;也可根据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其他共性需求,增加知识讲解视频等。

课程结束后,可根据学校、课程平台或课程联盟标准要求,对考核合格的学生给予证书、证明或学分认可。课程运行一个轮次后,需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估和迭代更新,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及论坛反馈,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补充新的课程内容,确保课程资源与时俱进。

4 在线課程建设的几点体会

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 在线课程建设不是仅靠教师个人力量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通过多个团队的分工协作来共同完成。在课程立项以后,首先要选择或指定一个认真细心的负责课程建设具体事务的责任人,这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在线课程建设事务繁多而又复杂,需要花大力气梳理流程和关系,组织协调各方人员开展工作。

其次,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无论是前期课程设计、后期拍摄制作,还是课程上线运行,都需要各团队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可以安排定期或不定期面对面交流活动,也可以建立课程QQ群、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疏通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

最后,组织拓展活动,增进团队之间、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必要时给予表现突出的团队成员适当的奖励。比如对于在课程答疑方面表现出色的助教,为其颁发荣誉证书,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等。

精心设计PPT演示文稿 PPT演示文稿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教学视频中,特别是采用PPT录屏讲解方式录制的教学视频,PPT演示文稿出现的频率很高,而在一般的教学视频中也都会酌情加入PPT画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录制前要精心设计好PPT演示文稿。

首先,PPT文档的比例设置应与视频画幅比例一致,16:9的画幅比例已成为PPT文档的主流设置。

其次,PPT演示文稿的颜色搭配应和谐美观,排版要图文并茂,但不宜过于花哨;每页PPT上的文字内容不宜过多,文字大小层次明显,大小适中,一般大标题字号为32,小标题字号为24,正文字号为18,在此范围内可以上下小幅度浮动。

最后,PPT演示文稿要设计适量的动画,用动感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不可长时间播放静止的PPT画面;但要注意,添加动画的目的是突出重点,而不是增加干扰。

视频拍摄的注意事项 在拍摄课程的知识点讲解时,应注意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好能做到起承转合,过渡自然,注意课程各教学视频的首尾照应和前后呼应。比如在前一个视频中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继续探究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在后一个视频中给出解决方案或建议等。

视频拍摄时,教师着装应规范得体,不能穿着细条纹的衣物,否则视频会出现闪烁现象。若是使用抠像的拍摄方式,不要穿与抠像背景(蓝色或绿色)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衣服。另外,要尽量使用提词器或其他提词设备来辅助拍摄,一是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避免讲课时出现卡顿、打结现象;二是可以在教师出镜讲解时引导其正面面对镜头,营造出一种面对面授课的效果。

合理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多次实践表明,在自学状态下,学生集中注意力观看授课视频的时间只有5~10分钟,特别是在电影、游戏的诱惑下,集中注意力开展在线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课程教学视频制作方面,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尽量在5~10分钟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若是知识点确实不能控制在15分钟以内讲完或讲解清楚,可以将该知识点视频切分为两个视频。另外,要用不断变化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教学视频素材、图表、图片、动画等多种素材的综合剪辑,形成变换丰富的视频画面,防止学生对无变化的画面场景产生疲劳。

在课程平台中可以对知识点讲解视频设置一些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测验题目,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弹出,让学生立即作答。比如在視频中内嵌1~2道选择题等,可以有效防止学生观看视频时开小差,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测验问题不宜太难,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既能让学生专心听课,又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提供必要的在线学习支持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适时为学生提供课程平台使用、课程内容介绍、课程学习指导等一些必要的在线学习支持材料。特别是对初次接触在线学习的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提供课程学习前的准备资料,包括在线课程平台功能介绍和使用说明书、在线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课程学习指导建议及学习该课程所需的信息技术素养说明等。此外,利用课程公告、邮件群发、课程讨论区等功能模块,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社交工具,为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讨论提供更多渠道。

5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各高校在不断加大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各类在线课程的建设发展,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也成为高校当前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在线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梳理和建设流程分析,总结在线课程建设的经验、体会,为高校今后的在线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2009—2014年CNKI所刊文献关键词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7):55-60.

[2]张大良.着力推动高校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大学教学,2016(7):6-11.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80号)[DB/OL].[2017-12-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1623/s3843/201801/t20180112_324478.html.

[4]吴岩.建好用好学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J].中国大学教学,2018(1):7-9.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40号)[DB/OL].[2017-07-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64/moe_1623/s3843/201707/t20170728_310304.html.

猜你喜欢
在线课程慕课混合式教学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