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反思 促进学习深刻

2018-04-19 08:33缪碧清
考试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深刻认识积累

摘 要: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学生不断反思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才能不断地积淀、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提高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学生在做中反思、深入建构,在做后反思、深化认识,在理中反思、深刻积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精彩、奇迹的时空。

关键词:反思;建构;认识;积累;深刻

我们的数学课堂,总是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时而探究,时而自学,时而交流,时而总结,十分热闹。在这热闹课堂下学生缺乏的是理性地思考,独立地反思,导致他们所获得的活动经验是肤浅、短暂的,解题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更谈不上数学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思考问题不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无法培养独立反思的良好习惯,也不能丰富数學活动经验,提高数学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积累有效地活动经验,让学生学有所成呢?

一、 做中反思、深入建构

引导学生反思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课堂中注重探究学习过程的反思,能使探究活动更有效。如果我们的课堂没有抓准时机引导深化,这种经验就会淡化、消失,从而失去从肤浅上升到深刻、感性上升到理性、理解上升到内化的机会,这是一种极大资源浪费。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反思契机,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反思,促使自己不断地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启发、提高、发展。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探究—体验—反思—感悟”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通常教师是这样引导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是怎样发现的。汇报交流时,各小组分别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等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样学生只为了满足教师所要的结论而操作,导致操作中获得的活动经验肤浅、单一,无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活动前有意识引导,让他们边操作边反思,课堂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这样引导:1.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是怎样发现的。2. 思考你们的方法有什么优点或不足?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多而且又富有新意!学生找到验证方法后根据第二个问题进行反思,课堂活动瞬间精彩无限。

当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和时,通过反思不难发现用这种方法会出现误差,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当他们发现用剪、拼的方法把每个三角形的每个角都剪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这样能准确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再次经过反思方法的优劣时,发现一个完好三角形被撕地七零八碎。于是学生又开始探究新的验证方法,很快他们发现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是360°,这样就得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整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目标是明确的、问题是开放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探究与反思的循环活动中被深化。教师没有一味的讲解与灌输,而是给足学生思考、探究的时空,把操作、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操作中反思,在操作中积累,在操作中深化,促进学生积累有价值的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 做后反思、深化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以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都要时时刻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反思自己的操作经历,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反思自己的经验吸取,反思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反思自己在思考中作出的调整等等。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总结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怎么研究的,你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学生纷纷发言:我用数方格的方法既麻烦了,又容易出错,应该用同桌的剪拼法方便,可我当时想不出这方法;我想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条邻边的乘积,后来在同桌的帮助下发现错了,看来以后学习中还是要多观察、多比较、多思考;我用了剪拼的方法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通过长方形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在视觉上再一次感受剪拼法的妙处。

这种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反思,能有效增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反思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成为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 理中反思、深刻积累

在课堂总结整理时,教师应要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让学生能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存在哪方面的不足?能解决相关问题吗?能举一反三吗?学到了哪些新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什么经验?新旧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这种课堂反思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积累丰富、深刻的活动经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以《求平均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就“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是怎样求出平均数?‘移多补少与‘先总后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以后解决这一知识选择哪一种方法?”这四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反思。这样的反思,其教育价值在于学生掌握了知识,了解了求平均数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掌握了优化解题的策略。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持之以恒将反思活动贯穿到底,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积累丰富、深刻、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不仅清楚“怎么反思”,而且能够感悟到“反思什么”。这样的反思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精彩、奇迹的时空。

参考文献:

[1] 林惠娥.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2):130.

[2] 丁水法.在引领学生多次反思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小学高段数学解题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实践[J].新西部月刊,2009(5):255-256.

作者简介:缪碧清,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深刻认识积累
一片树叶启情思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