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动手,多实践

2018-04-19 08:38蒋启勇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趣味小学数学

蒋启勇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的肇始阶段,此时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势必会造成很多同学学习困难。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形象的动手实践课堂,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来认知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直观形象;趣味

客观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初期,他们往往以形象认知为主,因此如果我们按传统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论说教,势必无法产生形象认知。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广,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根本主体,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小学生既然以形象认知为主,那我们就不妨结合实际情况来整合抽象的教学内容,让知识以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鼓励孩子们通过动手和实践来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运用的全过程。鉴于此,我就借本文联系教学实践说一说如何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提升数学认知速率。

一、情境活动,捕捉反馈

课堂是师生多边互动的过程,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了完善小学生的形象认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来设置情境活动,如此一方面可以在运用中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学习和认知的漏洞,便于捕捉反馈,及时帮助弥补。

就《元、角、分》教学来说,课堂伊始,我们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反馈课前预习的基本情况,列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不能图热闹,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重新自主组织和演示“小超市”活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经过游戏活动和组内互动提出来,讨论解决。最后,组内将解决不了的问题,共同反馈出来,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演示和讲解。这个活动环节不必时间太长,重点是捕捉学生反馈,找到共性的问题,然后为课堂启发和引导奠定基础。

二、实践问题,动手体验

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对于需要延伸的数学知识,我们需要设置动手实践游戏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切身实践来形象掌握知识和概念。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反馈情况,设置趣味的形象认知游戏活动:让同学们用教具做一个长方形,然后拽住长方形的对角,轻轻用力拉一下,我们会发现长方形变形了,成了平行四边形。这就给孩子们建立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联系。我们还要鼓励他们想想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运用了这个原理。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回答:装水果的网套;学校的折叠自动门……可见,通过形象的动手活动,能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抽象概念,并能激发他们结合身边事物来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三、综合任务,主体探究

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不是在课堂上用,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引导学生“纸上谈兵”。我们要敢于带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捕捉现实问题。以现实问题为原型,设置数学综合运用实践。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分析,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来筛选有效信息,建立数学逻辑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关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这一内容的教学,很多同学觉得内容无聊,也不好掌握。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要过多地去说统计的理论知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深入生活中来发现和实践实际问题:让学生给家里管账,做好一家人每天的生活开支登记和统计,然后到月底根据具体数据画一画统计图,并给予具体的分析。这样同学们通过实践会发现,通过统计分析生活开支,能有效规划生活,规避浪费,为开源节流提供经验根据。

如此一来,以主题任务的方式驱动学生到实际生活中亲自解决问题,这样就能锻炼他们以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从而寻找有效数据,建立数学逻辑关心,有效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趣味演绎,形象解答

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有些数学知识描述或习题解答,直接照本宣科以数学思维来解说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以形象的方式通过演示来引导孩子們,他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数学原理。

比如,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理论讲解二年级的孩子们不容易弄懂,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演示帮孩子们发散思维,掌握方法:有这样一道数学题:“鸡兔同笼不知数,有头15个,足46只,问鸡兔各几只?”让15个小朋友来演示:让兔子前腿起立,这时下面站着的腿是30只。这样我们会发现少了46-30=16只腿,那16只腿就是兔子已经举起了的前腿啊,这就明白兔子有:16÷2=8(只),那么鸡有7只。通过简单的游戏演示,给孩子们示范了新的思考方式,让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到了数学运用的妙处,达成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总之,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通过动手实际来提升小学生数学认知速率的实践分析。总的来说,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能结合这些认知特点进行调整,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展现出来,让孩子们积极参与知识体验和生成。只有专业,才能全面促进知识的内化迁移,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霞.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好家长,2017(11).

[2]缪敏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J].现代教学,2015(S1).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趣味小学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