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流传

2018-04-20 03:01:22陶文瑜
苏州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丁先生金坛书画

陶文瑜

汪鸣峰书法

诗人丁古萍先生。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构想,反正我以为“诗人丁古萍先生”就是最好的表达。

三十多年前,我也写作诗歌,地方上有个诗歌学会,大家在一起活动,就和丁古萍先生有了交往。

现在电视上反映地下党的电视剧许多,谁能够想到,丁先生曾经是那一些明争暗斗血雨腥风中的一员呢。许多年前的《苏州杂志》上,还刊登过他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型,创作的文字《智取城防图》。说的就是他夺取苏州城防图的故事,当年他还在青岛警备司令部夺取过《青岛城防图》。这是作为地下党很了不起的功名了。然而我们相交的时候,丁先生只是一个热情而纯粹的诗人,积极地参加各种诗歌活动,不断写稿投稿,好像当年的风起云涌只是他人生的虚晃一枪,而诗人才是他彻底完全的身份。

80多岁的丁先生有点老年痴呆了。病榻上他还不忘记要家人替他订阅《诗刊》。杂志到了就心满意足地翻读,其实这时候他已经不能明白眼前的白纸黑字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我之后和诗歌渐行渐远,三十多年来和丁先生几乎再没有交往,旧事重提,因为诗歌,我觉得我们是很知己的朋友啊。

沈华先生是苏州总工会的领导,爱好诗歌创作,还爱好书画。我们基层工会的工作无非就写写画画,发发电影票,上级机关竟差不多大同小异。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沈华,沈华只是笑笑说,其实工会还有许多的工作。

刚巧我也是一个书画爱好者,所以笔墨交往就多了。沈华原来的书画,体现的是学习书画的态度,而近几年的作品,体现的是对于书画的观点和想法,这是很了不起的成长,

沈华的诗歌,我读得不多,感觉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心思和情感,比较让我温暖,诗中的人物是我从前的长辈、同学和邻居,我的心里对他们产生了牵挂。沈华的表达不复杂,却丰富而有张力。它让我自然联想起丁古萍先生,但在叙述上,比丁先生更加流畅明快吧。

沈华是丁古萍先生的女婿。

我和沈华初次相识的时候,微笑地说,我的辈分可是不小的啊。沈华在追求丁先生美丽贤淑的女儿的时候,我和丁先生在一起满怀热情地写作诗歌。

沈汀是沈华的孩子。

有一天沈华带着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来青石弄,说是他的孩子出版了一本诗集。

沈汀在美国读书,学习和生活似乎已经和诗歌毫不相干 了,因为这样的外公和父亲,诗歌就是他当年住过的老宅吧。

三十多年前,诗歌学会没有专职人员没有活动经费,文联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吧,活动什么的全凭借大家热心。当时丁古萍先生有个亲戚在金坛当领导,大家组织了去金坛笔会,晚上和外地诗友交流,我写了一首《比如唐朝》,现在再读,基本上是很一般的诗歌,就是一个意义吧。

比如唐朝

诗歌仿佛重大节日

七月里

孩子们团坐于荷花之中

笑盈盈似精彩的绝句

比如你不写诗

我们在一条街上

擦肩而过

诗歌成了

吸剩的烟头

乱扔烟头的诗人

在果壳箱附近

接受罚款

比如唐朝

独在异乡的陌生人

随便说一个

李白之类的名字

就有手伸过来

将他牵回家去

猜你喜欢
丁先生金坛书画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10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02
古寨奇遇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
美食(2017年10期)2017-10-18 01:46:51
小小书画廓
古寨奇遇
古寨奇遇
故事会(2016年16期)2016-08-23 08:14:07
金坛茶叶 香飘海内外
丁先生二三事
书画
天津教育(2009年6期)2009-07-22 0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