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以琼
摘 要 叶圣陶告诉我们:“写作是极平常的事。”但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作文。 找一条什么路径能让我们的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儿童的作文离不开生活,如果作文离开了生活就是苍白的,就是呆在空中的楼阁,学生只有用心去体验生活,写出的文章才会闪耀生命的灵动和活力。
关键词 语文 作文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1感受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成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这句话也精辟道出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精彩生活的怀抱,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体验生活,积累素材,让他们厚积薄发,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从而文如泉涌,思如潮来,写出精彩的习作。
1.1捕捉家庭生活素材
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积累。家庭生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活生生的习作资源,教师应敏锐地抓住这有效的习作资源,让它为习作教学增色添彩。我经常布置学生回到家做些家务劳动,如扫地、做饭、整理房间、购物等,然后把这过程和感受写下来,有的学生写了《第一次做饭》时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写《帮奶奶捶背》时,奶奶脸上笑成一朵花,自己心也像喝了蜜似的;有的写自己想做些家务劳动,父母却不让,原因是他们“望子成龙”,什么事都不让干,他们却被妈妈关在屋子里做作业,内心很苦恼、难过;有的写……正是孩子在亲身体验,用心观察了家庭生活,这些习作才会在真实平淡中显得可爱、感人。
1.2捕捉校园生活素材
校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也是最有感情,师生的交流、同学之间嬉戏玩耍、节日活动、口语交际活动、校园景色等等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如在写《拔河比赛》,我先让学生痛痛快快的大玩一把,让他们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进行拔河比赛,孩子玩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兴奋之情流于脸上,操场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而这个过程不就是每个学生自我体验校园生活的过程吗?学生有了这体验经过,有了真实的感受,自然能表达出好的情感:“我屏住呼息咬紧牙关,使劲的把绳向后拉,对面那组商量好似的,一起松了手,害得我们个个向后跌倒,屁股跌的好疼……”学生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处处皆有素材,时时皆有感动,教者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品味生活的丰富,积淀自己独特情感,这样学生才会抒发真实深厚的情感。
1.3捕捉社会生活的素材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我们教育范围”。社会生活是色彩斑文斓的大舞台,也是习作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开放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去野外郊游,去社区服务……用耳聆听语言,用眼去观察身边人、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客观世界汲取营养,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星期日,我带领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整理房间、梳头、谈心,为老人讲故事,表演节目……回来后,同学们不需老师指导,笔尖下就流淌出一篇篇令人动容的习作。
2依托生活,让学生思维激活
2.1再现生活,激活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儿童有了写作材料的准备,情感的铺垫,在写作指导课上老师的导语应再现情境,唤起儿童亲切回忆,再现当时生活,再次体味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指导学生写《暑假中的一件事》时,我便启发他们回忆:“一个暑假,大家都长高了,长壮了,有的还晒黑了,现在想问问大家,假期生活怎么有意思?怎么开心?”孩子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谈开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一起捉蟋蟀,真有趣……”“暑假里,爸爸带我去泰山看日出,太有意思了……”正当他们对暑假生活充满美好的回忆,津津乐道,我问:“暑假过得如此有意思,老师就让你们写暑假一件事,好写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写”。
通过回忆,再现了当时生活,使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促使学生写出一篇篇流淌着源自孩子切身体会的快乐文字。
2.2提炼生活,渗透方法
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感人,而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照样能动人心弦。我们只有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话语进行细致描绘,才能具体把自己心情,感触表达出来。如在指导写《拔河比赛》时,学生明白了“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真正含义;在指导《一次手工制作》时,学生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就能做好。”在观察小草,写小草的同时,学生领悟到“什么叫顽强,什么是无私奉献。”
作为教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写出自己所想、所悟。
3描绘生活,激发创作熱情
小学生并不缺乏丰富的生活,但还需要教者引导学生用双眼去观察生活,再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描绘生活,学生的习作才会呈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不同色彩。
3.1自由表达、释放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教者要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力求在学生“情”与“写”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提供机会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的奔涌,敞开心灵感悟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释放真情。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已成了全国上下焦点。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一分子,可以做些什么?“写一封信,给医务工作者,慰问他们!”“写信给患者,让他们有信心战胜病魔。”……当学生热情被点燃,语言与文字成了他们宣泄自己情感最好媒介,一节课后,学生作文已成稿。
教者要学会抓住各种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手中的笔来表达真情实感。
3.2生活评价,导向激励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者,但他们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写出的文章也各有特点,每一篇都是一个学生美丽的梦想、稚嫩的心声,正所谓“文如其人”。所以在评阅习作时应充分尊重个性,培养个性,提倡个性写作。
我班有叫周磊的同学,他喜欢把自己平时所见、所想用诗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虽然稚嫩,但轻松活动。我抓住他语言个性及特殊的表现出来,经常鼓励他,并及时指导写诗方法,于是,他兴趣大发,不断有佳作出现。
学生的习作是学生思想和感情的表达,教师要尊重他们劳动,懂得欣赏他们,要把眼光放在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即使文章很差,也应沙里淘金,点滴肯定。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作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生命体验,也让作文有了源头活水。因此,习作只有和生活联系,作文教学才会变得魅力无穷,才会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