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基于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模式视角

2018-04-21 01:38王秀波
传播与版权 2018年2期
关键词:非常态韦斯特拟态

王秀波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大众传播的活动之一,属于大众传播范畴。笔者运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概念模式视角解析大众传播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一、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大众传播概念模式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在《传播研究的概念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大众传播概念模式。该模式建立在纽科姆的ABX模式基础上,并引入选择性心理,它强调信息反馈的重要性,揭示了大众传播的复杂性和信息选择的多样性。

该模式包含五个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图中,X代表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事物或事件,A代表有目的的传播者,发布关于X消息的组织或个人,C代表大众传播中的媒体组织或个人(把关人),B代表受众,X'是A传递给C关于X的信息,X''是经媒体组织C加工后传递给受众B的信息,X3C代表大众媒体通过对X的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F表示反馈,其中FBA是指B对A的反馈,FBC是B对C的反馈,FCA是C对A的反馈。

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的启示

(一)拟态环境影响受众对客观世界认知

从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中可以看出,受众对于客观世界或事物X的认知来自有目的传播者A或者媒介组织C传递给他们的信息,这种信息是经过A或C选择、加工后的信息,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将这种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不是真实的客观环境称之为拟态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越来越依赖媒体,依赖拟态环境,尤其是对于超出自身经验范围内的事物、事件的认知,只能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去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人们认识到的事物、事件乃至现实环境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客观世界中真实的事物、事件、现实环境,而是大众传播媒体构建的媒介事物、媒介事件、媒介环境。近几年大众媒介关于城乡关系、警民关系、医患纠纷、城乡关系、师德等负面报道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导致当前城管、警察、医生、教师、官员,在网络上形成弱势群体“黑五类”形象。人们下意识地将大众媒体报道的非常态的社会现状当成他们的现实社会现状,从而形成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形成刻板印象。提到教师不少受众联想到的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殴打、猥亵幼儿、潜规则学生等非常态的负面形象;提到“白衣天使”医生想到的不是救死扶伤,而是“红包”“唯钱是图”等非常态的负面形象。

2017年5月,一则中国女留学生毕业演讲的新闻引起网络热议,演讲中女留学生发表的关于“美国的空气又甜又鲜,中国到处雾霾,须戴口罩出门”等言论受到众多网友的抨击。事实上雾霾特别严重、须戴口罩出行的只是极个别城市。大众传播媒介对雾霾铺天盖地地报道使部分人将媒介所报道的非常态的社会现状当成所处社会现状的全部,将拟态环境当成了真实的环境,并形成刻板印象。

从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中可以看出,X'和X''只是X中的一少部分,并非全貌,受众往往将其当成真实的X,并形成对X的认知。

(二)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影响大众传播效果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大众传播概念模式强调信息反馈的重要,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A、媒体组织C根据自身的需求从X中挑选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大众媒介传递给受众B,受众B并非如A或C所愿对他们传递的信息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是通过自身的选择性心理对信息进行筛选,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对他们有用的、与他们认知一致的信息,而舍弃那些他们认为不感兴趣、没有意义的信息。受众B对信息选择的结果直接影响A或C对X的传播效果。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倘若A、C传递给B的信息符合B的需求,就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B通过FBA、FBC对A、C进行反馈。如201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生动具象地讲述了8位不同领域的普通工匠艺人的平凡人生故事,弘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以鲜活的表达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节目播出后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社会反响热烈。该节目组C选择了符合受众B选择性心理的信息,使B生理、心理达到平衡,获得满足,因而此节目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目前电视新闻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的问题

(一)强调典型性,缺乏普遍性

为了纠正媒介报道构建的非常态化的不良社会现状,当前的新闻故事选题过于强调典型性,往往选取非常态化的事物或事件,甚至采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放大了事物或事件的形象。如为纠正教师的不良形象,媒体往往讲述某某教师为了教育事业献身的故事……类似的故事虽然很感人,树立的事物或事件形象很高大,却让受众感觉离自己很遥远,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强调宣传价值,忽略受众需求

媒体是党和人民以及政府的喉舌,肩负舆论监督和引导的职责。但在讲述中国故事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宣传价值,不考虑受众的需求,忽略受众的喜好和感受,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枯燥无味,无法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甚至引起受众的反感。

(三)缺乏创新理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当前讲好中国故事在内容创新、表达创新、手段创新等方面较为缺乏,有待加强。

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一)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力求创新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往往将大众媒介报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当成真实的客观世界,认为大众媒介报道的非常态社会现状是他们生活中的现实社会现状的全貌,从而造成对真实世界、现实社会现状认知的偏颇,并形成刻板印象。如大众媒介对老人摔倒讹人事件的频繁报道,使很多受众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摔倒的老人不敢扶起;大众媒介对医患纠纷的大量报道使很多受众害怕进医院,现实中遇到医患纠纷不做调查几乎全偏向患者,指责医生;大众媒介对雾霾铺天盖地地报道,使一些不明实情的受众误以为中国处处是雾霾,不戴口罩无法出门……事实上这些并非是现实社会现状的全貌,受众将大众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等同于现实的社会环境,这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违背了传播者的初衷。

讲好中国故事,从还原真实的社会环境开始,从大众媒介报道的非常态社会现状中寻找选题,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尽量缩短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距,帮助受众对客观世界形成全面、正确的认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中国有严重的雾霾地区,中国更有空气清新的地方;社会有少部分“见死不救”“唯钱是图”的医生,更多的是兢兢业业、救死扶伤的医生……讲述现实生活中普通的百姓真实的生活,还原真实的客观世界。《大国工匠》用工匠艺人平凡的人生故事展现了不平凡的匠人精神,打破了以往受众对中国人金钱至上、唯学历论等刻板印象。

(二)加深受众的刻板印象,做精做深

讲好中国故事,从大众媒介报道的常态社会现状中寻找选题,加深受众对事物、事件正面形象的刻板印象,并以此形成品牌或树立形象。

如提到江西,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人们下意识地联想到景德镇的陶瓷,江西广播电视台2016年创建了全球首个以推广陶瓷文化为定位的专业化电视频道。开设《中国陶瓷报道》《china陶瓷频道美术馆》《陶瓷大观园》《瓷珍中国》《陶瓷世界》《藏天下》《瓷珍学院》《大国之艺》等栏目,全天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出。作家胡平的《瓷上中国》将景德镇置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多重坐标系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工艺等多个角度探寻这个千年瓷都,为世人了解瓷文化、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①姚亚平:《〈瓷上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2014年8月26日第24 版。

(三)深入挖掘受众需求,讲受众身边的故事

受众是大众传播过程的终端,是故事的接受者。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深入群众,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明确受众的关注点,根据受众的需求并结合传播者需求确定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方式。

山东齐鲁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拉呱》,用山东方言生动活泼地讲述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有血有肉的故事,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节目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一直以来深受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四)朴实还原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社会正能量,还须朴实还原中国故事。从群众中寻找时代主题,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老百姓平凡的生活故事,通过“小人物,大情怀”的表达方式弘扬普通老百姓的正能量,震撼受众的心灵,加深他们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尽量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X。

如走平民故事的路线美食类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它以中国各地普通的劳动人民为主人公,讲述美食与劳动人民及民俗文化间的故事。通过详尽地介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手艺,质朴的语言描述非常“接地气”的普通老百姓平凡的日常生活,展现中国的人文情怀以及乡土风情,歌颂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勤劳勇敢、节俭朴素、不怕吃苦的优秀品德。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大众传播概念模式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拟态环境对受众认知客观世界的影响,以及受众选择性心理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好中国故事须减少大众媒介报道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受众客观世界认知的影响,帮助受众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现状的全貌,同时深入挖掘受众的需求,剖析受众心理特点,讲述受众爱听、爱看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好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黄妍.借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分析媒介对受众认知的改变[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74-76.

[3]孙金岭,于慧丽.《大国工匠》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传媒,2015(11):42-44.

[4]李叶青.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J].视听,2017(3):72-73.

猜你喜欢
非常态韦斯特拟态
韦斯特罗斯新旅游中心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夺爱计
“侃爷”迷惑操作看呆网友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非常态下的信仰展现:一个豫东北村落的节日禁忌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