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性”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

2018-04-20 08:38陈丽霞
艺术评鉴 2018年5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表现

陈丽霞

摘要:写意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艺术的深层次内涵,往往谈到写意我们都是会引用文人画来谈,但是写意精神以及表现手法在工笔人物绘画中亦有表现,并且中国绘画艺术率先成熟就是表现在工笔人物画方面。具体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如何体现,以及工笔人物画如何结合写意技巧与精神亦是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写意性”   工笔人物画   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052-02

“写意”是中国画史上的老话题,但是无可争议的是它既包含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又是一种形式语言。写意用于画学上若推其根源,则是始于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了宋代和尚仲仁作画的故事:“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出一家,所谓写意者也。”但是美术史论家也认为写意绘画则是始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也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从张彦远的记载我们可知,写意就是以中国哲学为文脉,尤其是道家文脉與禅宗文脉。“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亦是道家“得意忘言”;禅宗的“顿悟”,即主客观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强调了心的作用,将笔与心进行圆融,做到无拘无束,最后形成具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而并非是对大自然的忠实描写。庄子解衣般礴的故事即是对主客观对立统一的表达,做到对内在精神的把握。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就是要做到“破除诸相”而“直入如来地”。文人画的精神即是写意精神,以书写性与破除诸相而传达最高的精神气质“道”,即内在精神自然而然的流露。强调写意性的文人画一出,即开启了对画院强调工细造型、鲜艳设色工笔绘画艺术的排斥,人物画在画坛的主导地位被山水画所代替,写意山水绘画成为文人画坛之大宗。宋元以后,院体绘画与文人绘画沿着两套话语体系发展,但是两者之间却拥有着共同的发展源头。《周易》有云:“立象以尽意。”所以事物形象的意义即在于“意”的传递,而写意绘画与工笔绘画其意义都是“以尽意”,只是在哲学追求上,一个是追求“无”,另一个则是追求“有”。其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中国工笔人物画所追求的深层次内涵亦是写意精神,通过线条、色彩、造型、意境的营造强调对写意精神的追求,即庄子所言的由技入道。

写意精神中重要的特质就是追求自由性,做到无拘无束。《庄子》中记载了解衣般礴的故事,所谓“解衣般礡”就是指不受外界干扰,无拘无束,最后达到主客观统一。线是人物画之骨,是人物生命的基础。而想要通过工笔人物画传达写意的精神气质,那必然要追求线条的自由性,将法度与自由进行融合。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图》即是代表,画面中的高古游丝描紧劲连绵,随风飘逸,这就是魏晋风度,一种自由心境的回归。工笔虽有法度,亦可有风度,而潇洒自由的风度即是对写意精神的追求。

 “意”,《说文》云其为“志也”。《春秋繁缛》云:“心之所谓意。”所以“意”即是人的内在精神品质,写意即是写事物的内在精神品质。绘画作品则以象立意,而工笔绘画则是以工细的手法立意,尤以工笔人物画立意最难。顾恺之有云:“凡画,人最难。”画人之难就难在传神。顾恺之又云:以形写神。所以以主体把握客体内在精神品质是艺术的最高价值追求,而如何把握顾恺之则提出了“悟对通神”。南北朝时期的另一位艺术理论家谢赫则认为人物画的最高追求为“气韵生动”。所以工笔画所要把握的不仅仅是客观对象外在形态的准确性,还要内在精神的准确性,而这就需要以心会心,以艺术主体之心把握客体之意,以意传象于画面之中。所以工笔画之象为“意”之象,就是要做到画面的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可谓是工笔人物画的最高要求,所谓气韵即是“生气”与“韵律”的组合,通过由形似到神似这一审美锤炼的过程而达到效果。神的把握需要对艺术客体中意的把握,那么就需要改变完全描摹客体之外形,需要通过观察而体悟,从而达到以意象造型去把握客体之神韵。由此可知,工笔艺术创作需要以形为切入点,通过体悟对象之意而随意赋形,从而直通人物神态,达到工笔人物画的气韵生动。

中国艺术之色彩讲究“随类赋彩”,“随类”并不是西方艺术中对自然色彩瞬间的把握,而是对自然界永恒状态的追求。工笔艺术之赋色亦有严格之法度,但是随着写意绘画之发展,工笔艺术亦吸收了写意笔法,将率真的赋色手法融入到了工笔人物画之中。在笔者的作品中(图1),即是以写意性的赋色手法与工笔绘画艺术进行融合,通过自由的赋色语言烘托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以意象造型去把握客体之神韵,通过体会对象之意而随类赋彩,充分扩展了人物画内涵性的表达。

意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即艺术作品中创造出来的意境所包含的韵味与情调,是充分融合客观物象与主观情趣的基础。意境之于工笔人物画,指的是艺术家在表达自身思想情感时充分利用物象描绘的方法,它是对客观物象的超越,不仅能够再现相关物象给予人们的直观感觉和情感,同时还能够给予人们一定联想的空间,并同艺术家在思想上形成共识。

对画外之意的追求是工笔人物画的一大特点,同时还需要通过画中的内容给予人们充足的联想空间,在一虚一实间给予人们表达情感的空间,这就是意境。因此工笔人物画家必须具备较强的画面经营能力,能够将画面创造与“写意性”进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绘画能够将画家深刻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在突出“写意性”的过程中,传统客观物象的局限性被打破,画家拥有了意境创造的主动权,而观赏者也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想象空间。

研究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特征可以发现,创作当代工笔人物画时,“写意性”是不容忽视的。从工笔人物画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家可以各持己见,而从工笔人物画的思想内容、语言技法和意识上将“写意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实际创作工笔人物画的过程中,画家在对想要表达的物象进行把握时,应从运笔、线条组织、概括形象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笔人物画中将“写意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笔人物画不仅仅能够实现表面形似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画家自身的特点、格调以及思想透过作品展现出来,为构建无穷的工笔人物画意境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已经从表现技法、创作构思以及表现题材等多个层面对当代画家产生了影响。“写意性”特征的继承和发展,为各种新形式语言和技法的产生奠定了良好基础,更成为工笔人物画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笔人物画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其所传达的内涵不仅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同时也更加具有深意。

近年来,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写意性的创新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是人物造型趋于意象化,更注重意味的表达,笔者的作品《寧静的夏天》即是一例(图2)。笔者将画中人物的头部处理成直线型,两个女孩的造型上凸显了强烈的构图方式,更加突出了“形”的趣味性和意象性,这件作品像它的名字一样,让长久累积心底的一种静谧与孤独的心境得以诠释,敞开心灵,直面自我,以此抒怀。第二方面是线条的写意性和用色更具有写意性,比如《宁静的夏天》这幅作品在染色时完全打破了人和物的边界,可以把相邻的两个物件连起来放在一快色墨中处理,从整幅大空间的尺度去把握色彩和墨色的位置,冲破了线的束缚,使整幅创作浑然一体。第三方面是画家意象的表达。“写意”不仅是作为一种技法更是一种精神,其精神根植于传统哲学之中,所以思想境界成为画家所追求的对象。明代董其昌言:“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读书是提升自身品格,从而提升画品的重要手段。工笔画要想融入写意性,那必然要提升艺术家的个人精神品格。面对客体,画家的内心深处要产生深刻的体会,做到“悟对通神”,通过以形写神的手法将客体描绘出来。当代画家张见就是一位颇有见地的善于表达心中之象的画家,他的画朦胧、神秘、戏剧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绘画语言系统。他弱化了线的力量,通过对某一意象的联想、回忆,用当下的视野去融合重构,表达了一种中国化的当代艺术思想,达成中西、古今、新旧之间的默契与暗合。

综上所述,如何创作出集“象”与“韵”于一体是工笔人物画,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家所肩负的任务。对此,工笔人物画家应对写意性这一艺术特征要产生深刻的认知,并努力将其融入到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当中,从而将画家的思想、意境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赋予工笔人物画以生命和活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进行新的表现技法和艺术思想的探索,并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来不断提升工笔人物画家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的工笔人物画艺术得以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表现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