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初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日益凸显出来,其教学工作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关注。但是受制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要素,该课程的实际教学价值大打折扣。本文立足于我国初中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要素,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希望可以有助于相关教学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群体;课堂教学;教学行为有效性;策略探究
一、 引言
现阶段,信息技术成为现代化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深刻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生产。基于此,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投入力度,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的推进,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基于此,探究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對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来说,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 重视课程的设置价值
很多学生通过初中三年对该学科的学习,不仅未能掌握最为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操作方面也没有什么长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校以及教师忽视了这一课程设置的重要价值,所以也并未向学生传达正确的理念与认识。特别是基于“应试教育”的时代大背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大多被一些文化课教学占用,实际用于教学工作开展的时间极为有限,所以学生很难实现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者以及教师应当提升对这一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视力度,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课时、进度、内容等要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适时转变自身的角色,从原有的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主导者”,逐步转变为各种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从而在班级内部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应当让学生们了解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同学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助力其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初中生受其年龄的限制,很难集中注意力于单纯的理论学习。如果教师未能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倦怠甚至于厌烦的心理,进而排斥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基于此,教师必须做到适时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开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中来。我们以最为基础的指法学习为例,这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相较于其他内容,也凸显出单一、重复、枯燥的特征。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于金山打字中的各种小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不断提升自身打字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为其他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尽可能使用一些探究性的学习项目,例如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多媒体作品,在团队配合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检验与应用。
四、 简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对于许多刚刚步入中学的同学来说,他们可能之前从未接受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所以往往很难理解或者是记忆一些专业的学术名词,如果教师未能给予恰当的引导,很容易使其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应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形象的语言以及活泼的比喻,降低课程内容的接受难度。我们以最基础的计算机软硬件构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许多学生从未了解过有关CPU、硬盘、软硬件等的知识,所以他们很难理解这些要素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避免直接性的理论指导,可以科学转换自身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以我们人体的器官构成以及系统运行为例,对比介绍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如此一来,有利于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某一新概念的涵义,大大提升了他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同感与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全面发掘、合理整合、科学分析、高效应用各种同其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要素,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重视实践的开展价值
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同样也凸显出实践性、实用性的特征。所以,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桎梏,从“讲台”走向“生活”。例如,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创造“小讲堂”的锻炼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走上讲台,以某一小知识为切入点,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及心得。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避免其出现“依赖”的不良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PPT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PPT为载体制作一个图文,可以以“我的家乡”、“我最喜爱的城市”、“我的家庭”等为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也实现了在实践中应用并检验真理,有利于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实践水平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实践教学的推进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相反,教师应当全面跟进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及时了解其问题所在,并给予科学的指导,从而帮助广大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状况如何,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水平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所以,相关主体应当重视这一学科的教学工作,从重视课程的设置价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简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重视实践的开展价值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教学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助力广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长春.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设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9):227-228.
[2] 熊猛.教师低效教学行为表现及对策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5,28(2):6-8.
[3] 圣红辉.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8):53-54.
[4] 王华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2):47-48.
作者简介:翁政林,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新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