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国家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

2018-04-20 09:30王根茂柏智勇谭益民张双全
关键词:试点区贡献率文化遗产

王根茂 ,柏智勇,谭益民 ,张双全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 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4;3.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 株洲 412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优秀结晶,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和保护,尤其是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这种所在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方。我国众多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方面,于雪[1]以本溪市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她认为应从商品开发、旅游演艺、节事旅游等方面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吕妍沁[2]通过对中国非遗国家公园创设的研究,提出在传承视野中的产业化开发模式。张敏[3]通过对游客需求特征和休闲场所的需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成都非遗国家公园市场上的定位。杨洪等[4]在湖南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旅游开发的张力。刘宁[5]提出利用高校文化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王焯[6]认为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提高非遗保护的理论水平。陈师鞠、徐妙妙[7]建议通过建档等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星光、贾兵强[8]研究了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即合理的投入机制,完善的保护体系,科学的保护理念和完备的法律保障。宾玉洁、贺小荣[9]针对生产性保护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框架与策略。李烨、王庆生、李志刚[10]在对非遗旅游开发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非遗旅游开发风险进行评价。另外有学者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11-18]。杨帆、陈恩虎、齐先文[19]分析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活化。唐黎[20]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状态的评价方面:许多学者通过建立模型,定量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状态,分析濒危等级及濒危状态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1-28]。

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濒危程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实证进行分析,而对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这一特殊保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则较少。对国家公园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符合国家公园建立的目的,有利于国家公园资源的全面协调保护和发展。以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来研究影响国家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影响因素,为其他国家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借鉴。

一、研究地概况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试点区)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该县东侧毗邻新宁县,北与武冈市相接,西北与绥宁县接壤,西与通道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资源、龙胜县接壤,距省会长沙约430公里,距邵阳市约 200 公里。位于北纬 25°58′~ 26°42′,东经 109°58′~ 110°37′之间。试点区整合了原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共四个国家级保护地[29-30],新增非保护地但资源价值较高的区域,通过碎片化整理,形成了一个区域及一小块飞地,总面积为635.94平方公里。

试点区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范围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国家级体育遗产2项。如表1所示。

表 1 试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

二、研究设计与调查

为了探索影响试点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因素,笔者于2015—2017年多次跟随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编制组和试点区总体规划项目组深入城步苗族自治县考察,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等方式对试点区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拟定了部分指标,并采取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共筛选出22个指标,包括传承方式、传承人分支及数量、传承人传承意识、生存适应能力、知名度、实用性大小、文献资料丰富程度、宣传推广强度、外界关注度、产业发展程度、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市场价值大小、文化价值大小、现代技术应用程度、科学技术冲击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呈现方式多样性、受众大小、生活方式转变、社会大环境、种族迁徙、不可抗力。

在此基础上,请专家学者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来测度各项因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影响程度差异。调查问卷采用李科特5级量表,5个选项由1到5表示,数字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90.0%。

三、数据分析

使用软件SPSS21.0对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问卷总信度为0.923,KMO值为0.812,表明分析结果可以接受。通过因子分析,22个指标被浓缩为6个公共因子,其中6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是72.860%,即6个公共因子解释了72.860%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见表2。

从图1可以看出,前面6个公共因子方差贡献变化非常明显,到第7个公共因子以后,方差贡献变化趋于平稳。因此,说明提取6个公共因子可以对原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

表 2 因子方差分析†

图1 公共因子碎石

根据各因子的解释变量,结合试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影响要素评估,将6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因素、市场价值、技术创新、传承因素、实用价值、文化价值。根据公因子在不同变量的载荷差别,编制因子分析结果表,如表3所示。

表 3 因子分析结果†

在提取的6个公因子中,社会因素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19.104,即是指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呈现方式多样性、受众大小、生活方式转变、社会大环境、种族迁徙、不可抗力等因素对试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产生影响。市场价值的贡献率为17.803,即由于市场价值对其传承与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名度、宣传推广强度、外界关注度、产业发展程度、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市场价值大小等因素方面。技术创新贡献率为13.207,在现代技术应用程度、科学技术冲击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上载荷明显。传承因素贡献率为9.379,主要是通过传承方式、传承人分支及数量、传承人传承意识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实用价值贡献率为7.856,是指实用性大小、文献资料丰富程度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产生影响。文化价值贡献率为5.511,是指文化价值大小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了影响试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要因素以及因素的排行。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在对试点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拟定了部分指标, 并采取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共筛选出22个指标,为试点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提供借鉴。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一是因子分析将22个指标归为6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因素、市场价值、技术创新、传承因素、实用价值、文化价值;二是在提取的6个公因子中,社会因素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19.104;市场价值的贡献率为17.803;技术创新贡献率为13.207;传承贡献率为9.379;实用价值贡献率为7.856;文化价值贡献率为5.511。

(二)建议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针对试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力度,全面掌握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划分非遗资源质量等级,将非遗资源在重要性上等同于其它资源进行严格保护。

第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在国家公园范围内绘制非遗资源分布和保护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档案和非遗资源数据库。建立非遗资源濒危情况监控系统,实施非遗资源濒危情况识别系统,建立预警报警机制。

第三,政府主导,立法保护。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专门下设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城步苗族自治县及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相关部门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开发城步苗族自治县中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使宣传教育走进课堂。同时鼓励高校设置产学研基地。

第五,以社区为基础,加强社区文化场所建设,组织社区文化活动,重塑社区文化氛围。加强对传承人、工具、实物、工艺品、文化场所等载体的保护。

参考文献:

[1]于 雪.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3(1):48-50.

[2]吕妍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野中的产业化开发方式探索——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创设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2):207-211.

[3]张 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旅游市场分析及定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43-45.

[4]杨 洪,袁开国,黄 静.湖南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3):48-57.

[5]刘 宁.地方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4(5):5-8.

[6]王 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J].文化学刊,2008,14(6):27-35.

[7]陈师鞠,徐妙妙.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进展研究[J].中国档案,2016(6):74-75.

[8]王星光,贾兵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8(1):178-185.

[9]宾玉洁,贺小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框架与策略——中外对比的视角[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24-26,31.

[10]李 烨,王庆生,李志刚.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评价——以天津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88-93.

[11]张希月,虞 虎,陈 田,王新歌,王甫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8):997-1007.

[12]朱 赟.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与旅游开发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6.

[13]张荣天,管 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以皖南地区为例[J].旅游研究,2016,8(3):60-66.

[14]高 源.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价值研究[D].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14.

[15]苏 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9):72-77.

[16]郑乐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文化遗产, 2010,10(1):6-10,85.

[17]刘红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4(1):249-250,254.

[18]顾金孚,王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9):793-795.

[19]杨 帆,陈恩虎,齐先文. 烔炀老街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1(3):92-97.

[20]唐 黎. 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以《闽南神韵》剧院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5):96-100.

[21]阮永明.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评价与保护性旅游利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22]胡丽艳.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影响因素及活化保护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23]李明亮.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性评价与保护性旅游利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24]张菲菲.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定因子体系构建及运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25]朱振民.浅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濒危的原因[J].艺术科技,2014,27(2):119.

[26]王 娜.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与旅游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7]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28]鲁平俊,丁先琼,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态评价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11):16-26.

[29]刘 冲.城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30]刘 冲,谭益民,张双全,等.城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6): 77-80.

猜你喜欢
试点区贡献率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与对策研究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入倒计时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拱墅试点区现场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