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生素不良反应及合理性用药分析

2018-04-23 01:35江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我院剂量

江涛

【中图分类号】R16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02

抗生素是临床常用药,具有干扰其他细胞发育的功能,抑菌效果显著,在疾病治疗中的使用频率较高,研究报道显示近年来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的情况明显增多,给患者造成了二次伤害[1]。因此对常用抗生素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性用药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改变常用抗生素应用现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2]。现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因使用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共收治126例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6例患者均符合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诊断标准,且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其中男性患者71例(56.35%),女性患者55例(43.65%),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8.70±8.22)岁。

1.2 方法

对126例出现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不同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使用药物种类、受累系统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12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1例(56.35%),女性患者55例(43.65%),男女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9,P>0.05),51-65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14-30岁、31-50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使用药物种类情况 在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种类中,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受累系统及症状表现情况 皮肤时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主要受累部位,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6例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发现51-65岁中老年患者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这与中老年人体质下降、合并基础疾病有关。头孢菌素类是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抗生素种类,头孢菌素类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性,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不良反应症状以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肤反应为主[3]。

抗生素多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保证抗生素发挥最大效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抗生素,严格掌握各种抗生素适应症,治疗前进行药敏试验,确保对症治疗[4]。用药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部位选择剂量,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剂量过大会造成毒性反应,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剂量过小无法在短时间内杀灭致病菌,也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因此需要严格监控给药剂量[5]。如果单一用药达不到治疗效果,可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细菌耐药性。

综上所述,临床应当对常用抗生素不良反应予以高度重视,合理、科学、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减少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林郁,蒋倩,黄富宏,等.某综合性医院抗生素應用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5):82-83.

管应梅.讨论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合理使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630-1631.

焦禹豪.134例临床常用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0):82-83.

孙夫东,王振英.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病例资料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4):20-22.

罗桂珍.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应对措施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5):107-108.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我院剂量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中心摆药的效果评价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用药剂量:老年人≠成年人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头孢菌素,四代一定比三代好吗
多服药VS少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