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炬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正如故事里优秀的妈妈那样通过训练,孩子养成了好习惯。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怎样培养他们形成好习惯、戒除坏习惯呢?
一、建立团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个人能力的集中体现,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终形成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整個集体综合效率的不断提高。
1.营造氛围。打造团队文化是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营造浓厚的班队文化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有效途径。我在几年的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设置好集体奋斗目标。目标可以是阶段性,本周的,本月的,本学期的,或者是校运会、朗读比赛中的目标,各个阶段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目标是引领全班学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具有无可比拟的向心力;②凝聚集体智慧,打造班级整体形象。以班队会、班干部会、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通过引导,形成统一的班级标识,类似企业的OA,即给班级起一个充满朝气的名字,在班级宣传(黑板报、学习园地、环境布置等)使用统一的标识和有别于其他班级的色彩,让班级形象一目了然;③创作或选用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作为班歌,在班会课上、在集体活动上传唱,凝心聚力;④明确一个口号,要求简洁明了又寓意深刻,作为班级的励志格言,激励学生为班争光。
2.个体培养。学生个体能力是指学生个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团队建设中学生的个体能力培养是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学生个体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才能促进整个班集体的整体提升。实践中,首先,引导学生善于自我剖析,让每位学生都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处,找到自己在班集体的角色定位。其次,利用课堂内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在学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让学生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同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互助”“友好”的氛围中开展“比、赶、超”、争当“小能手”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潜能。最后,提供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才能为班集体赢得荣誉,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班中的闪光点,促进个体能力的再一次爆发。
3.完善制度。制度建设是打造班级团队的重要环节,一套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管理制度,既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总则,发扬班内民主,发挥班干部的管理职能,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制度,譬如《班级卫生管理规定》,既明确了卫生值日的职责,同时又对学生的个人卫生,乃至在家庭、社会中应遵循的卫生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积分管理》以积分的形式来推动学生踊跃争先,对学习成绩显著进步的,对班级有贡献的,在校内外获得荣誉的等等,进行一定比例的加分,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激励卡”评比活动,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儿童比较听话,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有效唤醒学生呢?我们开展了“激励卡”评比活动。
1.“激励卡”活动内容。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习惯养成双十条”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双十条”指:(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激励卡”活动的形式。
(1)红卡:每周一的班会课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比,每周每班评选出3位做得最好的同学每人奖励一张红卡。
(2)银卡:每5张红卡可以兑换一张银卡。
(3)金卡:每2张银卡可以兑换一张金卡。
(4)奖励:期末结束时获得金卡的同学学校将进行表彰,授予“学校行为规范标兵”的称号,并奖励课外书一本。红卡数量不足,没有换取银卡或金卡的同学可以累积到下一个学期。毕业班的同学毕业前由班主任收回红卡。
3.“激励卡”活动的作用、效果。
经过实践证明,以活动促进习惯的形成并养成良性循环,效果良好,在监督与被监督的约束下正如孙云晓所讲故事里的妈妈管理那样,学生能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达到不教而教,真正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应用课堂管理技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正面教育,明确要求。首先为每一位学生讲清楚学校课堂纪律的内涵:它包括“讲文明、懂礼貌、不打架斗殴、不影响他人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听取并尊重他人的课堂发言、积极而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疑而问”等。其次要有目的地训练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他们做守纪的好孩子,教给他们自我评价的方法。
2.积极评价,立榜育人。渗透自觉纪律意识心理学家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人对己的自主评价,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所以我在每堂课结束时都做一次总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注意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和每个学生的自觉纪律表现做出呈阶段性的范例性极强的评价,并树立遵守课堂纪律的榜样。如,每周一的班会课,首先总结上周学生表现情况(文明、纪律、卫生等),表扬遵纪、有进步的学生,指出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措施等,针对比较严重地作严肃批评并改之,通过一系列评价、立榜,学生心服口服,乐于接受管理,班风学风正。除此,如下方法亦可:(1)重视课前5分钟;(2)告诉学生本节课学习任务;(3)实时监控课堂;(4)以身作则;(5)非语言提示;(6)环境控制;(7)低调处理严重的纪律问题;(8)照章行事;(9)传递正面信息“我希望你……”(10)使用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11)不要吝啬你的表扬;(12)努力喜欢每一个学生;(13)把课上好。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学生的习惯何愁养不好!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养成良好习惯亦是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