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20 05:18江垣德
现代农业装备 2018年1期
关键词:双高机具甘蔗

○文/江垣德

江垣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副局长。先后主持或者参加了多项农业科研推广项目,曾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二等奖、三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广西地块小而散碎、丘陵坡地居多,蔗农传统的窄行套种习惯使得甘蔗机收难以推行。制糖设备老化、昂贵的技改成本使糖厂也不愿意配合甘蔗机收。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核心不仅仅是机器,还需要土地规模化、水利化、甘蔗良种化及农艺改进等配套措施的跟进。

甘蔗机械化取得的成绩

为了推动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广西区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文件,围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了“双高”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探索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可行之路,“双高”基地的建设是用规模化经营和全程机械化破解甘蔗产业困局的最佳和最有效途径。在“双高”基地内,平整土地,将坡度15°以下的坡地降到13°以下;推进土地流转使甘蔗田大块化、规模化;修建机耕路、铺设滴灌管网、进行深耕深松、种植良种化,从而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这样每亩甘蔗的生产成本可减少750元,甘蔗单产可增加3~5吨、糖含量从12%可提升至14%。

目前广西“双高”基地建设已完成256万亩。“双高”基地耕作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双高”基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双高”基地的建设使得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快速增加。2015—2016年榨季进行机械收获作业联合收割机达到394台,增长了25%,具有开沟、施肥、覆膜等功能的甘蔗联合收割机达1 400台,增长40%,另外还推广精准作业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100多套。到2017年,广西大型拖拉机200多台,增加100多台,增长率100%;联合收获机300多台,增加100多台,增长率50%;联合种植机2 500多台,增加500多台,增长率25%;卫星导航系统200套,增加50套,增长率33%。

2017年,广西甘蔗耕种收机械化率46.1%,提高2.7个百分点,机耕率98%,提高1个百分点;机种率45%,提高6个百分点;机收率8%,提高1.5个百分点。“双高”基地的机耕、新植蔗实现了机械化。“双高”基地机收率15.2%,提高了4.2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初步探索了一些机械化生产模式,比如南糖模式、思源模式、东亚现代农场模式、博东山区集运模式等,其中东亚现代农场模式,开始系统解决各环节影响机收的不利因素。

这些成绩的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支持与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7月1日,广西政府在关于促进糖业可持续发展意见中提出要建设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耕作机械化、水利现代化的糖业基地;2014年初,广西党委、政府又正式决定建设500万亩以生产机械化为引领的高产高糖糖料基地即“双高基地”。2016年1月7日,广西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双高”基地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了“双高”基地全程机械化的具体目标、工作要求和推进措施,2016年6月17日广西政府办公厅又在南宁组织召开了全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座谈会,体现了自治区政府对推进“双高”基地建设、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决心和信心。从这一系列的决策中,都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6年,广西自治区甘蔗生产机械除获得中央补贴资金外,自治区还按中央资金补贴额的15%进行累加补贴。《广西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2016年调整)》显示,1台机器小时生产率≥2.5亩或≥12.5吨、功率≥120 kW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中央财政补贴40万元,再加上自治区补贴25万元,合计高达65万元。

此外,为了推进甘蔗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广西还规定,2016年实施年度内,规模种养大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享受中央补贴资金总额的最高限额保持不变,但从事甘蔗种植生产的规模种植大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享受中央补贴资金总额的最高限额调整为:规模种植大户200万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500万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企业1 000万元。

2017年6月,财政部、农业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出台了《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同时广西出台了《农机购置租赁融资贴息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户购机热情。

对近几年甘蔗机械化发展做以总结,主要是从推广技术层面展开甘蔗生产机械化工作。推广合理的土地整治技术,什么是合理的整治技术?我们认为能扫除影响机械高效作业障碍的整治技术,就是合理的土地整治技术。小块拼大块技术、平地技术、各种障碍物清理技术、合理的机耕道路技术、合理的缓沟排水技术、推广合理的农艺技术,既能保产量又能保机械高效作业的技术,就是合理的农艺技术。合理的土壤改良技术、合理的良种选用技术、合理的种植技术、合理的施肥管水技术、合理的蔗叶还田技术、合理的宿根管理技术、推广合理的机具配套技术,能确保总体效益最优的技术,就是合理的机具配套技术,包括用什么机械、马力多大、配套什么机具、如何作业、大中小如何配置等。推广合理的生产经营模式,能让多方共赢的模式,就是合理的生产经营模式。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可高效作业的面积不大,作业效率低。广西60%的蔗地为旱坡地和丘陵地,由于土地整治还不到位,有的机耕路和水利设施设计不合理,种植行距、种植品种、中耕培土不适应,致使广西甘蔗机收作业效率很低。比如凯斯4000,在国外每天可以收300~400 t,而在广西作业最高是120 t,一般只有50~80 t左右,作业效率不到国外的一半。

二是接受度不高。制糖企业更愿意接受的是整杆式甘蔗,对切段式甘蔗接受度不高。全区共103家制糖企业,进行切段式原料压榨前工艺改选的仅仅有7家,占比不到10%,而且在车辆运输的调配、绿色通道的设计、扣杂率的设定、运费优惠等问题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是盈利难度很大。由于甘蔗联合收割机价格比较昂贵,作业效率又尚未充分发挥,而且雨天多,导致榨季作业时间严重不足。甘蔗连片面积小,转区作业多、成本高,机具配件贵、维修成本大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广西机收甘蔗盈利压力很大,目前广西还没有任何一家专门从事甘蔗收获机械的企业或者合作组织是盈利的,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甘蔗收获机的推广应用。据统计,2015年全年大型机械真正能够下地的时间只有30 d左右,原来统计的数据大概是一个榨季应该是60~70 d,但是现在有一大半的时间没办法下地作业,所以影响很大。

四是培训不到位。2015年广西工信委立项扶持南宁糖业和农垦金刚农场购买了45台切段式联合收割机,由于培训不及时、不到位,仅仅有12台联合收获机能够正常下地作业。

五是产区需求缺口大,先进适用的高效机具不多。根据统计,2016—2017年广西230万亩“双高”基地符合联合收割机作业要求的面积是84万亩,按照每台收割机每个榨季平均作业1 300亩计算,大概需要600台左右的联合收割机,目前我们只有150台左右,还差450台左右,到500万亩“双高”基地建成以后,广西大概需要4 000台左右,加上非“双高”基地的需求,大概总需求是6 000台。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这个产区机具缺口非常大,尤其是性价比比较好,又比较适合本地地质,群众比较欢迎的机型。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利用好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统筹协调,系统研究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将薄弱环节机具纳入《中国制造2025》研发重点,在广西建设长年滚动种植、多模式种植的大型田间试验与检测基地。

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要推进广西甘蔗机械化发展,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务必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是全面实行关键环节的作业补助;二是对“双高”基地进行升级改造;三是以糖业企业为主导创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四是强化机械化服务体系,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利用信息化进行农机作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精准自动导航技术是推动甘蔗生产高效作业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觉得要出台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政策,强化农业机械化主体建设,与此同时,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动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五是采取措施解决田间转运难题,要尽快落实转运机的补贴政策;六是实行切段式甘蔗运输补贴政策;七是实行糖厂进料槽改造补贴政策;八是支持整杆式收获机研发攻关。应该鼓励整杆式集约化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共赢,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避免大家在低水平低技术上重复投入,要引导企业在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效益性方面加强整杆式的研发攻关。这是因为广西夏季雨天比较多,整杆式收获机是不可缺少的补充机具,否则如果全部用切段式收获机的话,制糖企业就会断炊,断炊一天的损失量是很大的,整杆收获机我们认为是广西不可或缺的甘蔗收获机具。

甘蔗生产机械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环节、因素很多,而且基础又十分薄弱,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广西甘蔗机械化宜机化改造是最突出的主题,糖业企业已经成为最突出的主体,精准扶持引导是必要手段。只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持续发力,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猜你喜欢
双高机具甘蔗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甘蔗的问题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