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8-04-21 07:09郭一建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郭一建

【摘   要】 新时代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飞跃,更加体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同时也对探索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Soci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uo Yijian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new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ng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s conduciv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umber of employment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a qualitative leap and more social work.

[Keywords] social work major; talent team trai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依据与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战略部署并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此《决定》还指出要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以提高社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2018年9月,教育部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向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体学生致信,明确大学生是新时代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与见证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并将其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服务有效结合,探索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中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模式[1]。

2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初探索

2.1  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先进理念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实践

我们应该看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全方位的、人性化的、可持续的。第一,全方位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堂讲授、实践教学、技能测试、网络学习、线下互动、专业实习到论文写作,都要展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轮驱动,优势互补,一同前进。第二,人性化体现在: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其“助人自助”的价值要求突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激发学生积极创新创业,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团结协作能力,更能体现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造者与推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这些都充分体现出社会工作中尊重、平等、服务、共情等理念。第三,可持续的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是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的教育工作,应该贯穿在高校教育体系的整个链条,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明确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从高速度增长变成高质量突破,寻找到一个适合本土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新路子[2]。

2.2  在多元化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服务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比如,在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开展专业实践与服务中,个案工作要求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尊重、包容、接纳、同理心、保密等处理原则,面对多元化的服务对象需求,更需要专业学生加强自身对个案工作的责任心以及提升相关问题不同解决办法的创造力;小组工作考查专业学生在小组过程中互动互助的协作能力,尤其是工作者对小组成员个人行为改变、心理机制恢复、社会功能改善等方面,工作者彼此之间交流、分享与合作便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创新创业技能;社区工作考查专业学生对社区工作方法中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行动、社区服务等方法地充分运用,更加侧重考核学生对宏观政策与微观服务二者之间的整体把握与有机结合,这些对于当代大学生积淀合作意识、大局意识、战略意识的创新创业精神奠定基础。创业者的个人品质将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社会声誉和未来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 诚信决定企业的成败[3]。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中特别注重的“公益精神”与“工匠精神”,这与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创新创业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2.3  打造“理论学习-行动实践-人格塑造”全程参与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层次:针对不同年级及不同阶段的专业学生,搭建具有学科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形式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形成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技能,激发创新意识,增强行动能力。这一层次主要配合各类科技竞赛、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专业见习与实习、学术论文撰写等环节巩固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技能。第二个层次: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进行优势互补,创建创新创业团队,配备专业方向对口的指导教师,在学校层面建立政策扶持、空间交流、项目合作等互助平台,力图孵化出成熟有力的创新创业团队。这一阶段,一要注重专业人才创造力、合作意识、行动能力与公益精神的塑造与培养;二要建立创新创业社会支持网络,在工具性支持比如政策倾向、资金扶持、校企合作等环节上加大输血,更要在情感性支持比如指导教师辅导、团队成员协作、心理导师疏导等环节上积极造血,这也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三个层次:无论是在理论学习中还是在行动实践中,教师都应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一种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后起勃发等韧劲儿与耐力,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估与督导机制,创造尊重、平等、共融、开放的创新創业氛围,带领学生认知到参与过程中自身品格与素养的修炼以及学习能力、执行力、价值观念的熏陶最为重要,而不仅仅以最终成果作为衡量个人前程的唯一标准。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突出专业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与创造性。

3  总结

新时代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融入进来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探索高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还需要全社会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地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纪霞.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92-93.

[2] 胡金焱.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与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8,(7):7-11.

[3] 梁康建. 当代大学生诚信创业教育的途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04):63-6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