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化学科目在高中学科中占比逐渐增重,但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下,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部分教师应摒弃原先固有的“应试”思维教育,转变课堂主体角色,把主导权交给学生,利用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提出问题、实验论证、总结要点等步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的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让化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一、 引言
社会进步,教育行业在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随之改革调整,自主学习取代“一言堂”成为新的教学方式,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旧的教育观念优点是学生获取知识迅速快捷,但缺点明显,自主学习积极性较低,对教师依赖性太强,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位置。授学生以鱼,不如授以渔,而这个“渔”在此就是自主学习方法,只有有了科学的学习习惯与方式,才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添了知识储备量。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获取知识的多少,而是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以及解决和深入了解的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发展的必要趋势。
二、 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旧的教育观念中,学生习惯于将学习重心放在课堂,对教师依赖性较强,接受知识多少几乎完全取决于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信息量大小,这很大程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化学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科目,只有学生摆脱固有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在课前预习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实践观察测量,论证研究,课后自觉复习,并在课题最后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章节要点。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拓展思维,将“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把课本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改观。
(二)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今教育模式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也发生变化,不仅限于成绩高低,而是更加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否拥有顺应社会发展进步所重视的思想素质与综合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取决于思维的学习行为,在于学生的主动意识,而学习知识的多少和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差,在这里就是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强弱来决定的。现今社会发展飞速,知识更替速度加快,学习已经是全民的终生追求目标,在未来走出学校的大环境中,自主学习将会成为主要学习方式,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从而适应社会趋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事件,而不是过于主观。所以,由此看来,只有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充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化学学习也不例外。在此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与挫折出现,比如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实验的过程频频失败,又或者化学方程式中化学价的混淆不清,这都需要耐心与毅力来克服。用顽强的意志力激励自己,在学习中主动加深了解,勤于探索,遇到阻碍时不气馁,不放弃,排除万难,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所以,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对锻炼学生意志力具有深远意义。
三、 具体方法
(一)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接受知识的多少,而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死板,课堂活动较单一,缺少灵动性,学生处于被动一方,创新能力受到压制,接受知识比较流于表面。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给予思维发挥空间,让他们发现问题,相互讨论,使课堂氛围积极活泼,加深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比如高中化学必修二的第一节《原子结构》,由于初中化学课程的稍有涉及,在此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教師可以从浅到深过渡,逐渐向高中知识延伸,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那么学生会产生疑问:原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讨论,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各组由代表进行总结。最后教师纠正并得出结论。鼓励学生再次提出问题,学生也许会产生新的疑问:原子核的内部又是什么呢?这样给学生的课后留下问题,引发思维,向课外延伸。
(二) 鼓励学生合作自主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在学习方面,相互合作才是凝聚力的体现,才会让彼此更快进步。教师应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组织4到6人一个小组,综合各个方面层次不同的学生,从性格、学习成绩、学习方法等方面突出差异性。让每小组推举一名小组长合理安排课题活动,组织组员们相互探讨合作。例如高中化学必修二《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各小组成员观察平时生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提前收集与酒精有关的饮品或调味品,带到课堂来,对其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探究发问。稍后由各小组组长进行汇总,同学间初步谈论。最后教师进行梳理整合,从乙醇、乙酸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入手,由简到繁的探究人体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油脂、糖类和蛋白质。还可以延伸到具体的化学分子结构,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告诉学生合作自主学习比独立学习提出更多问题,思考更加全面,凝聚了所有人的智慧,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会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 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学习
化学不仅限于书本知识,还是一门需要实践实验的科目,在具体实验中论证和加深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操作的机会,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意识,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例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乙醇》章节,可以在课堂中先认识乙醇的重要性质和用途,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具体化学性质,观察乙醇与钠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并进行进一步查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乙醇与金属钠有了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与热情。
四、 结束语
由此看来,社会飞速发展,为了与时俱进,将终生学习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今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预期到,未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将大大提高,化学知识更加融入生活,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仲沛.基于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下教学模式的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4(7):133.
[2]朱志平.基于高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2016(12):21.
作者简介:
曾祥清,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